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IPP快评|印尼新任总统为何选择首站访华?

0
分享至


IPP评论是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导语:

4月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印度尼西亚当选总统、大印尼行动党总主席普拉博沃举行会谈。

在此前,还没有就职前便将中国作为首访国家的当选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这次打破惯例,将中国作为当选总统后的首访国家,这释放了什么信号?他又是否会延续前任总统佐科的对华友好政策,看重中印尼间的相互依存性?

IPP研究员王琦认为,中印尼发展良好的双边关系是大势所趋。此次访问是我国与印尼为维持良好双边关系的一次“双向奔赴”。

什么是印度尼西亚?

它是东盟经济体中经济体量最大、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它也是近几年来东盟乃至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它地处太平洋、印度洋交汇处,拥有一万多个岛屿,自古以来是东西方文明汇聚的“十字路口”;

印度尼西亚这个“万岛之国”正在成为国际舞台上一颗熠熠升起的新星。

除此之外,印尼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日渐密切。印尼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印尼双边货物贸易额达1271.2亿美元。中国已经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目的国和进口来源国。

据印度尼西亚投资协调委员会(BKPM)统计,2023年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达74亿美元,仅次于新加坡成为印尼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印尼还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

3月31日至4月2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现任政府国防部长、大印尼行动党总主席普拉博沃·苏比延多访华。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2月14日的总统大选上,普拉博沃·苏比延多和吉布兰·拉卡布明·拉卡组合在首轮即获取了58.6%的选票,这对组合将在今年十月正式就任,成为印尼接下来五年的执政者。

大势所趋

中印尼关系的发展不是没有历史包袱。1965年,印尼第二任总统苏哈托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在任期间,苏哈托奉行亲美政策,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对内煽动仇恨,主导了1965-1967年的排华惨案,令数十万印尼华人惨遭重大劫难。

1998年5月,亚洲金融危机累及印尼。印尼民众对苏哈托政权的不满日益加剧。苏哈托再次将印尼华人群体作为矛盾转移的对象,发动了“黑色五月暴动”,约1200名华人遭到屠杀,近百名华人女性遭到强奸。时至今日,印尼华人曾经的悲惨遭遇仍旧是笼罩在海内外华人心头的阴影。

但是,在当前的国际和国内因素下,这一历史包袱的负面影响正在被发展中印尼关系的积极作用所取代。

印尼独特的殖民历史决定了其建立经济自主性、成为地区强国的强烈内在愿望。只不过,多民族聚居导致的内部冲突以及九十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后遗症,使得印尼的这个愿景很难实现。

随着亚齐分裂主义的妥善解决以及与东帝汶关系的改善,印尼的发展逐步步入正轨。佐科政府更是确立了通过强化国际合作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

2013年,中国和印尼升级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首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另一边,美国于2011年加入东亚峰会,奥巴马政府尝试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下强化和印尼及东盟主要国家的合作。尽管受到了双边的“拉拢”,但印尼与中国的合作具有天然优势。

首先,印尼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救济措施未能生效,深受东盟各国期待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也未能发挥作用,使印尼对西方国家的信任度有所降低。

其次,印尼及东盟国家与我国地理位置临近,产业互补性强;相比之下,美国却很难向东南亚国家实质上地开放市场。

在此背景下,印尼、东盟与中国关系密切是90年代末以来的“大势”。2001年到2007年,中国-东盟贸易额每年增长20%以上,中国迅速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印尼与中国在经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也迅速全方位深化。作为“万岛之国”且扼守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通道,印尼素来具有成为海洋强国的愿望。2014年10月就职以来,佐科提出了“海洋支点战略”。

这一战略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战略,旨在将印尼打造成为连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枢纽,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基础设施的修建。这个战略和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在发展理念相互呼应,在发展路径上相互补充。

佐科政府采取了务实的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并积极发展对华关系,在印尼国内引起了良好反响。在竞选过程中,普拉博沃亦明确表示将延续佐科政府的执政方针。

2024年2月10日,他在印尼当地报纸“罗盘报”上发表名为《我是佐科·维多多总统的团队,将继续执行他的政策》的文章。从普拉博沃的胜选可以看出,继续执行务实的经济策略是印尼的民心所向。

前景广阔

由于还未正式上任,普拉博沃此次是以印尼现任国防部长的身份访华的,陪同普拉博沃出访的多是国防部人士。

根据印尼国防部秘书处外联办主任爱德文准将说,国防部长访问中国是为了加强中印尼两国的战略对话和合作,特别是在国防领域的合作,这将有利于区域安全和稳定。

我国与印尼在维持区域安全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

对我国来说,维持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对印尼来说,加强同东亚国家特别是同中国的合作本身就是一种“避险”选择。

近年来,美国通过印太战略及AUKUS、IPEF等“小多边”机制,挑战东盟在东南亚的“东盟中心主义” 地位。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组建的军事联盟框架“奥库斯”(AUKUS)更是与东盟“无核化”的目标相违背。

作为东盟的领导国家,印尼并不乐见于此。印尼希望维持东盟在东南亚地区的主导性地位,而不是被美国主导的“印太新秩序”所取代。

尽管印尼对中国在南海的势力有所忌惮和不满,但印尼的策略是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取得平衡,而不是偏向任何一方。

一个形象的描述是,中美是两头大象,东南亚就是草坪。大象之间如果发生争斗,必然会对草坪造成损坏;而如果一头大象被赶跑而只留下另一头,草坪也会遭殃。

所以,东南亚国家并不希望中美关系紧张,它们试图保持中美之间的平衡,而不是通过“选边站队”使中美关系向坏的方向升级。

去年九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表示,中国愿与东盟一道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防止“新冷战”、零和博弈等思维对发展合作的侵蚀和冲击,合力应对各类传统、非传统安全挑战。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愿同东盟国家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为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提供制度保障。普拉博沃此次访华,不妨看作对这一战略主张的积极回应。

可以说,中印尼发展良好的双边关系是大势所趋。此次访问是我国与印尼为维持良好双边关系的一次“双向奔赴”。在即将到来的“普拉博沃”时代,中印尼关系迎来了良好开局。

*本文作者:王 琦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王琦的文章

郑永年:美国大选是2024年全球最大风险,中国要保持定力


特朗普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关于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IPP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IPP REVIEW
IPP REVIEW
扎根真实世界,回应中国问题
1505文章数 23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