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孙中山保镖被老蒋枪杀,临刑前笑着说7字,孙女继承烈士精神

分享至

1922年夏天广州某个寻常午后,天公不作美,忽降大雨,淋湿路人。

有两个看上去很年轻的男人正巧走到西江关附近的盐务稽核处,想到他们打算找寻的人便在当中工作,于是索性加快脚步,准备到那人办公室避雨。

一场大雨,带走炎热,再加上午后无事,是以此人正在办公室小憩。他的身材稍显富态,穿着长袍,戴着金链子,睡得香甜。

两位不请自来的客人悄悄走近他,其中一个名叫杨章甫的更是顺手弯腰捡起那人不小心落在地上的书册,并瞧了眼书上名字,原是马克思著作。



与那人相熟的杨章甫当即好奇推醒同族老乡,调侃道:“真没想到,你一个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居然也开始关心马克思主义了,怪哉怪哉!”

那人被杨章甫吵醒,亦不生气,只笑眯眯接话:“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好书!我推荐你们也读一读,对革命有益,对中国有益!明天,我再给你们送几本书,多看看,没坏处!”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次日,那人按时来到和杨章甫二人约定的茶楼,果然向两人送上几本马列主义著作,且与二人好生畅谈一番他对中国革命的看法,对中共和国民党的看法,表明“只有中共,才是中国出路”,但遗憾的是,他并不认识广东的中共成员,无缘与他们相交。

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坐在他面前,听他言论的两个年轻人即是他渴望结交的广东早期中共组织成员,而二人之所以找上他,就是想要邀请他加入中共组织。

同年秋天,通过中共组织考验的他如愿成为中共一员。

他没有辜负中共和人民对他的厚望与期许,至死都在为中国革命付出属于他的心血和力量,他就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而有过突出贡献之一的杨殷。



01、青年志远入革命:他的家世不俗,却自小将孙中山视作“偶像”

正如前文所言,生于1892年的杨殷有一个富足家庭,他的曾祖父杨启文早年曾到美国当苦工,累死累活打拼20年,某天忽然挖到金矿,一下子暴富。荣归故里后,就在家乡兴家业,建铁路,渐渐成为翠亨村颇具名望的望族世家。

而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中,翠亨村又一次走出一位名人,这个人即是名扬古今的孙中山。孙家和杨家皆为翠亨村大户,相距不远,两家的后代自小玩在一起,关系匪浅。



其中,杨殷的堂叔杨鹤龄便与孙中山交好。不仅同孙中山一起闹革命,而且孙中山每次回翠亨村,杨鹤龄都会带上杨殷前去拜访孙中山,与孙中山聊天拍照,十分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在家人的影响下,杨殷从小对祖国和民众产生强烈爱心和责任感。最喜欢听文天祥与林则徐的故事,立志要做一个“为国为民”之人。

再加上堂叔等人对他的革命熏陶,由此让杨殷将孙中山视作人生偶像更把反清革命信念牢牢记在心中。



19岁那年,杨殷加入同盟会,离开翠亨村,孤身前往澳门负责秘密联络工作。时常往来香港、广州等地,为推翻清王朝统治付出巨大辛劳。

同年,辛亥革命成功,封建王朝正式宣告结束,古老的华夏进入共和制。但不久,辛亥成果被军阀袁世凯无耻盗窃,孙中山被迫辞掉临时大总统,杨殷无比恼怒,深感耻辱,愈加坚定继续革命的信念。



1913年,第一届中华民国国会在北京拉开序幕。袁世凯哄骗宋教仁入京,并在3月下旬某晚将其残忍刺杀。

此一噩耗传出,果然刺激到热血青年杨殷。他少年时曾学过武术,身手不错。几经思考后,杨殷决定替宋教仁复仇,刺杀参与杀害宋教仁的袁世凯心腹郑汝成。



杨殷没有心急,而是精心策划并耐心等待1年左右,终于1914年某天等到机会。那一日,郑汝成招摇过市,照例出巡。杨殷则在革命同胞的帮助下,乔装混在人群。

就在郑汝成从他面前路过那一瞬间,早有准备的杨殷立马从怀中掏出一枚炸弹,精准丢到郑汝成身上,把他连人带马炸到重伤。

虽然郑汝成未曾当街身亡,可杨殷的行动还是让袁世凯爪牙受到严重打击,令革命党人全部出了一口恶气,得到同胞们高度赞扬。



同时,杨殷的大义亦令孙中山看到他的爱国爱民之心,愈加倚重杨殷。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杨殷以出众的能力在卫队担任副官,兼任大元帅府参谋,贴身保护孙中山、宋庆龄夫妇。

次年,“护法运动”的失败使得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远赴上海。杨殷在码头送别孙中山夫妇,并因“革命偶像”的屡次功败垂成而陷入迷茫。



1919年,杨殷成为盐务稽核处师爷,偶然在街头买到马列著作,自此对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产生浓厚兴趣。3年后,就像前文讲述那样,他在杨章甫几人的帮助下,通过中共组织考验,正式加入其中。

之后,杨殷辞去师爷工作,贩卖家中田产房产及已故妻子留给他的纪念首饰,只为补贴中共革命经费。

此外,他把自己的孩子们全部托付给亲属抚养,开始东奔西走非常忙碌危险的革命活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