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台湾女作家来到南京烈士园,看到编号为M的石碑失声痛哭

分享至

前言

1999年5月,已经75岁的台湾著名作家齐邦媛,站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前仔细寻觅,终于在黑色大理石碑上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张大飞。

回想起二人的相识的一幕幕,齐邦媛止不住失声痛哭,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二人之间会不会……

张大飞究竟是谁?为何齐邦媛会失声痛哭呢?



一、昙花般短暂的生命

1938年,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来了一位年轻人,名叫张大飞。

虽然面庞黝黑,一看就像关外长大的孩子,但在日本人占领东北之前,张大飞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也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张大飞的父亲名叫张凤岐,原是沈阳县警察局局长,一共生了七个孩子,张大飞排行第四。

日本人侵略东三省后,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张凤岐既痛恨日本人的无耻行径,又对当前的情况无能为力。

唯一能做的,只有偷偷释放被抓的抗日人士,并暗中支持不少地下抗日同志的活动,这也引起了日本人注意。



碍于张凤岐的社会地位,日本人原本想拉拢他帮助自己治理东北,没想到张凤岐宁死不屈,最终被日本人绑在柱子上活活烧死。

从这之后,张大飞一家人对日本人产生了难以磨灭的恨意,却又不得不为了活命四处逃亡。

与张大飞一同逃亡的,还有五弟和一个妹妹,但却不小心与家人走散,机缘巧合之下考入了杭州笃桥航空学校,从此成为一名优秀的飞机驾驶员。

或许是背负血海深仇的缘故,张大飞一直沉默寡言,训练强度却远超常人,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空军。

1941年,张大飞被选拔为第一批赴美训练的飞行员,学成后回到国内抗日战场上,加入中美混合航空大队,也就是让日本人闻风丧胆的“飞虎队”。



在“飞虎队”的日子里,张大飞用尽自己的所学,实现了自己保家卫国的理想,却也因此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一次执行巡察任务时,张大飞发现一辆正在行驶中的敌方坦克。

张大飞又不甘心就这样放过敌人,于是冒着被坦克击中的风险,降低飞行高度,将坦克前面的日本骑兵全部歼灭,这才继续向前飞行。

最惊险的一次,是张大飞发现了几辆载满日本人的卡车。为了全歼这伙敌人,张大飞不顾一切下降高度,多次进行低空扫射。

或许是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战斗当中,连战斗机缠上了电线都没有发觉,直到将所有日军消灭,张大飞才返回驻地。





“飞虎队”

好在飞机上缠绕的电线没有带来安全隐患,张大飞才侥幸躲过一劫。

只可惜1945年的一次战斗过程中,26岁的张大飞为掩护友机不幸阵亡。

5月18日这一天,距离日本投降只剩三个月的时间,张大飞意识到了日本的灭亡,战斗热情更加高涨。

在陕西安康与河南信阳的日本空军战斗时,张大飞为了掩护自己的战友,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殊不知,在中国的另一片土地上,一位名叫齐邦媛的小女孩,正在等待他的回信,也在等待二人重聚的那一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