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民好总理姜春云:主政山东多年,65岁官至副总理,晚年捐200万

0
分享至

2021年8月28日,原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有诗人作诗悼念:“助力农桑忙辟径,弘扬法制立丰功。”

作为从农村走出的寒门学子,姜春云一生都未停止过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主政山东多年

姜春云出生于1930年4月,老家在山东莱西县岗河头。

岗河头水流纵横,沟湾成网,村里村外古木大树参天,一派水乡风情。

姜春云自幼生活在这样优美秀丽的环境中,捞鱼摸虾,拾草挖菜,对大自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决定了他后来在从政路上无法割舍的环保情结。

16岁那年,姜春云进入莱西县教师训练班学习。他识文断字,很快成为当地“土改干部”,开启了在山东多年的政治生涯。

1984年,姜春云兼任济南市委书记,开始主政济南。那一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破局之年。



当时的济南工业总产值为48.2亿元,农业总产值为9.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30元,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城市商业服务业更是薄弱。

姜春云上任后,曾经带着秘书、司机亲自到街上走走看看。

他对这座城市的评价只有两个字——落后。街上垃圾堆积,尘土飞扬,公用厕所粪便外溢,臭气熏天。

当时在全国十几个重污染城市中,济南排在首位。

为解放思想,姜春云连续两次亲自带队,率济南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取经:第一次是去了上海、杭州、广州、佛山等城市参观学习;第二次去了江苏的南京、扬州、常州、等地。



他回来后对着干部们感叹:“我们不敢想的,人家早就干了。不解放思想真是不行了。”

为改革者站台,为改革者壮胆,是姜春云秉承的一大原则。

他主政时期的济南,充分做到了开放和包容——城市对农村开放,对外地开放,对海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引来人流、客流。

“城市打开城门,农村打开寨门”。这句话成为当时济南城乡流传的响亮口号,有力鼓励了外地资本进入济南。

在姜春云的努力下,济南的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腾飞的迹象,成了全国叫得响的改革城市,也为他在山东人中赢得了口碑。



一生关注“三农”

1993年12月9日,邓小平经山东去上海,山东省的主要负责领导前往车站看望邓公。

在车站,邓小平紧紧握住姜春云的手,夸奖道:“你们山东搞得好,发展快,我很放心,对你们就很满意。”

1995年3月,姜春云出任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在多年领导工作中,他最关心的就是中国“三农”问题。

姜春云有一句名言:“如果米袋子、菜篮子抓不上去,农民收入不能增加,工业速度发展再快,城市搞得再漂亮,(领导)也不能算是合格的领导。”

这句话充分强调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先地位。



姜春云认为,要依靠科技进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特别是加强对青年农民的技术培训,“农民需要什么,就传授什么技术”。

这一理念,几乎贯穿了他整个职业生涯。姜春云卸任之后,也是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文章。

2010年1月,《姜春云调研文集》在全国公开发行,文集收录了他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形成的调研报告、文章和研究成果共397篇,是一笔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除了著书以外,姜春云还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名誉教授的职务。他为农大培养了16位博士生,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农业发展领域的中坚力量。

2016年,姜春云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将200万元稿费捐赠给学校,设立了“春雨教育基金”。



同时,他还将收藏的600多本图书一并捐赠,在图书馆设立“农耕书屋”。

在捐赠会上,86岁高龄的姜春云深情地说:“我老了,可心里一直牵挂着农大。这次捐稿费,算是了了一桩心愿,也希望能够激励农大学子刻苦钻研、奋发成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江东浪流史
江东浪流史
千古风流人物
1092文章数 52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