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 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强市

0
分享至


  广州市花都区绿沃川基地打造的空中草莓精准滴灌种植系统。

  清晨的阳光,唤醒广州乡村的不同光景:增城丹邱村的丝苗米田迎来早起机耕的农民,从化锦一村的“带货村姑”准备为农产品拍摄新的短视频,黄埔麦村村的粤菜师傅要为慕名而来的游客备菜,南沙红港村的疍民又喜迎新鲜渔获……

  拥有1145个行政村的广州,正着力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强市,以“千村千面”的风采绘就和美乡村画卷,“网红村”“示范村”层出不穷,去年更有2区7镇57村入选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为推动广州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前列增强引擎。

  深入其中能发现,越来越多农民在操作智能化农机耕作,“带货村姑”不仅会自拍、直播还懂剪片,返乡就业的厨师们让村子成了“广州粤菜师傅名村”,传统渔湾已是新乡村示范带的重要“打卡点”……小乡村在大变化,各类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正激活广州农业的新质生产力。

  “千亩方”“百亩田”成“藏粮示范”

  2月末,华南地区早稻开始育秧,广州乡村新质生产力赋能春耕备耕的画面两度登上央视新闻,在新装备、新技术的加持下,粮食生产变得更智慧、更高效:

  在增城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占地25亩的绿聚来育秧中心新安装了数字智能化设备,通过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等数据,为农户做好大棚密闭保障秧苗御寒提供监控预警;

  在广东丝苗米全产业链示范区水稻育秧工厂,一叠叠机插秧盘被运送至自动控温催芽室,种子经过24小时将长成约10厘米的嫩芽。增城农投集团农业服务部负责人骆芳芳称,“与传统育秧相比,工厂集中育秧能够节省60%人工、20%能耗,效率显著提升。”

  农业+新质生产力等于什么?广州正积极探索答案。坚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抓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让种业振兴、农机换人,让现代设施农业拓展生产边界,成为如今广州加快转化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底。

  以“只增不减”为原则,广州粮食播种面积已连续五年增长。大力推进精耕细作之余,广州也在品种结构优化、种植技术改良上发力,力求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一批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广适的优质水稻品种逐步推广,艾米5G智慧农场、和稻丰“农机作业+”、黄埔大吉沙无人农场、增城无人农场等智慧农业装备应用成为典型。前不久,增城、花都还入选了首批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作为“农业芯片”,种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去年以来,黄埔隆平院士港、白云“种业之都”建成运营,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正式启用,全市新增259个国家植物新品种,占全省73.2%,高标准建成27个良种繁育基地,让广州距离岭南特色种业创新高地的目标又近一步。

  今年,广州聚焦提高关键技术覆盖率,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在从化区、增城区创建了4个省级绿色高产高效水稻“千亩方”,依托全市30个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持续开展水稻节水、减肥、低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并创建市级水稻、玉米、甘薯、小麦、花生等绿色高产高效“百亩田”,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

  “接二连三”壮大新兴产业和业态

  科技创新孕育了“超级大脑”,需要产业作为载体落地,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从而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广州正加快构建超大城市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无疑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孕育了一片沃土。

  纵观全域,广州制定的优品丝苗米、绿色蔬菜、北回归线荔枝、精品花卉、生态畜禽、现代渔业6条产业分链已成形,助力全市打造“穗”字种业、绿色蔬菜、优新水果、精品花卉、生态畜禽、现代渔业、休闲农业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着眼区域,广州组织各区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筹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实施农业产业园“扩能增效”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建成了9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国家级、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首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以及一批产业强镇、特色产业亿元村等先进典型。

  产业园往往是“科技”“农业”“经济”三位一体的发展载体,是新质生产力的试验田。在黄埔麦村村,由政府培育、国企运营的开益无土栽培精品科技农业产业园是村中的“网红”打卡地之一,无土立体栽培和大棚种植技术摆脱了天气影响,让番茄、青瓜、辣椒等多种农作物实现多轮种植,供游客自由采摘。

  在广州最南端,占地万亩的南沙渔业产业园美丽渔场于今年初竣工验收,项目以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企业等为主要依托,构建现代渔业生态环境体系。南沙渔业产业园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化养殖基地内建有生产实验室、尾水处理和生产用房,并提升配电容量,保证高新养殖技术运作。”

  以产业园为载体,麦村村结合大棚种植和研学科普发展起农文旅产业,并探索了一条“租金+薪金+奖金+股金”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人才、资金、技术向基层流动。南沙也发挥渔业产业园产业集聚、集中连片养殖的优势,整合湿地景区、百万葵园、水鸟世界、滨海休闲渔业等文旅资源,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丽渔场。

  以“接二连三”促进“三产融合”,广州去年的都市现代农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全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一区一策”,推动产业特色化发展。广州农业正朝着现代化大产业的方向迈进,新产业、新业态将为新质生产力增添更多想象空间。

  为新质技术育强更多“新头雁”

  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农业龙头企业就如同“车头”,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也是新质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继发布《广州市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措施》等文件,强化政策保障。“我们支持龙头企业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集群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做优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链主’企业,做大一批联农带农紧密的区域性龙头企业。”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为15家、170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各自“身怀绝技”。

  例如,由广东艾佩克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创建的“数字化种猪育种技术”,在2023年全国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名单中入选唯一的生猪育种主推技术;南沙诚一水产、从化壹号鸡蛋去年荣获了首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其中诚一水产已建立1.36万亩数字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为广州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注入科创血液。

  通过市区联动的方式,广州举办了多场招商引资引智活动,全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培育农业新质技术,推进技术成果在穗落地转化。据统计,过去一年,广州新增农业科技攻关项目81项。

  当前,广州正着力打造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去年,广州制定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22项具体举措,分类建立农业技术、农业工程、乡村工匠等职称评价体系,建成了35家乡村人才驿站。通过开展科技工作者助力乡村、“领头雁”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巾帼助力、青年回乡等行动,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显身手。

  锚定都市现代农业强市目标,广州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将令人期待。

  文:莫郅骅 制版:林云 邹虹香 黄永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89327文章数 35692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