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晚年吃住为什么都在坟地?除了坏事做尽,主要是失去皇上宠信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凡是奸臣贪官,当动了贪念准备要开始捞银子的时候,脑海中就已经预想到人生结局,并为之准备退路了,很多奸臣贪官之所以暴露出来,主要是事情没按他们制定好的方向发展。



明朝大奸臣严嵩就是如此,嘉靖掌权四五十年时间中,内阁首辅换了二十多人,而严嵩则是其中在任时间最长,权力也最大的一位。

有意思的是,严嵩这位内阁首辅在任期间因排除异己,卖官鬻爵,没少被人弹劾,但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自己本人无事,反而使弹劾者获罪受罚,不过,这种好运终究在嘉靖四十四年终结,儿子严世蕃获罪被杀,严嵩也被没收家产,削职还乡。

此时,严嵩已经无家可归,在人生的最后两年,他只能寄身于墓舍苟延残喘,八十七岁去世时,他竟无棺下葬,死后也无人吊唁,谁能想到曾经权倾朝野的严嵩竟落得如此凄惨境地。

严嵩早年经历

严嵩的高祖父严孟衡在明初官至四川右布政使,是当时有名的清廉官员,因顿顿都以青菜佐餐,被人称为“严青菜”,只不过到了严嵩父辈这一代,严家早已家道中落,严嵩的父亲严淮仅仅只是个久考不中的老童生而已。



严淮一心想要重现祖辈荣光,眼看自己在读书一道上没有什么希望,便大力培养儿子严嵩,幸运的是,严嵩从小便在读书方面展露出非凡的天赋,十岁成童生,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

不久后,严嵩又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如果不出意外,严嵩在翰林院打磨多年之后,必将受到重用,不幸的是,严嵩此时竟然得了一场重病,不得已辞官归家十年。

在一般情况下,远离朝堂十年之久并不是一件好事,等回来可能黄花菜都凉了,但恰巧这段时期是由宦官刘瑾掌权,严嵩这下有了好借口,他不愿与刘瑾之流共事。

闲居在家期间,严嵩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干,他担任总纂为袁州府修编府志,目的是为了“养望”,为以后回归仕途铺路。



直到正德帝朱厚照因落水得重病去世,其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严嵩认为机会来了,这才回到朝廷任职,只不过此时严嵩发现,朝廷的氛围并不友好,“大礼议”事件让以杨廷和为首的朝臣与皇帝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

尤其是嘉靖帝想要将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的灵位抬进太庙,遭到群臣的反对,但臣子哪能干得过皇帝,最终嘉靖帝在这场“大礼议”之争中胜出,杨廷和惨淡收场。

彼时,夏言得到嘉靖帝的宠信,而他又是严嵩的同乡,于是严嵩拼命讨好夏言。

精准拿捏嘉靖帝

在夏言的有心照顾下,严嵩很快晋升到礼部尚书,成为礼部尚书固然令严嵩高兴,但他真正在意的是,从此他就有更多机会和嘉靖帝接触了,对于一个大臣来说,圣眷远比官位大小重要的多。

为了讨好嘉靖帝,严嵩放弃了底线。嘉靖十七年,嘉靖帝暗示大臣们想要让亲爹庙号称宗,入太庙,底下大臣们自然反对,严嵩一开始同样站在反对阵营。



嘉靖帝对此大为恼火,严词质问大臣,严嵩一看老大真怒了,连忙转换态度,代表礼部表态支持嘉靖帝,严嵩识时务之举进一步讨得嘉靖帝的欢心,从此将严嵩视为心腹。

不过严嵩媚上的举动却令很多大臣嗤之以鼻,连他的老乡夏言都表示瞧不起他,两人就这样闹掰了,严嵩一有机会就在嘉靖帝面前给夏言上眼药。

比如,有一次嘉靖帝赏赐给大臣们沉香水叶冠,夏言因反对嘉靖帝修道不肯戴,而严嵩不仅每次上朝都戴,还十分宝贵地用轻纱罩住,嘉靖帝见了更加喜欢严嵩,而对夏言愈发不满。

此后,严嵩开始想方设法攻击夏言,中间一度让夏言丢官,但严嵩并不满足,他想要的是弄死夏言,自己当上内阁首辅,嘉靖二十三年,鞑靼入侵河套地区,严嵩借此机会诬陷夏言收受贿赂,在狱中对嘉靖帝出言不敬,最终夏言被杀。



而严嵩则将首辅宝座收入囊中,开始在奸臣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严嵩知道如何讨好嘉靖帝,所以严嵩在内阁首辅任上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嘉靖帝修道服务,比如为嘉靖帝修建斋宫、写青词。

如此贴心的臣子,哪个皇帝不喜欢,于是嘉靖帝更加倚重严嵩。

失去皇上宠信,墙倒众人推

严嵩第二次入阁时年龄已经偏大,体力和脑力已经有些跟不上,严嵩为了保住权势,特意让儿子严世蕃辅助自己,由于严世蕃心智谋略更胜严嵩,所以后期严嵩基本上都是将政务交给严世蕃代为处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