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两岸婚姻“亲上亲”:穿越海峡的牵手何以“充满特殊韵味”

0
分享至

“两岸一家亲,通婚亲上亲。”3月27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谈起汪小菲与大S婚姻纠纷时说道,“祝福所有的两岸婚姻,希望有缘人能够白头偕老。对极少数的失败婚姻,我也希望当事人能好聚好散,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实际上,国台办曾多次对两岸婚姻作出回应。2011年,时任发言人就大S与汪小菲的婚礼表示,“祝福每一对两岸婚姻”;2016年,时任发言人表示,“今天的两岸婚姻是基于爱情基础之上的、充满了特殊韵味的爱”。

自1987年两岸恢复民间交往以来,两岸婚姻家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被誉为两岸“三通”之外的“第四通”。随着两岸关系的变化,两岸婚姻也呈现出不同特点。3月27日,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台湾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会长钟锦明,以及多对两岸夫妻,听他们分享穿越海峡的婚姻故事。


2023年5月20日,闽台集体婚礼上21对新人结姻缘。新华社发

变迁

两岸婚姻的大潮始于两岸关系的“破冰”。

1987年,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号”客轮载着21位台胞绕道香港抵达厦门和平码头。

他们是38年相思岁月后首批回大陆探亲谒祖的台湾同胞。这一年,被称为两岸开放交流元年。

汽笛声划破厦金海峡的沉寂,也带来了两岸同胞直接接触,探亲访友,参观交流的最初机会。对于“第一对两岸夫妻”究竟是谁,学界有不同的意见,一说为1989年,台湾旅行团到厦门旅行,一名台湾女游客与厦门导游结为连理;另一说则是1988年,舟山档案馆馆藏资料记载,当年,一名台湾男性与大陆女性登记为夫妻。

无论如何,一扇冰封的大门已经被推开。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饱含善意与亲情的呼唤拨动了许多台湾老兵想家的心,“老兵婚姻”一时成为主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任冬梅的研究表明,根据台方有关部门的调查,当时大约有两万多台湾老兵娶了大陆新娘。回乡探亲行程常常演变成相亲与结婚之旅,这成为1987年后两岸婚姻的最初形态。

等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早中期,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吸引台商台资成为重要内容。来大陆投资兴业的台商越来越多,生意的红火带来密切交流,不少台商及其亲友也加入到“两岸婚姻”的行列,一度成为主力军。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实际入台的大陆配偶数量几乎翻番。

2011年,台湾艺人徐熙媛与大陆商人汪小菲的两岸联姻,可谓轰动一时,两人的结合反映出两岸婚姻的新潮流——越来越多的台湾女生选择嫁给大陆男生。

之后,包括吴奇隆与刘诗诗、赵又廷与高圆圆、李荣浩与杨丞琳在内,一对又一对两岸明星夫妇时常成为热门话题。


高圆圆与赵又廷。

亲情的交流是天然的血脉纽带,“两岸一家亲”成为越发生动、直接的现实,推动着大陆和台湾更加支持“两岸婚姻”这一“三通”之外的“第四通”。

便利

南都记者在去年的海峡论坛上,听台青寿彦轩讲述了他在大陆学习、创业十余年的经历,以及他的两岸婚姻故事。


寿彦轩。

2015年,他与一位福建宁德姑娘喜结良缘。成为众多“两岸婚姻家庭”中的一对。如今,寿彦轩夫妇已育有两个可爱的宝宝。“从家庭到事业,我不断收获和见证两岸融合的甜蜜果实。”

寿彦轩说,“两岸一家亲”这5个字对他而言,是这16年事业和家庭的温馨美好,是深刻融入这片发展热土的真实感受。“希望更多的台胞台青同我一样有梦、有爱、有家、有未来。只要扎根于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梦想就可以实现!”

“印象中,我们当年结婚的手续非常复杂的。”来自湖南的“湘妹子”谭玉青与来自台湾新北的翁志鹏结婚有27年了。

回想起1997年与丈夫登记结婚的场景,谭玉青说,当时两岸婚姻需要进行非常多的审核,并开具各项证明,整个流程很漫长。


台胞翁志鹏与妻子谭玉青。受访者供图

而如今,两岸婚姻越来越便利、后顾之忧越来越少。

1998年,民政部颁发《大陆居民与台湾居民婚姻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民政事业、信息服务、交流合作、家庭辅导、法律咨询……种种促进两岸通婚健康和谐发展,保障两岸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措施迅速跟进。

2012年6月,民政部成立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成为大陆第一家为两岸婚姻家庭群体服务的专门机构。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也于同年在北京成立。二者在维护两岸婚姻家庭群体权益、帮助两岸婚姻家庭群体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两岸婚姻家庭领域交流等方面积极作为,获得了两岸有关方面的认可。

谭玉青一家的3个孩子便是从小在大陆学校就读,如今已顺利完成学业。她告诉南都记者,“台胞子女在广东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就读非常方便,只要提供申请表、孩子及父母的相关证件等,就可以正常入学。”

台湾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会长钟锦明告诉南都记者,近几年,随着两岸的交流,夫妻双方年龄、生活条件以及家庭状况都比较接近,婚姻的“质量”提高了。现在两岸同胞结婚后,很多夫妇选择到大陆发展。“也有不少人想了解到大陆发展的程序。”

变化

今年是广东女孩余颖(化名)嫁到台湾的第三年,她向南都记者表示,自己身边有很多两岸婚姻成功的例子,在她看来,两岸生活环境没有太大不同,自己嫁到台湾并不算“远嫁”。

婚前,余颖就已经和先生就生活、小孩的教育等问题达成了共识,婚后两人在一些大方向的抉择上也有讨论、分工,互相了解彼此现阶段的人生追求,并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据钟锦明观察,在大陆发展和学习的台湾人更容易结成两岸婚姻。“年轻一辈并没有过多关注彼此的政治立场,他们都是比较支持两岸和平统一的。两岸文化同文同种,差异不会很大。”

任冬梅也发现,随着两岸“一日生活圈”的逐渐形成,两岸年轻人跨海学习、工作也慢慢变成常态,在共同的生活学习中,爱情也随之而生。现在已经有不少两岸85后、90后开始恋爱直至步入婚姻殿堂,他们之间更多的是自由、轻松、浪漫、平等与甜蜜。

钟锦明向南都记者介绍,近年来,大陆女性嫁到台湾后所从事的工作种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早只能从事一些基础的清扫、看护工作,到如今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大陆配偶的身影,很多还在台湾开了大陆风味的小吃店,生意火爆。


在台北市中山区,来自武汉的大陆配偶冯纯利经营着一间主营粉面的档口。新华社发

近段时间以来,大S和汪小菲的纠纷令不少人感到唏嘘、遗憾,也让两岸婚姻再度走进人们的视野。在钟锦明看来,结婚其实是两个家庭的事,要互相经营才能够走得更好,“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多交流,互相多了解”。

结婚27年,谭玉青认为,维系两岸婚姻需要不断磨合、沟通,并且包容彼此。谭玉青向南都记者分享道,她是湖南人,喜欢吃辣椒,但先生的口味很清淡,一开始她陪先生回台湾,自己都要带上两瓶辣椒酱。但在她看来,无论是否两岸婚姻,都是需要互相包容,在相处的过程中一点点磨合,“相濡以沫”。

阻力

然而,大陆配偶赴台定居的繁琐手续和漫长的等待时间,是多年来困扰两岸联姻家庭的阻碍。

1993年台湾方面开放大陆配偶赴台之初,规定大陆配偶结婚2年后才可赴台,4年后可申请居留,8年后才得以申请台湾地区身份证。而同一时期,其他区域籍贯配偶只需4年就能取得身份证。另外,自2003年起,民进党当局对大陆配偶赴台实施面谈制度,而其他区域籍贯配偶则没有相关规定。

余颖向南都记者回忆,当初2020年与丈夫结婚时,手续非常复杂,“先是在大陆登记、完成公证,然后到出入境管理机构申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但入境台湾还要凭结婚证明到当地申请入台证。”到这一步,程序才刚刚过半。

余颖说,在入境时,大陆配偶及丈夫都需要分别经过面谈,以确认是否为真结婚。到了台湾,他们还需要再次进行结婚公证。与此同时,在初到台湾的前6年,作为大陆配偶的余颖需要申请居留证明,6年过后才能考虑是否领换当地身份证。

在岛内,没有身份证一度可谓寸步难行。鉴于大陆配偶在台湾生活的种种不便,中国国民党执政期间曾修改了不少歧视大陆配偶的条例,如缩短取得身份证的时间至6年,取消继承遗产金额的上限,开放工作权以及准备取消保证人制度等。但民进党和台联党却一再阻挠修法。

2016年,民进党“立委”推翻“大陆配偶取得身份证年限由6年缩短至4年”的法案,并要求大陆配偶通过所谓“国民权利义务基本常识”后才能拿到身份证。2024年2月,国民党“立委”再度拟提案,把大陆配偶取得身份证年限由6年缩短至4年,与其他区域籍贯配偶享受同等待遇。

这一主张获得民众党支持,但民进党却仍想方设法提出各种反对意见。对此,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强调,应公平对待每一位来到台湾的大陆配偶。民众党团也表示,应该尽一切努力消弭歧视与对立。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在去年提出政见称大陆配偶获取身份证“应缩短至4年”,民众党团也会提案尽速“修法”。

台湾媒体此前发表社论呼吁民进党当局开放两岸大交流,指出除了尽快开放大陆专业人士来台、开放旅游外,也应善待在台的大陆籍人士。

文章认为,台湾目前有将近40万大陆配偶,通过合法申请来台的陆企有将近1600家。两岸民间社会往来有助于缓和两岸紧张氛围,且两岸交流、对话势在必行。

“相信多数台湾民众都认同这一点:台湾生存的基石,在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无视大陆。”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翁安琪 何嘉慧 见习记者 肖玥 实习生 郑钰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89106文章数 35691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