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天才少女13岁上北大,学成出国嫁老外,婚后满头白发受质疑

分享至

田晓菲被称为中国“天才少女”。

她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都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而她自小就接触了不少文坛学者。

受家庭和周围环境影响,她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自小便喜爱文学。

自4岁起开始写诗后,她的人生仿佛开挂一般,诗歌接连被报纸刊登,出版个人诗集,13岁就被北大录取。

大学时期的作品,还被归纳到初中语文课目内。

但谁能想到,这位被大众看好的“天才”,在考入哈佛后,入籍美国,并罔顾父母的恳求,与53岁的导师展开了一段忘年师生恋。

锦瑟年华的她为何要入籍美国,跟53岁的老外结婚?

难道真如外界猜测,是为了美国绿卡吗?

天才少女的成长之路

田晓菲是哈尔滨人,她家境优越,父母和长辈们将她视为掌中之宝。

虽然家庭情况较好,但她始终不骄不躁,从未松懈过。



受父母影响,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拔尖,每次考试几乎都是全校第一,是老师们都喜欢的优等生。

当同龄孩子还在享受童年时光的时候,她最爱做的事,却是独自一人看书。

在她看来,看书这件事情,远比“玩泥巴”来得有趣,她并没有觉得枯燥。

因自身足够努力,加之父母的培养,田晓菲自小时候起,便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学素养,她考试所写的作文,总是会被老师拿出来当范文念给同学们听。

此时的田晓菲也仅仅是喜欢阅读和学习而已。

直到4岁这年,她被接到天津,找到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梦想,开启了自己的文学之旅。

跟随父亲在文联大院的日子里,田晓菲对诗词产生了炽热的情愫,字还没有认全的她,开始尝试写“诗”。

有一次,田父无意间发现了她写的“诗”,虽然语句简单,但竟然很有深意,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实属不容易。



在一次聚会上,田父高兴地拿出女儿写的诗,向好友们展示。

好友看后建议,可以把这篇诗歌投稿给报社,说不定会被刊登,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田父是个非常注重女儿教育的人,随即便试着将女儿的诗歌进行了投稿。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篇诗歌,竟真的被《天津日报》发表刊登!

“写得好!你比爸爸强!”

田父喜出望外。

在父亲的鼓励下,田晓菲开始明白诗词的含义,更加醉心于诗词编撰。

为了让女儿有一个好的“创作”环境,田晓菲的父母都参与了进来,用做游戏等方法让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学。

父母的教导,成为了打开田晓菲文学之路的钥匙。

因为父亲的关系,她开始逐渐接触圈内的文学大家。有的文学大家认为,她是个极具文学天赋的孩子,如果坚持下去,未来可期。



谁也没想到,还是个孩子的田晓菲,竟还能与这些大家成为忘年之交。

天津著名作家柳溪,便是她的“好友”之一。

在柳溪等作家以及父母的教导下,她随后写出了多篇优秀诗歌,并连续被报刊发表。

随着文学造诣的逐步精进,年仅10岁的田晓菲又先后印发了5本个人诗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少女诗人”。

进入天津13中学学习后,田晓菲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小学时,她就自学读完了初中的课程,所以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可谓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没有课业压力的她,更加专注于文学研究。

在中学时期,她便获得了一些相关荣誉,加之其诗歌接连出版,便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12岁那年,田晓菲到青岛参加夏令营,在过程中表现十分出色,并在夏令营表达了对北京大学的敬仰之情。



凭借出色的文学修养,田晓菲很快被一些名校注意到,这其中就包含了她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

很快,北京大学西语系便给她寄来了录取通知书,她被免考录取了。

那时,田晓菲只有13岁。

她被破格招录,从中学直接升入北大的事情很快传得沸沸扬扬,各大媒体也紧跟热点争相报道。

就这样,田晓菲被大家冠上了“天才少女”的称号。

只不过这次,她的名气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人们对这位小天才,都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大家一致认为,田晓菲长大后必定会成为国之栋梁。

进入北大后,田晓菲非但没有任何优越感,反而事事勤恳。

她认为,能够进北大学习,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爱读书的习惯,自小到大,她都从未变过。大学期间,除忙学业和诗歌研究外,她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



用她的话讲:北大图书馆有几百万藏书,而她所学的还不及万分之一。

她爱文学,也爱阅读。大学期间,为了表达对母校的挚爱,她还特意创作了名为《十三岁的机遇》的文章,作为送给母校的周年礼物

而这份“礼物”,在后来被收录进了初中教材之中,被学生们学习,这也是她少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天才往往都是有些孤寂的,虽然田晓菲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业和创作之路一直顺风顺水,但与周围同学的年龄差以及“天才少女”的称号,让她并没有能相处得来的好朋友。

直到有一日,她接触到了海子——一个在创作领域有名气的现代诗人。

这个人的出现,间接导致了她出国留学。

倘若当时没有出国,便不会遇见那位跟自己父亲一般大的导师,不会发生那段忘年之恋,也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



海外求学遇真爱

海子原名叫查海生,有着跟田晓菲相似的经历,15岁那年,他顺利考上了北大的法律系,也是一位“神童”

但他却在大学期间,阴差阳错地喜欢上了与法律八竿子打不着的诗歌,并对此痴迷若狂。

因为痴迷创作,他起了笔名“海子”。

在短短7年时间里,海子创作出版了诸多作品,我们经常说的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便是他其中的一首抒情诗。

作为海子的诗迷,田晓菲得知导师与海子相识,便在导师的引荐之下,与其见了一面。

当时,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当老师。

两人年龄虽然相差较大,但因为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同为年少求学,同样喜欢诗歌,两人见面后一拍即合,更将彼此视为知己。

两人十分欣赏彼此的作品,还经常互相捧着作品探讨。



海子的世界是矛盾且复杂的,他有着凡·高为创作疯狂的气质,又有着对世间的眷恋浪漫。

这种为诗所狂的性格,深深的吸引着田晓菲,对她来说,海子亦师亦友。

“如果你可以一直坚持下去,那么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有了海子的激励,田晓菲觉得,诗歌是具有力量的,是美好的,是可以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

在她以为可以一直与海子在诗歌的世界畅游的时候,海子出事了。

是的,海子自杀了。

年仅25岁的海子,以卧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不得而知,海子自杀的真正原因,但可能他曾提及过的“倾心死亡”,是他对艺术的一种终极理解。

得知此消息后,田晓菲几近崩溃,原本对于文学坚定又充满期望的心开始迷茫和动摇。

此后的两年,田晓菲对写诗一事失去了信心,性格也沉稳了许多,她放下笔,继而选择了求学的道路。



后来,她远赴美国进修,考入哈佛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

期间,她邂逅了那个打乱了自己所有计划的男人——斯蒂芬·欧文,美国著名汉学家。

起初,对于这位53岁的导师,田晓菲只有敬重,却从未想过两人会发展成恋人。

欧文一直对诗歌比较感兴趣,并对此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看法,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宇文所安。

1972年,欧文从耶鲁大学毕业,取得东亚系博士学位,并留校教学。

后来,他又到哈佛大学任职,在东亚系、比较文学系任教。

在哈佛大学,他以导师的身份,与田晓菲邂逅。

欧文认为,田晓菲就是他诗词中的东方女孩,他对她一见钟情。

在第一次见到这位东方女孩的时候,欧文就被深深吸引,此后便时常主动邀请她探讨文学创作内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