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问武将要啥赏赐,一个要美人一个要官,两人下场却截然不同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念之间,命运天差地别。权力的游戏没有对错,只有利弊得失。面对君王判断,臣子当明哲保身,方可逢凶化吉,全功蒙祐。

1753年冬,大清君主乾隆面对两名年轻武将,一场谈话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这一年,刚平定西南叛乱的乌尔登和海兰察受邀面见乾隆,受赏议功。乾隆让他们开口要求赏赐,二人的回应却南辕北辙。一个推辞只求报国,一个直言要美人。

这两种选择,让二人步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被猜忌斩杀,一个仕途高升。乾隆似乎在他们的回应中看到了某种信号,这场考验成为二人际遇分岔点。



平叛建功

两名年轻武将崭露头角

1753年冬,西南金川地区突然爆发大规模叛乱。局势危急,乾隆派重兵前往平叛。

这次出征的正副三帅中,有两名当时最具潜力的年轻武将——满洲武将乌尔登和蒙古贵族海兰察。他们都在军中打拼多年,一直渴望通过实战功勋实现出头之日。

乌尔登为人聪慧多谋,自幼注重读书,尤其钻研兵法。他深得上级赏识,被派往多地历练,积累了丰富的边防经验。这次平叛,他志在必得,想在战场上脱颖而出。



海兰察为人直爽热血,自小习武为乐,尤其擅长马上肉搏。他在驻军多年,渴望通过实际军功来显示自己的才能。此次是他冲锋陷阵、立功立名的大好时机。

这次平叛之战持续三个多月,战况惨烈。在几次决定性战役中,乌尔登和海兰察都表现出色,立下汗马功勋。最终,在他们的助攻下,清军击溃叛军,收复了金川。

两人的战功得到总司令的正式表彰,并上奏乾隆览阅。看到奏报,乾隆深感欣慰,立即召见两人询问战况及功勋。



乾隆非常看重这两位年轻将领,他们年富力强,深具潜力。于是他当场宣布,要亲自对二人进行褒奖,让他们开口请求赏赐。

面对沐浴富贵的机会,乌尔登和海兰察却作出了南辕北辙的选择。

功成不必欲求

乌尔登推辞获赏引祸上身

“许乌尔登同海兰察各报上一样向朕求赏。”乾隆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乌尔登毕恭毕敬地跪下,连声说道:“万分感激圣恩,臣所求不过竭力报效皇上,永固大清江山。臣暂不需要其他赏赐。”

乾隆微微颔首,转向海兰察。海兰察也跪伏下来,笑着说:“臣无他要求,只盼圣上能赐几名美人,助臣娱乐消遣。”

两种截然不同的回应,让在场的文武百官倒吸一口凉气。大家都震惊于海兰察的直接和轻浮。乾隆听后也沉默片刻,然后宣布赏海兰察十名美姬。



对于乌尔登的回应,乾隆似乎并不欣赏,脸色微变。之后,他将乌尔登留在西南边防,而调海兰察入京侍奉左右。

起初,众人都认为乾隆会喜欢乌尔登那般高洁的表态。没想到皇帝的反应却出人意料。这种微妙变化预示着乌尔登似乎有祸从口出。

乌尔登深感错愕,不明白自己推辞赏赐为何招致皇帝反感。他自认表现出高洁忠君的品质,却让乾隆产生戒心,实在匪夷所思。



其实,乌尔登之所以遭遇不幸,源自他在言语上过于正派直言。他放弃赏赐的举动,被乾隆视为在装模作样。乾隆认为忠诚老实的人,往往内心更狡诈,口蜜腹剑。

他觉得乌尔登此举是在讨好自己,表面看似高尚,实则内心极为狡诈,暗藏野心,欲取信任后再谋大事。所以他立即对乌尔登生出猜忌之心。

这其实出自乾隆的权术考量。他想借此试探臣子的心思,但过于多疑,反而误判了乌尔登的真诚。这场误会最终使乌尔登付出沉重代价。



一言决定生死

海兰察言简意赅保万年

而海兰察心中则暗自窃喜。他敏锐地看出,自己直言需要美人的回复反而取悦了乾隆,避开了皇帝的猜忌之眼。

他明白,最忠心的人也许反而会被君主防备。所以抓住机会直言自己无野心,正中皇帝下怀。乾隆见他无心权势,反而放心让他身在左右。



两年后,乌尔登在平定叛乱中不幸失败被斩。海兰察则在乾隆身边屡建战功,官运亨通。巧言赢得君主欢心,成就他一生功名。

而乌尔登推心置腹却招祸,其家人也因此蒙冤被发配边疆。同样的奏赏场面,两种选择造就了两种迥异的人生。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