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方是真知,无知无欲,才能无为以治!

分享至

接着讲《道德经》第三章: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这一章主要是对上一章:“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进一步发挥。

世人都是有为,有为即是故意造作,不是无心,而是起心动念了,做任何事时心中都有一个东西,是有目的的行为。

比如,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

当你认为布施是行善时,为了行善之名声,从而假装故意去布施,这个天下皆知的行善为美,已经是恶了。

这是为了行善之名而行布施,所以庄子说:为善无近名,也就是这里说的「不尚贤」。



这里的贤,就是代指名,所以“尚贤”就是好名,就是有为之事。

那么行善时,心里头就有东西,并非不住相布施,而是住相布施,住了名声之相。

而名,是争斗的源头,为了名而去争,皆是有为之举。

所以当你「不尚贤」,也就是不为名时,便不会争,这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

比如,世人都认为比干是贤臣,然后天下皆知此为美,然后世人心里便有了东西,有了一个标准,于是住相了。

然后纷纷去效仿,即使你真的像比干一样做了,但还是有为之举,你是故意而为,不似比干,乃直心以应。

《道德经》还有的版本是“不上贤”,虽字不同,但意思一样,如果君上不好名,则民自然不争。



讲完了名,接着就是利,这里的难得之货,其实就是代指利,也就是物欲。

世人皆被物欲所累,不断追求难得之货,劳心劳形,甚至去偷盗。

有利益之心时,才会生出盗之心,如果心中不为利,又怎么会去盗?故曰: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同时也是说,上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会去为盗。因为难得之货,会激起百姓的物欲。

如果不贵难得之货,那么则不见物欲,民也不会乱,此便是: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