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寅初没有提出人口论,没有实施计划生育,如今中国会怎样?

分享至

前言

2023年,中国人口总量正式被印度超过,结束了自明朝中期以来保持数百年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

可即便这样,中国依然是一个人口超过14亿的大国。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就提出了新人口论,呼吁国家重视人口增长问题。

而从八十年代起,中国正式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最终遏制了人口疯狂增长的势头。

回顾中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人们不禁要问:如果马寅初没有提出新人口论,中国也没有实施计划生育,如今的中国会怎么样呢?



80年代随处可见的“计划生育”标语

马寅初与他的新人口论

毛主席有一条著名的论断,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阐述的含义有一层则是,没有经过细致入微的调查,所得出来的结论必然是有失偏颇的。

而新人口论的诞生,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建国之后,大陆各地区相继解放,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也进行得非常顺利,国内环境的稳定促使中国人口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1953年,为配合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也为了方便进行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国家启动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的具体办法就在于,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凡中国公民皆应统计在内。在全国各地基层统计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下,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结束。





1954年1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这次人口普查的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当时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6.02亿人。

这一数字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要知道自清末以来,凡有识之士提起中国人口,总是言道“四万万同胞”,而在混乱的时局之下也根本没有条件来观测中国人口的增长。

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无疑是对这一陈旧数据的刷新。然而这个新的人口数字,却引起了马寅初、邵力子等人的担忧。

为了验证自己心中的猜想,马寅初多次前往浙江进行调研,没想到他却发现了非常大的问题。





当时在浙江农村调研时,马寅初就发现这里的儿童特别多。通过对当地数据的调取,马寅再次发现浙江各地市的人口增长率能达到2.2%,有的地区甚至能达到3%。

过快的人口增长,让马寅初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和忧虑。

1955年7月,马寅初经过对自己调研情况的总结,写成了《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并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进行讨论。

不过,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对喜人的效果,故而大多数代表都对马寅初提出的人口问题持反对意见。

众代表的反对,并没有让马寅初感到灰心,他依旧坚持自己的论断。





1957年4月,马寅初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人口太多是我们的致命伤。”随即在当年6月,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新人口论》。

从1953年到1957年,中国人口增长率连续4年超过2%,这意味着中国每年都会增长1000-2000万的人口。

而随着人口基数的持续增长,这一人口增长率可以说是恐怖和具有灾难性的。

基于此,马寅初在《新人口论》中提出,节制生育不仅仅应当存在于家庭内部,而是要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并呼吁国家应该有计划的干涉生育。

在具体办法上,马寅初提出普及避孕措施,减少出生人口。同时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宣传晚婚晚育的好处,提倡优生优育而不是多生多育。



如果这一切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那最后才应该让严厉的行政力量介入进来。

值得一提的是,马寅初并不是注意到人口问题和提出对策的第一人,但他的理论观点却最具有实际操作的意义和价值。

最根本的一点在于,马寅初始终在以辩证的角度看待人口问题。

马寅初从不认为人口众多就百害而无一利,他认为人多是一种巨大的资源,但在社会物质条件不算丰富的时代就是一种负担。

在这种环境下,提高人口的素质远比提高人口数量要重要得多。

毫无疑问,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深深的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中,出于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前瞻,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理论。





因此纵然经过了长达二十年的反复论证,最后仍然以他的理论为基础,中国将计划生育定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