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我拍板接走一名体检“不合格”新兵,多年后他成师长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75年,我担任副连长期间,到冀北山区接新兵,偶然结识了一位17岁少年,在他体检有些异常的情况下,力排众议把他带到部队,多年以后,那位少年表现优秀,成长为了师长。

四十多年前,我服役的部队,是一支炮兵劲旅,驻扎在美丽的大兴安岭附近。

我的家乡在辽阔的沂蒙山区,那里是有名的老区,老百姓对人民军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17岁的时候,我从公社中学毕业,由于当时推荐上大学名额有限,在与父母商量之后,我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了军。

到了部队以后,我充分发扬山里娃吃苦耐劳的作风,在部队的大熔炉里淬炼和打磨,取得了进步成长。

1970年5月,在入伍一年半以后,我被任命为了班长。

1972年7月,入伍的第四年,我进入了连队提干名单,并于两个月后担任了排长职务。

1975年4月,由于表现良好,我又被提拔担任了副连长。

我对部队的培养心怀感激,并下决心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组织对我的信任。

1975年10月,我受上级委派到冀北地区开展接兵工作,并在期间与一位少年发生了一段难忘的经历。

我们一行二十多人从东北驻地驱车,一路南下,历经近一周时间,最终抵达了冀北地区。

当年冀北地区新兵数量较多,作为带队领导之一,我的工作安排的很紧凑,需要同时负责三个公社的接选兵。

由于冀北地区多山,有些地方汽车难以到达,我们有时不得不步行前往。

记得一天下午,我和两名战友在前往一个公社驻地的时候,由于山里雾气很大,在翻越一座山时迷了路。

正当我们难以辨别方向,陷入进退为难境地的时候,在我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少年的身影,只见他十六七岁的年纪,皮肤黝黑,身材瘦弱,身穿打着补丁的衣服,身后背着一捆树枝,正走在我们右前方一百米左右。

看到那少年,我心中一喜,一边加快脚步追上去,一边喊:“小兄弟,等一下。”

那少年听到我的喊声,停住脚步,转过身来,有些疑惑的看着我。

我紧走几步来到少年面前,问道:“小兄弟,你是本地人吧?”

“是的”,那少年有些紧张的回答,也许是我略带严肃的表情,还有身上的军装给了他压力。

我连忙调整了一下情绪,语气温和微笑着说:“小兄弟,让你见笑了,我们几个要去公社办事,不小心迷路了,你能给我们指指路吗?”

听到我们只是迷路了,那少年的神情明显放松了不少,他用手挠挠头,有些腼腆的说:“没问题,不过走山路去公社,岔路很多,我领你们过去吧。”

我轻轻拍了一下那少年的肩膀,郑重的说:“那就辛苦你了小兄弟。”

接下来的近两个小时时间,在那位少年的向导下,我们一行人最终走出了云雾,来到了山脚下,公社就在前方不远处了。

在行进途中,那位少年告诉我,他叫张传志,年龄17周岁,刚刚高中毕业离开学校,由于父母前两年出了意外,家里只有他和爷爷还有两个弟弟妹妹相依为命。

我问张传志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张传志说,他的学习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但是队里推荐上大学名额很少,轮不到他,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了一丝失落。

到了山脚下后,我站住脚步,转身握住张传志的手说:“小兄弟,今天非常感谢你。”

张传志习惯性的用手挠头,用稚嫩而真诚的语气说:“不用客气,我爷爷说解放军都是英雄,和我们一家人是,我帮助你们是应该的。”

张传志的话让我和同行战友都有些动容,看来老区老百姓对人民军队感情还是很深。

我低头看到张传志脚上穿着破旧的布鞋,于是放下随身携带的背包,从里面掏出一双崭新的胶鞋,用双手递到张传志面前说:“传志,天越来越凉了,这双鞋送给你吧,穿上它你就能更好的帮助爷爷干活了。”

张传志连忙摆手拒绝,他的脸涨得通红,用有些急促的语气说:“爷爷经常跟我说不能要别人的东西,我有鞋穿,这双鞋我不能收。”

看着少年脸上纯朴又倔强的神情,我没再坚持,把那双胶鞋重新放回了背包,并向张传志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

接下来,看看天色已晚,我与张传志握手告别,并叮嘱他回去路上注意安全,张传志则郑重的对我们点头,然后挥手转身上山。

看着张传志瘦弱而矫健的背影,我的心中一动,快速打定了主意。我快走几步,追上张传志,然后说:“小兄弟,你先稍等一下。”

听到我的声音,张传志停住了脚步,转身带着有些疑惑的神情看着我,我轻轻拍了拍张传志的右臂,然后用温和的语气说:“小兄弟,我刚才看你长时间走山路腿不抖气不喘,身体素质挺好的,你愿意去当兵吗?”

听完我的话,出乎意料的是,张传志神情竟然有些黯然,他有些激动的说:“他本人很想参军,爷爷也很支持他,但是大队支书告诉爷爷,队里当年的参军名额很少,恐怕轮不到他去,所以他也就不抱希望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