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毛主席的高参?伟人:古有孙子,今有郭子,他的水平不亚于我

分享至

前言

毛主席曾在多次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战役中表现出极强的军事才能,若要说起军事能力,恐怕全军中没有几人能出其右。

但在战争年代,毛主席的身边也有一名军事高参,深受他的信赖与欣赏。对此人,毛主席甚至直言:

“古有孙子,今有郭子,他的水平不亚于我。”

毛主席所说的“郭子”是谁?为何伟人认为其军事水平不亚于他呢?



人民工兵和无线电兵缔造者

1929年春天,上海的码头上出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刚一踏上码头就行色匆忙的离开这里,没有人注意到他到底去了哪里。

这个年轻人,就是刚刚从苏联炮兵学院回国的共产党员郭化若。

根据上级留下的线索,他很快找到了上海的党组织,并讨论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1927年,革命形势急转直下。

眼看革命事业危在旦夕,郭化若却意外得知南昌起义成功,于是他只身一人追赶起义部队,并在三河坝与起义部队碰上。

可惜的是,起义部队最终还是在南下广州的路上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不久后,为了提升红军部队作战水平,组织上派更有军事指挥经验的郭化若,前往苏联炮兵学院学习。



这次回国,郭化若的本意是想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朱、毛的领导下与敌人正面较量,组织上也同意了郭化若的请求。

但几经辗转之下,郭化若却来到了闽西革命根据地。

当时毛主席和朱德正在此地领导红四军,他们对郭化若这个拥有海外学习经验的高材生十分欢迎,当即任命他为红四军2纵队参谋。

红军创建初期的纵队人数并不多,参谋也并非是唯一的,但在接下来的漳平战斗中,郭化若却表现出了出色的战斗天赋。

他利用手中有限的兵力,发挥出了极强的战斗力,让毛主席与朱德都感到惊讶。

经此一战,郭化若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同志们充分的认可。



图|郭化若与战友合影

他仅仅在参谋任上23天,就被提升为参谋处长,而且还是毛主席首先提出的建议。

从此之后,郭化若就在毛主席和朱德身边,负责司令部的参谋工作和战斗文书起草工作。

1929年古田会议前,毛主席特别交代郭化若整理一份材料,要求提出红四军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一下原因,最好还能提出点解决办法来。

郭化若面对这项任务,当即着手准备起来,随后更是熬了几个通宵才完成了这项工作。

最终当毛主席看到这份材料后,也不禁夸赞道:“很好,很有见解,能力很强,当个师长不成问题!”

通过此事,也证明郭化若能够体察入微的发现许多细节上的问题。



而他正是凭借自己心细如尘的特质,参与创建了我军第一支工兵队和无线电通信队伍。

1930年初秋,红军尝试攻打长沙。

红军多次进攻后虽然给敌人沉重打击,但长沙这样的大城市对红军来说还是久守不利,于是红军主动撤离。

就在红军行军到安源煤矿时,郭化若注意到这里的工人有许多都精于爆破,而且工人们大多心向共产党。

于是郭化若马上向毛主席和朱德汇报,建议以这些煤矿工人为基础打造一支工兵队,毛主席当即同意。

一个月后红军攻打吉安县城,郭化若训练出来的工兵队凭借熟练的技巧,多次顶着枪林弹雨炸毁敌人的碉堡,不仅加速了战斗的胜利结束,更减小了红军的伤亡。



自此红军就算是有了自己的工兵队,并在随后的战斗中大放异彩。

而在红军创建初期,既没有电台器材,也没有电讯技术人员,打起仗来,只能靠通信兵传递命令。

身为参谋处长,郭化若自然深知,作战时的通讯保障对赢得战争时机的重要性。

他对全军战士们下了命令,在与敌人作战的时候要格外留心敌人的电台,并尽可能的不要破坏。

直到1930年12月,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斗中,缴获了“半部电台”和部分敌人的电报技术人员。

后期战斗中,郭化若以这些人员为骨干于1931年5月成立了一支无线电队,并为其制定了一系列保密措施,创立了红军独特的无线电通讯制度。



毛主席对郭化若的这一系列工作十分满意,不禁夸赞道:“你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军事天才!”

1931年5月,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朱云卿同志因病不得不离开岗位,接替他工作的就是郭化若。

从此郭化若便成为了毛主席和朱德的“高参”。

而他不仅在军事参谋上颇有见解,更在军事教育领域有相当高的成就,为人民军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