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允许孩子安全的表达想法和感受,是形成自体感的关键

分享至

允许孩子安全的表达想法和感受,是形成自体感的关键。

孩子与父母相处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安全边界的过程。如果父母过分软弱和纵容,那么孩子就会通过变得强势的方式来获得安全感;如果父母过分强势和严厉,那么孩子内心的安全边界就会很小,乃至于变得孤独、自卑、脆弱。孩子能否安全地表达想法和感受,是形成自体感的关键。

其中两大前提是:孩子表达想法和感受时不会感到害怕;孩子表达想法和感受时不会感到羞耻。许多父母为了培养听话的孩子,就是通过让孩子感到害怕和感到羞耻的方式进行的,这导致孩子始终无法安全的表达想法和感受。

感到不安全的孩子表现为

自我依赖

孩子能够安全的表达想法和感受,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意味着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所产生的这些想法和感受,并选择以何种方式表达出来。其前提是能够感受到安全,也就是不会被父母所训斥和羞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许多想法和感受是必然的。父母难以避免孩子会产生这些想法。

如果它们不能在意识层面表达出来,就会通过无意识层面表达出来,也就是心理学中的“见诸行动”。其中,自我依赖就是孩子内心不安全感的行动化。在孩子看来,父母无法忍受自己的这些想法和感受,所以当出现这些想法和感受时最好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易怒和控制

感到不安全的孩子表现为易怒和控制,站在孩子的视角来看就是:父母让一切都变得糟糕,他们没有能力营造安全的氛围,所以孩子要试图掌控这一切。孩子通过发脾气、拍打父母或者直接的命令来实施掌控,以此来探索自己的安全边界。一旦事情失去控制,就会感到强烈的挫败感和沮丧感。

孩子在一定程度上镜映了父母的关系模式,换言之父母在遭受到挫败和沮丧的时候,也是试图通过控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站在父母的视角来看就是:如果你变得足够聪明,事情就不会这么糟糕;如果你变得足够勤奋,事情就不会这么糟糕;如果你变得足够坚强,事情就不会这么糟糕。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