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请一宰相吃完饭,故意没准备筷子,宰相吃完后:此人留不得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汉景帝夹在文武两帝之间,母亲窦太后在历史上的名声又不小,因此他在汉代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强。但他和父亲“文景之治”,也为汉朝走向兴盛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汉景帝当政期间,“周亚夫”这个当朝重臣的名字几乎贯穿了始终。



但在周亚夫做宰相的第九年,他却亲自为其设下的一场鸿门宴,在一番考察之后放弃了对周亚夫的信任。

周亚夫曾平定七国之乱、大败匈奴,官职宰相,为何会受区区一双筷子的影响,走至罢相之后病饿而死的结局?皇帝倾泻的,是一时的愤怒,还是积攒已久的怨气?

既定的命运

周亚夫是汉朝开国名将周勃的次子,他深知自己没有继承爵位的权力,从小便苦心钻研学术兵法,试图凭着过人的才学入仕。



但这一年,路边的一位算命老妇人却指出他非同一般的命数,说他这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后跟着大落,最后落个凄惨结局。

这些诡异的言论他压根没放在心上,首先几年后继承父亲爵位的话就不可信,他上有长兄下有侄子,这个爵位怎么着都轮不到他头上来。

既然开头都没法成立,又谈何在出官拜相后,受猜忌罢相,晚年饥饿而死的结局呢?



只是老夫人不依不饶,指着他嘴角边的纹路,无比认真地讲:“这个竖直的条纹,就是您饿死的预兆哇。”

周亚夫又惊又怕,匆匆拜别老妇人,这段话却被他一直放在了心上。好巧不巧,三年之期一到,他的长兄周胜之就由于杀人罪被剥夺爵位。

文帝感念周勃曾跟着刘邦征战天下,是有着赫赫战功的肱骨之臣,因此将这个爵位又还给了周家,这个头衔自然而然落到了周亚夫头上。



至此,周亚夫命运的齿轮已经悄然转动。好在“八年后就会拜相”的言论并没有叫他沾沾自喜,他依旧稳扎稳打,当好他在朝中的官职。

公元前158年,匈奴来犯,周亚夫本为河内太守,得益于过人的军事智慧被任命为大将军,带兵前往前线,突袭匈奴。

他没有因为临危受命乱了阵脚,反倒治军有方,在驻守细柳期间将匈奴牢牢挡在国界之外。



汉景帝十分赏识他的武将之才,刚刚即位便任命他为车骑将军,将整个京城的治安都交到了他手中。

平叛有功

汉景帝上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周亚夫不负众望,只用了三个月,便将叛军一举击溃。只是他虽打了胜仗,却得罪了三个人。



第一个是梁王。他是汉景帝的亲弟弟,窦漪房的小儿子,从小便深受宠爱。在叛军来袭的时候,他为了保住后方的母亲和哥哥,借着梁国复杂地势,迅速投入抵抗。

他在前线的这一拦阻挡了叛军势如破竹的进攻,可是对方毕竟是七国的联合军队,又是有所准备,在人数、武器和战略上都要领先于他。

叛军刚攻过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发出求救信号,只等着朝中的大部队赶来,助自己一臂之力。但是眼见一封封的求救信发出去,援军却迟迟没有出现,他慌了阵脚。



母亲从前最疼他了,莫不是要为了大后方舍弃他?

守在京城的窦太后和汉景帝同样心急,早在多天前,他们便亲点精兵,叫周亚夫迅速赶往前线,支援梁王。没想到周亚夫的军队却在离梁国不远的地方停住了,大有坐山观虎斗之势头。

窦太后比汉景帝先破防,她直接越过皇帝下达了一封“催军令”,乞求周亚夫速速出兵,将梁王从困局中解救出来。



周亚夫何尝不知道梁王是当朝太后捧在手心里的人物,他此时不出兵倒不是惧战,而是觉得时机未到。

如今梁王的军队已经和叛军开战,不如就叫他耗着叛军,等叛军筋疲力尽了,他再举兵进攻。

他的这层思路,考虑到了战术、考虑到了损失,独独没考虑到朝中的人情世故。他将梁王的生死置之于不顾,自然会得罪窦太后和汉景帝。



得罪了当朝势力颠峰,他以后还有什么好果子吃?汉景帝原本十分信任周亚夫,但周亚夫耗得久了,他的不安比窦太后还多了一层。

吴王刚反的时候,他便不顾及昔日的君臣情谊,不由分说腰斩了晁错。他没有儿子汉武帝的魄力,生怕叛军攻入都城,将他从皇位上拽下去。

此时的他战战兢兢,生怕一步踏错步步错,因此就连派兵都是指派他最信任的周亚夫。谁承想周亚夫不按套路出牌,直接驻军于主战场之外,任凭他怎么催都不肯向前一步。



周亚夫难道想反?他手里握着自己最精锐的部队,要是真的投敌,他岂不是全然没了活路?怀着忐忑的心,他继续给周亚夫送去消息:“你速速出兵,朕保你之后的荣华富贵。”

周亚夫有才,却实在欠缺沟通能力,按理说皇帝都这么催了,他把计划说出来叫皇帝安心就是,怎么还卖关子,只说时机未到,自己还不能出兵?

这边汉景帝心急如焚,那边周亚夫慢条斯理。等着梁王把叛军耗得差不多了,他才发起进攻,只用三个月就斩首了主犯吴王,叫看似紧密的联盟土崩瓦解。



后方的汉景帝闻此捷报松下一口气,但对周亚夫此人也有了戒备心,加上差点被拖死的梁王,和险些失去爱子的窦太后吹耳边风,这份猜忌没随着时间消解,反倒越来越重了。

日渐加深的猜忌

经过这件事,周亚夫不但没吃一堑长一智,反倒觉得自己打了胜仗,当初的谋略用对了。因此在随着预言拜相之后,他行事越发我行我素。



长久以来的顺畅叫他几乎忘了,他服务的是皇族,而给皇帝办事,最忌讳的就是不将皇权放在眼里,遇事乱掺和。

公元前152年,周亚夫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卷进了“废太子之争”中。

汉景帝的长子是宠妃栗姬所生,后来王皇后上位,又有了儿子。经过馆陶公主的一番撺掇,汉景帝便动了废刘荣立刘彻的念头。



此想法一出,朝中多数人都表示了赞同,毕竟这是皇帝的意思,没几个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和皇帝对着干。

可周亚夫不一样,他坚信不能坏了祖宗立长子的规距,冲到景帝面前一个劲儿强谏,将皇帝骂的狗血淋头。

这样一来,他就算占理也变得没理了。皇帝念在周亚夫劳苦功高,没和他翻脸,只是这笔帐算是给他记下了。



后来他想给王皇后的兄弟封爵,也是被周亚夫立谏阻拦。他甚至觉得周亚夫有点儿刻意针对王皇后,这以后刘彻即位,周亚夫岂不是要反?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