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69年九大召开,代表名单上出现李讷,毛主席:把她换成警卫战士

0
分享至

1969年,全国第九次代表大会将在首都召开。审阅代表名单的毛主席执意将上面一个叫“肖力”的名字划掉,换成了他的警卫员耿文喜。

耿文喜是在会后方才获知此事,他急忙找到自己的老战友,向他询问当中详情。战友告诉他,毛主席在看到“肖力”以后,坚决要去掉“肖力”此人,换成他身边的警卫员

团党委会无奈,只得重新开会商讨,决定由耿文喜替补。为此,整个中直机关都重新投了一次票。

耿文喜愈加疑惑,追问“肖力”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毛主席会为了他这般大费周章。老战友拍拍耿文喜的肩膀,反问他:“你不知道肖力是毛主席女儿李讷的笔名吗?”

耿文喜茫然摇头。很久以后,重提此事,耿文喜依然感慨不已:“世人皆恨不得把自己的权势地位全部留给儿女,唯独主席,对儿女有私爱,却无私心啊!”

众所周知,毛主席一生儿女众多,光是留在他身边的,就有2子2女,可毛主席从未因繁忙工作而疏忽对他们的教育,反倒对他们管教严格,慈爱中透着一股严厉。


01,你们是人民的儿女:他说谁也不能把我挂在嘴边

随着儿女的年纪渐长,毛主席一如天下所有父母那般,对儿女有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叮嘱。但他的叮嘱稍显不同,因为他对儿女说的是:“不要把我挂在你们的嘴边,谁也不能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女。”

对他来说,他是一国领袖没有错,但他的儿女只是他的儿女,而非一国领袖的儿女。

他希望他的儿女能谨记自己是“人民的孩子”,一生拒绝特权,坚持为人民服务,继承父辈们的革命意志,凭借自己的努力去为自己、为国家艰苦奋斗。

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在入读北京师大附中时,由于毛主席不方便出面,故而送她们去报名的人是毛主席的生活秘书王鹤滨。

学校给了王鹤滨两张报名表,上面有一栏需要填写家长的姓名,王鹤滨不敢擅自主张,便把表格带回中南海,询问毛主席该怎样填写。


毛主席看也不看,顺口回了句:“你自己带的学生,就填你的姓名呗。”

王鹤滨无奈,只得在李敏和李讷的入学报名表父亲一栏写上了他的名字,李敏和李讷由此多出一个“王爸爸”。

她们上学期间,果然谁也不晓得她们即是一国领袖的孩子,与别人人家的小孩一样,安安静静、普普通通地学习、生活、成长。

于毛主席的儿女而言,诸如此类的经历并不在少数。某一次,李讷生病需要入院治疗,毛主席看着因病痛显得恹恹的女儿,十分心疼。

可他还是没有忘记叮嘱前来接李讷到医院的医生,不能使用李讷的真名,不能暴露她是毛泽东女儿的事实。

等到了医院,医生询问过李讷的意见后,帮她在入院登记表上填写的姓名是“沈娟”,对外宣称的身份乃毛主席警卫员沈同的女儿。

就这样,本该得到特殊照顾的李讷以一个寻常员工子女的身份接受寻常人应得的治疗,直至出院也无任何特别优待。


依照毛主席的“地位”,他其实是有资格享受“高一等”待遇的,但毛主席始终严于律己,坚持与群众保持相同“水平”。

华夏3年困难时期,毛主席特地给自己制定“不吃肉、不吃蛋、吃粮食不超过定量”的规则,有时甚至一天只靠一顿马齿苋填饱肚子。

他拒绝了儿女和他一起就餐的建议,要求他们在各自单位或学校吃大锅饭,唯有周末,还在读书的李敏和李讷才能回家与父母聚餐一次。

李讷是毛主席最小的女儿,仗着父亲的宠爱向他抱怨学校食堂饭食不好吃,油水稀少,导致她经常饿肚子的困境,未想一贯疼爱李讷的毛主席却严肃了神情,对李讷说:

“你要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在问题解决以前,你一定要同全国的人民一起共渡难关,多带头、搞宣传,形势肯定会好转的。”

某一个周末,李讷照常回到家中和父亲共度假期。生活秘书请示毛主席,是否与李讷一道吃饭,毛主席点头同意。


生活秘书遂到厨房交代相关事宜,厨房为此专门多下一杯大米,准备了4菜1汤和4碟小菜。

毛主席牵着女儿的手落座饭桌。李讷闻着久违的饭香,动作迅速抓起筷子,在父母关爱的目光中飞快往嘴里扒饭。

毛主席一边给女儿夹菜,一边柔声叫她别着急,吃慢点。李讷听话放慢速度,告诉父亲:“我在学校习惯了,同学吃饭速度都很快。”

毛主席夹菜的手不自觉停了下来,看着女儿一个劲盯着饭菜的目光,微微出了神儿。李讷突然觉察到父亲的异样,也停下吃饭的动作,问父亲怎么了?

毛主席拿起报纸,回答:“老了,吃不动了,羡慕你们年轻人啊。”

李讷的母亲亦跟着毛主席离席到旁侧休息。李讷以为父母“吃饱了”,故扯起一抹“狡黠”的笑容,说:“那你们不吃啦?我可都吃啦?”

毛主席的视线未离开报纸,应道:“三光政策,不错,打扫干净。”

李讷无声用行动表达她的赞同。待到饭桌全空,似是尚未吃饱的李讷又扭头问生活秘书:“叔叔,厨房还有汤吗?把盘子涮一涮,别浪费呀!”


看着李讷长大的生活秘书急忙跑到厨房给李讷拿来两个白面和玉米面相掺的馒头,李讷半点儿不嫌弃,直接接过掰下一小块擦着剩下的汤汁快速吃完了。

事后,目睹全程的工作人员心生不忍,特地找到毛主席询问可否给予李讷一些特权。毛主席没等对方说完,便直言打断,坚决表示:“不行,她和全国群众比起来,幸福多了。”

“但……”

毛主席摇摇头,再次说道:“你别说了,我心里同样不好受,我是国家干部,国家规定给我待遇,可她是学生,不能享受规定以外的特权。”

话罢,他仿佛自言自语般续道:“谁让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呢?只能恪守本分啊……”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长子,虽与毛主席离散多年,但毛主席依旧对他无比器重。中央机关转战西柏坡后,毛岸英和刘思齐在工作中渐生情愫,并在父亲的许可下,确立恋爱关系。

年轻的小伙子着急结婚,找到父亲表达意愿。正在批阅文件的毛主席头也不抬问毛岸英:“思齐几岁?”

毛岸英顺口回答十八。


了解儿子的毛主席笑笑,盯着毛岸英又问:“周岁?”

毛岸英果然心虚,语气局促应道:“虚岁……可也差不了多久啊……”

“不行,差一天也是差。你走吧。”

自知改变不了父亲坚持的毛岸英沮丧离开。月余后,仍然未死心的他带着刘思齐再次找到毛主席,企图双人合力说服毛主席同意婚事。

毛主席问了很多问题,譬如刘思齐的年纪,学习怎样,结婚会不会影响她等等。最后说到结婚时间时,毛主席一改方才慈祥,口气突然严厉道:“你还不到18周岁,急什么,等过几个月到18再结婚也不晚,反正我同意你们结婚。”

刘思齐乖乖点头。毛岸英被迫又一次表态:“好,就听爸爸的。”

送走了恋人,不甘心的毛岸英回到父亲面前,再一次提及结婚的事情。他告诉父亲,他今年27岁,想早点结婚,专心工作学习。可毛主席坚持以刘思齐未到制度规定的年纪为由拒绝了他。

一贯脾气和善的毛岸英难得同父亲犯了火,直言回怼父亲:“那不足岁数结婚的人还多了去呢,又不是每个都遵守……”


毛主席的怒火也上来了,他的声音高了几分,斥责毛岸英:“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必须遵守纪律。”

毛岸英的脸色刹那苍白,非常不礼貌地扭头便走,冲回屋子大哭一场。毛主席更生气了,走出来朝着毛岸英吼了一句,毛岸英被父亲震慑,立马停止哭泣,四周陷入一片安静。

几个星期后,一直躲着父亲的毛岸英被毛主席“逮”到。毛主席也不多说别的,直接问他想明白没。

毛岸英垂着脑袋,点点头,告诉父亲他和刘思齐商量好了,年后再结婚。毛主席满意地拍拍儿子的肩膀,称赞了一句“这才是我的儿子!”

后来,在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举办前夕,毛主席特地在菊香书屋准备一桌酒席,请周总理、邓颖超等熟悉的领导人一同来贺毛岸英与刘思齐的新婚。

当然,别看毛主席好似对儿女特别严厉,实际上他对儿女的教育同样不含糊。


02,真才实学十足关键:他说少年不读书以后事难立

毛主席爱读书,是一件世人广知的事情,但鲜少有人晓得,他也很重视子女的读书教育。

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写会看,有丰富的社会和自然常识,有从事工作和学习理论的基础,才有做好工作的希望。

因而,他认为,青少年正处于“修学储能”的阶段,更该把读书当作己身大事,努力读好书,争取掌握真才实学。纵观毛主席给子女的信件,会发现他最常提及的话题即是读书。

不只有关于他自己的读书进度,譬如“我也看了一点书”、“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颇忙”、“每天读书、爬山,读的是经济学,我想搞通这门学问”等等,而且也鼓励子女多读书,告诉他们勿限制书籍的范围,要博览群书。

毛主席曾在信中建议两个女儿读《古诗选本》,说“北戴河、山海关一带均是曹阿瞒曾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名诗人。他的碣石诗相当出名,可请妈妈教你们读。”

他的两个儿子在苏联学习期间,身在国内的毛主席不忘抽空给儿子们寄去书籍,写信告诉他们:“我托人给你们及所有小同志寄去了一批书。”


但很可惜,由于战乱的缘故,书籍在半途不幸遗失。听闻此讯的毛主席当即又购买一批,成功寄到苏联。

从他的书信中可以看到,毛主席挑选书籍的范围非常广,有岳飞传、官场现形记等教育意义比较重的历史书,亦有峨嵋剑侠传、水浒、聊斋等娱乐性质偏重的文学书。

他很清楚,人的精力有限,即便学无止境,也应学有所择。人生不同阶段,就该读不一样的书。他告诉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他青年时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一味追求社会科学,等到年纪稍长,方觉如此不对。

两兄弟理应“引以为戒”,趁着年岁正轻,多多学习自然科学,少谈政治。等到将来,再反其道而行。总之,科学十分关键,它是真学问,会“用处无穷”。

历史于毛主席来说,也是他特别看重的一门学科。毛主席觉得古话很对,读史确实能知今,能让人明智。

为此,他特地给毛岸英写了一封信,对他说:“你一定要读历史小说,明清两朝文人写的笔记小说。”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女都对历史有一定兴趣,小女儿李讷更是北京大学历史专业的学生。

李讷考上北大那年,毛主席给李讷写了一封信,叮嘱她:“读书要由浅入深,慢慢积累。篇幅长、规模大的书籍,少读一点,用十年八年慢慢钻研,学问便可搞通。”

4年后,毛主席再度告诫小女儿:“读书从浅处开始,不要着急,厚积薄发才是正确的效果。”

除却儿女,毛主席对两个儿媳的学习情况也很关心。毛岸英牺牲9年后,毛主席专门致信刘思齐,建议她在烦闷时可以看看古典文学,会起到消愁解闷的作用。毛主席的小儿媳邵华亦是一名学习优异的学生。

她告诉毛主席,自己在《中国通史》这门课上取得了高分,毛主席很高兴,当场即叫邵华给他解释刘邦、项羽输赢的原因,邵华回答得有条有理,但毛主席却觉得她的回答均出自课本上,没有半点儿自己的见解。

毛主席说:“死记硬背只能学皮毛,要想透彻了解,必须多思考,多问为什么。等把为什么说明白了,这门课才算学成。”


与此同时,毛主席并不是重视课本知识高过社会实践的家长。毛岸英刚从苏联回到延安,毛主席最先想到的问题不是和儿子培养感情,而是如何让他到实践里锻炼一番。

他告诉毛岸英:“你在苏联长大,学得都是苏联知识,我们中国也有一个学堂,即劳动大学,过段时间,我给你找个老师,你再去学习一番吧。”

他给毛岸英找的老师是边区很出名的劳模吴满有。毛主席叮嘱毛岸英:“你一定要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从开荒干起,一直到有收成。这样,你才会切身体验到劳动人民的伟大。”

后来,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结婚,他又把女婿孔令华和小女儿李讷分别送到首都郊区接受劳动锻炼。

他多次强调,他不希望他的子女和亲属成为什么科学家、政治家,他只想他们一生均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寻常劳动者,谨记革命优良传统,一生为国效力、为民服务。


03,人生重在修炼自我:他说勿忘脚踏实地优良品德

毛岸英回国后,曾对一位来自北平大学的傅小姐一见钟情。毛主席知道后,把儿子叫到跟前,直接问他:“除了长相出众,其余你了解什么?思想和品德、理想,你都清楚吗?婚姻大事,是你的终身大事,也与革命事业相关,谁让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必须慎重,不能草率。”

毛主席的“阻拦”确实很有道理,父子二人谈话过后没多久,那位傅小姐便受不住延安的艰苦,又跑回了北平。

二儿子毛岸青找对象,毛主席同样很关心,他对毛岸英再三叮嘱:“你要谈恋爱找对象,别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就说你是俄文翻译。我劝你找一个工人或者农民出身的西乡,这或许对你有帮助。”

在毛主席的影响下,毛岸青最终与出身革命烈士家庭的邵华喜结连理。

毛主席的日常工作特别繁忙,但再忙,他也会抓住一切机会教导子女。某一次,他的两个女儿和侄子等人与他一起用餐。


毛主席专门讲了一个“汉口人不怕油锅”的故事,说有个小孩到了阎王殿,不怕油锅烫,原因是他生在汉口,汉口夏天很热,汉口人都被晒习惯了,经受了锻炼。阎王没辙,只能把小孩又放了回去。

说罢,毛主席表示:人一定要锻炼,不锻炼不行,亦不能惧怕锻炼。脚踏实地、自我修炼很关键。

小女儿李讷因连做两次外科手术引发伤口感染,高烧不退。毛主席写信安慰她:“病情严重,心情会受影响,我也常如此。等病情好转,世界观又会变回来……意志能战胜病魔,一定要坚持锻炼意志。”

自从年少离开家乡,毛主席一直未忘家乡人。他将对故土的眷恋、对亲属长辈的尊敬全部传给儿女,常常叫他们代替自己回家探亲,并叮嘱他们勿要怠慢乡亲。

偶尔,孩子们接受别人照顾,毛主席亦会教导他们一定要保持感恩的心。毛岸青在大连养病,毛主席去信告诫他勿要忘记听大夫的话,向医疗组的同志及大连市委的同志表达谢意。

他害怕儿女生出高干子女的通病,一再要求他们必须谨慎谦虚,。尤其是他几乎未曾吃过苦的小女儿李讷,毛主席更是不厌其烦地勉励她克服娇气的毛病,奋发向上,别当自高自大的“河伯式”人物。

毛家儿女均未辜负毛主席的厚望,一生皆在为民为国无私奉献着。#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纪实社会百态
纪实社会百态
每日更新历史内容
1679文章数 2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