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如今怎么样了?

分享至

她是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之一,是家喻户晓的“铁姑娘”,更是那个时代的特定人物,她就是郭凤莲。

随着“农业学大寨”的风潮散去,郭凤莲身上的光环也骤然消逝,而她也在历史的舞台上黯淡离场。

然而,这个姑娘身上却有不服输的勇气,她又重回大寨这个战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从大寨村的“铁姑娘”,跨界到商业“铁娘子”,郭凤莲的身上都发生了哪些故事?



郭凤莲

如今,距离那个“农业学大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60余年,郭凤莲又活出了怎样的精彩人生呢?

“铁姑娘”郭凤莲

说起郭凤莲,她也是个苦命的孩子。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于是她的父亲将年幼的她送到大寨村的外婆那里。

大寨村原本是山西省晋中市最普通的一个穷山村,这里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就连一块儿完整的耕地都找不出来,生产条件也特别简陋。



因此,大家只能靠天吃饭,收成连满足全村人的温饱都做不到。就这样,在外婆身边长大的郭凤莲也几乎是饿着肚子长大的。

1947年的时候,大寨村建立了党组织,贾进才、陈永贵等人便开始琢磨起如何才能改变落后的现状。

在陈永贵的引领下,大寨村的乡亲们组成了一个个互助小组,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陈永贵

很快,通过填土造田,原来零散的土地被乡亲们整合到一起,再也不用为耕地而发愁了。

就这样,凭借着乡亲们的双手,大寨这个穷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不仅解决了全村人的吃饭问题,甚至每年还能给国家上交余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63年的一场大雨让大寨村元气大伤。用了十来年才修好的田地被暴雨冲得七零八落,就连房屋也倒了一大片。

就在这个时候,陈永贵提出了不向国家要一分钱,自己重建家园的想法,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同意。



郭凤莲

当时,由于郭凤莲的外婆家也很穷,因此在上完小学后就参加劳动了,这一年的她只有14岁。

大寨村遭遇天灾之后,全村百姓都积极投入到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热潮中去。

为此,他们甚至还成立了男青年突击队以及女青年突击队,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比赛哪队做得更好。

郭凤莲就是突击队的一员,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这个队叫“妮妮队”。后来,这些姑娘们觉得这个名字不太适合,就改成了“铁姑娘队”。



正在干活的姑娘们

1964年,年仅17岁的郭凤莲就因为吃苦能干被推举为队长。这些铁姑娘们年纪都不大,却是劳动大军中的亮点。

哪里的活最重,她们就往哪里去,甚至连那些男青年们也赶不上她们的工作量。

运石料的时候,郭凤莲身先士卒,挑上了跟男青年一样的重量。

这样巨大的体力活,就连一般的男子都做不到,可这些铁姑娘却咬牙坚持了下来。



后来,为了能挑更多的担子,郭凤莲用碎布给自己做了个垫肩。并非是她吃不了苦,而是要保护衣服不被磨破。

在那个年代,衣服还是很贵重的,她们宁愿自己受点伤,也不想让衣服有破损。

到了寒冬腊月,土地都冻上了,她们就刨冻土。

经过寒风一吹,露在外边的双手都被冻得裂了口,但凡干点活就震得血淋淋的。



那些老社员们心疼这些姑娘,劝她们去歇一歇。

郭凤莲带头拒绝了:“大家都在干活呢,我们怎么能歇。放心吧,天是冷,可我们的心是热的。老一辈人能吃下的苦,年轻人现在也能吃得下。”

随着大寨村在全国出了名,郭凤莲这个“铁姑娘”也是人人皆知,甚至还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与赞扬。



周总理与郭凤莲母子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提起铁姑娘,就会想到郭凤莲。

许多进步的农村女青年都以她为榜样,甚至还专程来到大寨村向她学习。也正因为如此,她头顶上的光环也越来越耀眼。

为了扎根大寨,郭凤莲舍弃了儿女私情,当时她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男友,但是为了留在大寨,她最终选择同对方分道扬镳。

后来,在大队党支部的关心之下,郭凤莲同大寨村里的小伙子贾富元走在了一起。

婚后,贾富元去部队当了兵,在甘肃驻防,而郭凤莲依旧留在大寨工作,甚至怀孕挺着大肚子的时候,田野上依旧有郭凤莲的身影。



生下孩子后,郭凤莲休养了没多久,就把孩子托付给嫂子喂养,而她又重新扛起锄头去山上干活。

就是这样的劲头,让郭凤莲名声大噪。

1973年,在周总理的钦点下,郭凤莲通过推举成为了党支部书记。从此,大寨村步入“铁姑娘”的时代。

当时,大寨村已经是全国农业的先进典型了,郭凤莲也在这个位子上做出了自己的成绩。



郭凤莲(左五)与大寨带头人合影

在她的努力下,大寨村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还完成了几项大工程,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虽然郭凤莲的职位越来越高,可她却始终扎根田野,是乡亲们口中那个谦虚的“凤莲子”。

每次去外边开会,郭凤莲总是穿着丈夫送给她的那身旧军装,洗得泛了白也不舍得换。

要是碰上有人请客吃饭,郭凤莲扭头就走,从不沾染这种陋习。

每次从外面回到大寨,郭凤莲第一件事就是去工地跟大家一块儿干活。



甚至有一次,郭凤莲刚刚接待完外宾,就急着去地里干活。

旁边有人劝她:“马上就要下工了,今天接待外宾也累了,干脆歇一歇,就别去了。”

郭凤莲摇摇头:“哪能歇呢,再说了,他们在地里干活不比我还累?”

就这样,在离收工还有几十分钟的时候,郭凤莲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干活的队伍中。

就像郭凤莲说的那样:“俺是个农民,党让俺参加会议俺就去,平时的时候,俺挣的是工分。既然俺干的是党支部书记,那就一个想法,就是把大寨的事情给做好。”



就在郭凤莲满怀信心要建设好大寨的时候,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突然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之中。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