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坟什么时间最合适?祭祖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

分享至

知道清明上坟什么时间最合适吗?老话说:“祭祖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清明的老规矩,不知不可!

清明祭祖有讲究:为何说“祭祖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

随着清明节的脚步渐近,祭祖扫墓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那么,几点钟去?或者说清明前去,还是清明当天去才合适呢?

不少人都以为只要是清明节当天,几点钟都可以,其实,错了哈!在古人看来清明是最为重要的祭祀节日,没有之一。


民间说:“祭祖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三代”、“未时”,祭祖为何还有时间限制?



“祭祖不过三代”,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令人费解。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祖先的祭祀是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重,为何会有代数的限制呢?

《孟子·滕文公上》:"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



《触龙说赵太后》中,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在战国策中,触龙对太后说,皇家子孙到三代以后就没有爵位可继承了。这反映出,在古代社会,家族的责任和传承通常是有限的,到三代以后,血缘关系已经相对疏远,情感联系也相对减弱。按照民间的说法,除了五服都算不得亲了。

此外,从现实层面来看,人们最亲近的通常是父母和祖父母这三代人。他们的音容笑貌、教诲关爱都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

而对于更远的,比如太爷爷、太姥爷、舅老爷、舅姥姥等等,虽然我们也有血缘联系,但实际的感情联系却可能并不深厚。

因此,在祭祀时,人们更倾向于祭祀与自己情感联系更为紧密的祖先。

再来说说“上坟不过未时”。按照咱们祖先的时间来看,一天分为12个时辰,未时正是午后。

古人认为午时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刻,而未时则是阳气开始减弱,阴气逐渐增强的时刻。



因此,民间认为,在阳气逐渐减弱,阴气逐渐增强的时段去扫墓,容易受到阴气的侵扰,不利于个人的健康和运势。所以才会有“上坟不过未时”的说法。

也就是说,下午一点之前去上坟是最好的。

好了,知道一天之中哪个时间段上坟祭祖更合时宜了,新的问题又来了,就是今年是寡年、无春年,而且还是闰年,上坟应该是清明节之前去?还是清明当天去呢?

其实民间还有一个说法:“早清明,晚寒衣”。就是说清明节上坟最好是清明前的两三天之内就去上坟扫墓。

而“晚寒衣”则是说,农历的十月初一是寒衣节,要给故去的亲人送寒衣,让他们在那边也穿上过冬的衣服御寒,但是最好要在寒衣节后的两三天之内去送寒衣。



按照这一说法,清明节的祭扫活动,就尽可能安排在清明正日子之前去更为符合传统。

从咱们的日常生活来看,清明节放假三天,想必很多人都要在这几天去上坟祭祖,早去早回更方便假期的安排。



如果清明当天去,路上万里堵车,各个墓园也是人满为患。上个坟,体力消耗太大,时间占比也很高。所以,如果清明前的两三天去,就会更为顺利。



北方习俗是上坟赶早不赶晚,我们父母领我们祭祖都是5点钟就叫我们起床,然后7点左右到达墓园,摆供、焚香、叩拜、填土、擦拭等等,忙完也就一个小时多点,然后继续上班上学,什么都不耽误。



当然各地方习俗不一样,像我们东北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阴天不能上坟、不出太阳不能上坟、下雨不能上坟等等,说法和讲究都很多!

好了,再总结一下,就是清明前三天之内都可去上坟,最好要在中午之前祭拜完毕。如果家里有孕妇或者太小的小朋友,最好留家不要跟着去祭祖,毕竟他们的体力不比我们,保护好她们更重要。了解这些习俗,也可以让我们清明祭祖更加顺利一些!

清明节之所以叫“清明节”,主要与一股风有关,这股风就是“清明风”。

“清明风”是“八风”之一,对应着东南方。每当东南风一起,就是气温升高,雨水增多,万物生长的时候。

清明节的风俗有很多,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祭祖”。我们老百姓祭祖主要是上坟扫墓。



“上坟扫墓”现在是一个词,但在以前却是两件事情。上坟是上坟,扫墓是扫墓。

上坟一词主要在“上”字上,“上”有到坟头那里去的含义,还有就是“上上土”的含义。

以前老百姓家里穷,家里有人去世就直接挖个坑埋了,也没有墓碑,就是一个小土包。时间一长,风吹雨淋,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为了家人下次能够再找到,所以人们年年都会添添土、上上坟,保持坟墓的高大。



我们知道对抗水土流失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土地上种上植被,坟头也是一样,所以在以前坟头上长草是一件好事。

于是在民间就有了“坟头矮小子孙少,坟头有草家生宝”的说法。

与上坟不一样,扫墓主要在“扫”字上。墓是一种人为的建筑,它有砖、有瓦、有墓碑。

由于是人为的建筑,所以表面比较光滑平整。但由于是在野外,所以经常会有一些枯枝败叶,或者是鸟兽的粪便。

所以对于墓,我们主要是“扫墓”。“扫”也就是打扫卫生的意思。



比“墓”再大的就是“冢”,“冢”是王侯将相的坟墓。比如曹操就有72疑冢。

曹操虽然是一代枭雄,但是由于他生前没有称帝,所以他的“坟墓”只能称为“冢”。

比“冢”再大的就是“陵”,“陵”是帝王的坟墓,帝王的后代也会在清明节的时候去帝陵扫墓。

除了民间的私人祭拜以外,古人也举行公祭。公祭的主要目标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祖先,比如黄帝、炎帝、伏羲、尧、舜、禹等。

除了祭祀,清明节的习俗还有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斗鸡、射柳、蹴鞠等。



刚才我们说了清明节的由来与“清明风”有关,而清明风是“八风”之一。那么,八风除了“清明风”之外,还有哪些“风”呢?

其实,“八风”之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了,在八风中除了“清明风”我们是因为清明节比较熟悉的之外,还有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凉风”。

而我们熟悉“凉风”也不是因为它是“八风”之一,而是因为身体的感觉。其实,八风除了清明风、凉风之外,还有明庶风、景风、阊阖风、不周风、广莫风、融风。


“门前一支香,家财全败光”,一支香咋这么厉害?你家门口有吗?

“门前一支香,家财全败光”,什么“一支香”?能有这么大的威力?对家运还有这么大的影响?真的,假的?



我们先来看看这“一支香”到底是什么?网上说这是一支硕大无比的香,这种说法显然不成立。



其实,这“一支香”它并不是指真正的香火,而是指像“香”一样单支尖锐的东西,比如电线杆、旗杆、路灯柱等。

当这些东西正好位于住宅或大门的前面时,在风水学上,就被认为是犯了“穿心煞”。

古人认为,穿心煞是一种非常不吉利的煞气,因为它像一支箭一样直接穿过了住宅的气场,导致气场被破坏,家运衰败。也有人说,这种情况对房主很不利,家人之间容易发生口角,招惹灾祸。



如果家门口有像“香”一样的物体,会给人一种压抑、不舒适的感觉。这种不适感会逐渐累积,影响到人的情绪和心智。

长时间下来,这种不良影响可能会导致人做出错误的决策,进而影响家庭的财运。

在传统文化中,住宅的气场是家人运势的根基,如果气场被破坏,那么家人的运势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家道中落。

而我们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门口直冲着路灯杆或者电线杆,旗杆,或者一棵枯死的干枝树木等等,确实影响人的心情,也有碍通行。



在台风天气,或者雨雪天气,人在这样尖锐的物体下面行走,特别危险。如果倾倒,更是直接威胁住宅安全,特别不建议门口有这样的东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现代人,我们的生活中又离不开这些东西,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眼不见心不烦,一切顺其自然。

那么,如何化解穿心煞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