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济面对弑杀曹髦的命令应该怎么办?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彻底控制了曹魏政权。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曹芳,立曹髦为帝。虽然曹髦此时年仅13岁,但史称其“文似曹植、武类曹操”。

曹髦知道,自己已经是砧板上的肉随时都有下锅的可能,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要让司马氏抓到把柄,再寻求那万中无一的机会。所以曹髦小心伺候着郭太后,乖乖地给司马师盖章,小心翼翼地过着那好似永远也结束不了的傀儡生活。



一晃6年过去,曹髦19岁的时候,司马昭已经一如当年的曹操,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而且正在谋划进封晋公,司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曹髦再也没有时间去谋划,是选择继续当傀儡,乖乖的把帝位让出,换来像刘禅一样的乐不思蜀,还是选择抗争,英勇的死去。

曹髦最终选择了抗争,他决定拼死一击,率领仅有几百人的队伍杀向司马昭的大将军府,企图击杀司马昭。



可是,这支队伍不但人数少得可怜,而且大半还都是没有战斗经验的仆人,太监。他们还没出宫,就碰上了司马昭派来迎战的千余名禁军。这群禁军以司马昭的爪牙贾充为首,叫喊着朝曹髦扑了过来。曹髦仗剑大喝道:“吾乃天子也!你们突入宫廷,难道是想弑君吗?”

贾充手下兵士见皇帝冲来,毕竟胆怯,畏缩着不敢向前。贾充部下、太子舍人成济见了问:“事情紧急,您说怎么办?”贾充厉声道:“司马公平日养你们是干什么的!还用多问吗?”成济闻言,用戈刺杀曹髦,曹髦遂死。

曹髦死后,司马昭召集群臣商议如何摆平这件事,尽管在司马昭看来,曹髦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但在大臣眼中,弑君可是一件大事。果不其然,有一位叫陈泰的大臣就请求将贾充杀掉以谢天下,但贾充可是司马昭的心腹,怎么可能让贾充当替罪羊,于是司马昭就问还有没有其他办法,陈泰说没有。



见此情形,司马昭就说:“我本欲效仿周公辅政,奈何陛下听信谗言坐车出宫,尽管我已经严令任何人不得靠近陛下的马车,但成济却公然抗命,不仅靠近马车,还将陛下刺死,这等大逆不道之举,天下怎能容他。”于是,司马昭便捕杀了成济,以推卸罪责。

据《魏氏春秋》记载,成济不服罪,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被军士从下射杀。另据《三国志·三少帝纪》和《晋书·文帝纪》载,司马昭又上书诛连成济的亲属,获得郭太后准许,诛灭了成济的三族。成济终究还是当了司马昭弑君的替罪羊。



很多人认为,成济就是天下第一大傻蛋,因为傻子都能知道,杀了皇帝,即便这个皇帝只是个傀儡,自己也肯定会被株连,哪怕指使你的那个人权倾朝野,一样会把你全家处死,成济之愚蠢,贯古绝今。

但如果你是成济,会怎么办?面对贾充传达司马昭的命令,公然反抗,怕是会被当场斩杀。假装同意偷袭贾充,反出魏国,最多也是个亡命天涯的结局。

所以,也许成济不是不知道弑君的后果,但是迫不得已,只得冒险搏一把,寄希望于立下如此大功,司马昭大发善心,饶过他,这样反过来就能得一场泼天的富贵。然而他错估了形势,这个黑锅由他来背实在是没有冤枉他。



面对成济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历史上还真有人给出了答案!他就是梁元帝手下的将军王增辩。

公元548年8月,侯景在寿阳以讨伐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的名义起兵造反,然后一路打进建康,俘虏梁武帝萧衍和太子萧纲,控制了南梁国政,史称“侯景之乱”。

次年,侯景饿死萧衍,立萧纲为皇帝,迫使美貌的溧阳公主嫁给他为妻,后又自封“宇宙大将军”。随后侯景又驱赶满朝文武,脱光他们的衣服,命士兵屠戮,据《梁书》记载,被杀的百官有三千多人。其后侯景又在三吴纵兵掳掠,尸骸满路。



551年,侯景废简文帝萧纲,立豫章王萧栋为帝。同年侯景又妄想通过称帝“示我威权,且绝彼民望”,于是再命萧栋禅让,自己登基为帝。

侯景的倒行逆施成功的激起了萧氏诸王的反抗,湘东王萧绎在荆州起兵、武陵王萧纪在蜀中起兵讨伐侯景。

萧绎派将军王僧辩、徐文盛、胡僧祐等率军20万从江陵顺江东下攻打建康,551年7月,王僧辩军进克湓城,与从豫章方面来的陈霸先军会合。8月初,王僧辩进攻郭默城,守将于庆弃城而走,不久寻阳城的叛军也弃城逃遁。就这样王僧辩大军一路顺风顺水的抵达建康城下。

侯景在建康城殊死抵抗,据载,侯景亲率步兵一万多人、铁骑八百冲击梁军达八次之多,但均以失败告终。石头城守将见势不妙,开城投降。最后,侯景又率一百多骑兵,丢掉长矛,执刀猛冲陈霸先军,还是冲突不动,终于耗尽锐气,溃退下去。



随后,侯景不敢再回建康,带了一百多骑兵,逃往吴郡。梁军收复了建康。

这时的王僧辩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梁末帝萧栋。当时的萧栋并没有死,侯景自立为帝后,将萧栋与其弟萧桥、萧樛囚于密室之中,还没来来得及处理。

侯景兵败逃走后,萧栋和两个兄弟从监禁的地方脱身,两个兄弟都说“总算可以免死了。”萧栋却说:“还很难说。”事实证明他预料得不错。



王僧辩从江陵出发时,曾向萧绎请示,如何对待嗣君。萧绎答:“六门之内,自极兵威!”意思就是建康城内的残余王族统统干掉,可见皇位之争确实没有什么亲情可言。

王僧辩其人,虽有统兵恶习和后来投靠北齐的劣迹,但毕竟不是个傻子,对于弑君这个大逆不道的举动,自然不想沾手,他回答得很妙,说:“平贼之谋,臣为己任。成济之事,请别举人。”于是萧绎就把这件事交给了将军朱买臣,“由是帝别敕宣猛将军朱买臣,使行忍酷。”



于是朱买臣便把萧栋兄弟三人骗到了玄武湖的一艘花船上吃喝玩乐,还没等到宴席散去,就趁他们不备,将三人扔进了湖中……

史书中没有记载朱买臣的结局,但想来很难善终。

那么成济如果采用王僧辩之法,能否逃得大难呢?

首先我们来看梁元帝为什么没有当场翻脸?甚至继续让王僧辩领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