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一夜暴死,武则天下毒?合璧宫夜幕下,另一个残酷的结局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四月己亥,合璧宫突然传出一个噩耗:年仅二十四的皇太子李弘,在绮云殿一夜暴死

对于儿子的死,高宗李治表现得十分悲痛,老泪纵横地亲笔写了一道制书,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

高宗的这道制书写得颇为煽情,他痛心疾首地表示“朕方欲禅位皇太子,而疾遽不起”,即说刚想禅位给太子,谁知他竟病情加重去世了......

世人看了只道真是催人泪下,以至于对“太子死谥皇帝”如此惊世之举竟格外迟钝,

唯后世史官幽幽落笔道:不经之甚矣——这就太荒诞了。

说起来李弘之死确实有些诡异,

李弘一直疾病缠身,据史书说是“沉苛”,也就是古代的一种绝症——痨病,但奇怪的并不是李弘会死于绝症,而是他死亡的时间

按照此前李弘的行程轨迹来看,

如果他已经病到一病不起的地步,为何高宗不让他留在长安养病,而是将他带到远在700里之外的洛阳?

这说明李弘当时的病情并不严重,所以才会陪同高宗和武后出行,

否则长途跋涉,必然会加重他的病情,

谁知一行人刚到洛阳不久,李弘就在合璧宫猝然离世了

于是民间就开始流传出所谓的“合璧宫命案”:太子李弘是被人谋害了,下手的就是他的母亲武则天。

要说女皇武则天与几个儿女之间的恩怨,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不过李弘真的是死于武后之手么?

背后或许隐藏着另一个更残酷的结局。

武后杀掉长子李弘?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虽然武则天不缺少狠心,但是说她杀掉长子李弘——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按照唐肃宗时期的《唐历》说法,李弘“以请嫁二公主,失爱于天后”所以才会“不以寿终”,即暗指武则天因李弘向高宗上书请嫁义阳、宣城两位公主,从而与儿子有了嫌隙,让他不得寿终。

而《承天皇帝倓传》中记载,李泌对唐肃宗说是“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孝敬”,即说武则天为谋取更多的权力鸩杀了儿子李弘,

李泌这段话还见于《唐会要》,其后《新唐书》也采用了这种说法,《资治通鉴》虽与之一脉相承,但兴许是考虑到证据不足,因此改动为“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

义阳、宣城两位公主是萧淑妃之女,

据说一次李弘在留京监国期间,偶然发现了被母亲长期囚禁在掖庭的义阳、宣城两位异母姐姐,“见之惊恻”,于是上书高宗为她们请婚,由此与母亲武则天决裂。

在民间传说中,这两位公主出嫁时都已三四十岁了,

不过据宣城公主墓志铭的记载推算,宣城公主出嫁时不过二十三岁,还谈不上老而未嫁,但因为生母是萧淑妃的关系,两姐妹在后宫中即便不是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想来也好不到哪去,以至于都超过婚龄了,还没人想起她们的婚事,直到异母弟弟李弘为她们出头。

请嫁公主,固然可以看作是李弘对母亲的不满,但这一举动是否触动了武则天的杀机还有待商榷

实际上这两位公主的封号,还是武后替她们请来的,

李弘上书后,武后当天就将两位公主分别婚配给了正在皇宫大殿值班的侍卫权毅、王勖,

这一情节也被史官描绘成“天后怒”

可说是侍卫,这两位驸马的出身可不低,都是门阀世家勋贵子弟,即便武后真的因此恼恨上了儿子,但如此小事,何至于就毒杀儿子?

不过李弘的动机却值得深思

按说李弘数次监国,对两位姐姐的境况早该有所了解才是,为何此前从未关心过她们的婚事,若干年后却突然提了出来



从时间来推算,太子遽然请嫁异母姐姐的时候,正是咸亨二年(671年)正月,高宗携武后驾幸东都洛阳养病、太子李弘再次留京监国之时,

这一年大唐王朝可谓发生了不少事,李弘监国期间也做了不少事,“时属大旱,关中饥乏,令取廓下兵士粮视之,见有食榆皮蓬实者,乃令家令等各给米使足”,其后又意外发现了幽闭在后宫没出嫁的两位姐姐,

然而有一点却很特别,“太子多疾病,庶政皆决于至德”,也就是说,李弘一直在生病,所以原本该由太子决断的庶务是戴至德、张文瓘等人在处理。

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既然李弘已经“病”到没法自己处理政事的地步,哪来的力气在幽寂的深宫里闲逛?反过来说,既然李弘有力气为两个姐姐奔波,为何不去亲自处理庶务?

这固然是李弘仁厚的表现,但是另一方面,怕是与宫廷权力斗争有莫大的关系!

当时的武后是什么情景?其亲信中最为重要的臂膀——宰相许敬宗因年老已致仕,武后在朝中失去了她最为有力的依仗,在皇帝、太子两方势力的夹击下一度陷入权力困境。

此前武后还借着大旱、日食等异象天灾,不得不上书自愿退出后位,高宗不许,这才罢休。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当时的李弘实则是被唐高宗以“多疾病”为由,剥夺了处理庶务的机会

高宗自己重病缠身,武后又势单力薄起来,向来喜欢让让妻儿互相制衡的他,当然不允许数次监国、已经形成相当一股政治势力的儿子完全占上风,从而使自己可以牢牢地把握住皇权,

而对李弘来说,突然失去太子之权,心中自然会有些恐慌,于是想方设法保全自己的地位——为两位庶姐请婚,难免有拉拢人心之嫌

因此,说武则天因为这件事憎恨上了儿子李弘,这种说法难以服众。

何况李弘得的是绝症,这种病随着时间推移只会不断消耗李弘的身体,

这在高宗亲笔所写的《赐谥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中讲得明明白白,李弘早就染上痨瘵!并且因病去世!

这份制书发布的时间,远远早于《唐历》《新唐书》,是当时官方认定的结果。

所以,李弘应该是病死的

可是有人要问了,既然如此,李弘怎么会突然就暴毙了呢?

说来也是,既然能够伴驾出游,可见李弘应当没到病重的地步,突然暴死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比起武后,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高宗的举动有多么诡异

李弘去世后,高宗李治的诡异举动



按照高宗所说,他刚刚放出话来要把皇帝的位置传给儿子,李弘就死掉了,这不太蹊跷了吗?

后世据此揣测,武后担心儿子继位,于是鸠杀了他,

莫说武则天既然在显庆年间(660年)就已参预政事,早早就能够以一个妻子的身份驾驭高宗,

难道就不能以一个更有利的身份——太后来驾驭李弘?一个缠绵病榻的儿子,难道不比健康的另外几个儿子好驾驭?

她根本没有十足的必要,冒着风险去除掉儿子。

而且,比起武后,你看看高宗的举动有多诡异

李弘得了绝症,这意味着一个王朝的继承人命不久矣,眼下最要紧总该是考虑新的接班人才是,为何高宗反其道而行之,竟要禅位给一个疾病缠身的儿子?

如果是父亲对儿子疼爱到了骨子里,才会这般失去理智,

但你看高宗,李弘前脚刚在合璧宫咽气,高宗“是日”就已经回到了洛阳宫,也就是说,李弘死后李治并未久留就起驾离开了,

这哪里是爱子情深,分明藏不住他对李弘的凉薄态度。

你再细看史书并不难发现,

但凡高宗真心疼爱这个儿子,都不至于出现李弘死而无嗣这种事

要说李弘这个太子也实属不幸,原本高宗夫妇早就为他选定了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为妃,并定下了婚期。

谁知杨姑娘还未过门,就被色胆包天的武后外甥贺兰敏之强行玷污了,这个事情约莫发生在咸亨二年(671年)之前,也就是李弘为两个姐姐请婚同一时期,

当然,究竟是贺兰敏之垂涎杨姑娘的美色见色起意,还是杨姑娘与他情投意合,这已经搞不清楚了,

结果就是太子的婚事被搅散了

不可思议的是,发生了这样的大事,高宗、武后竟都没有惩处贺兰敏之的举动

所以,此事在当时并未引起轩然大波,高宗夫妇也只是又为儿子选裴居道之女为太子妃,不过这也导致李弘直到去世前一年才成婚。



贺兰敏之,当时还叫武敏之,是武后姐姐韩国夫人之子、外甥女魏国夫人贺兰氏的胞弟,由于当时武后的两个异母哥哥早已死去,他们的儿女也都远在流放地,为了延续武家的香火,她就将外甥贺兰敏之过继到武家门下,让他承袭了武士彟的周国公爵位,

因此,若说武后有包庇贺兰敏之的嫌疑,那么高宗为何也不为儿子主持公道呢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贺兰敏之简直就是个放浪形骸的纨绔子弟,据说还做出与外祖母荣国夫人乱伦的丑事,

但从现代出土的贺兰敏之的墓志《大唐故贺兰都督墓志铭》铭文来看,

此人不仅才华横溢、博学谦逊,还应当是武氏家族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并且仕途顺畅,深受帝王贵胄喜爱,主持工作期间也未出现明显过错。

所以问题就来了:一个出生于北魏名门贺兰家族的青年才俊,20多岁就已官至左侍极、太子宾客、检校兰台太史、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三品高官,放着好好的前途不要,有必要去挑衅皇家权威吗?

此事之神秘,让人找不得头绪,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贺兰敏之虽然长期在东宫任职,事实上他却与李弘的弟弟李贤关系更为要好,

后来李贤与贺兰敏之被传为“亲兄弟”,应当也是二人过从甚密所致,

那么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贺兰敏之故意破坏太子的婚事,幕后有李贤参与,而高宗有意包庇李贤,包庇他的羽翼!

其后还是武后上书,揭发贺兰敏之数条罪名,这才算变相给儿子出了口恶气,

后来高宗驾崩后武后临朝称制,给李弘过继了一个皇子来继承香火,而这一切,一度表现“爱子情深”的高宗,在最该疼爱儿子的时候却毫无表示,

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兴许是因为李弘体弱多病的缘故,高宗在暗中已经在逐步培养李贤了!李弘在他心中已“废”,有子倒不如无子,省得日后影响李贤继位的合法性

但是,李弘病死后高宗却做出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样,声称自己想要禅位给李弘,

其后他又破天荒地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花费巨资为他建了恭陵,又以帝王之礼正式下葬,

这事发生让人觉得很突然,完全在情理之外,

仔细想想,李治这个皇帝自己还活着,再怎么痛悼儿子,也不该让儿子先一步去享受帝王宗庙供奉啊

难怪后世说他荒唐,这在十分注重伦理纲常的古代太令人震惊了!

这其中又有什么内情?

一个残酷的真相



若细心的话,不难发现李弘去世前两月,大唐王朝接连出现了一个异常天象——荧惑犯房,次月又现“日色如赭”,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