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读书人的博弈:“过六关斩N将”的科举考试有多难?

分享至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自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于大业元年(605年)第一次开科考,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共经历了1300年。可以说,科举考试起源和完备于隋唐,宋朝时进行了改革,明清时达到了鼎盛。

一、明清科举考试“六步走”

明清时的科举制度已经比较完善,读书人从参加科举考试到最后高中状元,要经过哪些流程呢?

第一步,获得资格到县城参加县试,县试通过称童生,有资格参加府试;

第二步,到府城参加府试,府试通过也称童生,有资格参加院试;

第三步,到省城参加院试,院试通过称为秀才,考上了秀才这才算有了功名,才算进入士大夫阶层。考上第一等秀才的称“廪生”,政府按月配发粮食,算是吃上了“皇粮”。

以上三步还属于“童生试”,也就是入学考试,是获得科举考试资格的基础。也就是说,读书人通过院试考上了秀才这才有资格正式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后面的乡试、会试和殿试。

第四步,到贡院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也就是秋闱。乡试考试就比较难了,考中了称“举人”,考中举人就代表着成为了候补官员,被纳入做县官的人才库。这样就可以理解范进中举后为什么那么激动以致喜极而疯了。

第五步,到京城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乡试次年举行),也就是春闱。考中会试的人称为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后面的殿试。

第六步,金銮殿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贡士通过殿试后称为进士。

进士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一甲一名即为状元,一甲二名为榜眼,一甲三名为探花,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甲为“赐进士出身”,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的进士通过朝考后,择优点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能完整走完这六步而且高中状元的可谓凤毛麟角,有清一代高中状元者仅114人。很多人一生止步于院试,到死也仅考中了秀才,更有不少人仅止步于童生试,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终其一生也只是个童生而已。

高中状元是古代读书人的人生巅峰。能考完科举路上的六次考试,而且最终考上一甲一名,状元可真不是一般的厉害。比状元更难的是“六元及第”:在县试、府试、院试中考得“案首”(第一名),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考中六个第一名。

中国一千两百多年科举史上,“六元及第”的仅有2人,明朝的黄观和清朝的钱棨。钱棨的六元及第并不是连着考中的。钱棨参加县试时多次都落榜,直到32岁以第一名考中县案首。后来参加乡试又六次落榜,直到45岁考得乡试第一名(解元)。47岁考得会试第一名(会元),同年考中状元。

相比之下,黄观的科举之路就顺遂很多,一口气连中六元,27岁就考中了状元。从这点上看,黄观不仅是“六元及第”,而且是连中六元,可以说是中国“千年科举第一人”。

二、明清科举考试到底有多难?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