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是什么意思?再谈“直心道场”之妙用!

分享至

接着继续聊聊《六祖坛经》“付嘱品·第十”后面的内容。

六祖慧能接着说:「汝等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种智」是“一切种智”的意思,也就是所有智慧,而“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所以「种智」其实就是开悟见性后的般若之智。

要具备般若之智,就要做到「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先来看看什么是「一相三昧」?

六祖慧能说:「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这里的意思是说,在任何地方都不能住相,也就是《金刚经》里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应无所住”,而“无所住”才是‘空’。



这里说“不住相”,就说明了不是不见相,我们的佛性是要起妙用的,而起妙用就一定要见相。、

但是我们不能在这个相上着相,不然就是住相了,这就是「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

这里说“彼相”,‘彼’是“知己知彼”的意思,有‘彼’就是有个对方的相,有个对象,说明已经见相了。

但要见而不见,见而不住,也就是《金刚经》里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也是《楞严经》里说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只要见相而不住相,见诸相非相,就是「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



但凡夫之人做不到,凡夫见到美丽的女子,就喜欢的不得了,念念不忘,心中不断生出妄念,这就是“于彼相中生出了憎爱”之心。

背后就是在这个美丽的女子身上着相了,心里住了女子,然后吃饭时想她,睡觉时想她,工作时还想她。

然后当下的一切都不能了知,这就是佛性的灵知被心中住的妄念遮蔽了,然后一切真相都见不到了。

再比如,舌头尝到美味之后,就不爱吃难吃的事物了,有的人就喜欢肉食,不喜欢素菜的清淡,这就是“于彼相中生出了取舍”之心。

这同样是在食物上着相了,从而不断生出妄念,然后贪著取舍分别。

再比如,人在利益关头,总是容易做一些为己之私的事情,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从而掩盖事物的真相。

或者成功了就贪图功劳,失败了就想着如何撇清与自己的关系,这就是“于彼相中生出了利益成坏”之心。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住相了,所以只有「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才是「于一切处而不住相」。



后面的「安闲恬静,虚融澹泊」,这些是对佛性本体的形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