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丨扎根边疆担使命 村村寨寨幸福长——马关县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纪实

0
分享至


马关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南部,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91公里,东连麻栗坡天保口岸,西连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拥有国家级陆路口岸都龙口岸,既是“对外开放之地”,也是守边戍疆的重要前沿。

马关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为抓手,初步建成了一批“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村寨,成为了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


罗家坪 卢旭 摄

01

我为祖国守边疆

距中越边境仅500米的都龙镇茅坪村,茅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界务员胡明昌在国门文化广场,正带领群众升国旗唱国歌。矗立在茅坪村中越边境上的老国门,是目前云南边境线上唯一保留较好的国门城墙,见证了马关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顽强抵抗日军入侵马关的历史。每年到国门文化广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的各族党员群众络绎不绝。


胡明昌在国门文化广场前宣讲守土固边的事迹 刘瑜澍 摄

作为一个汉、壮、苗、傣、侗、回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抵边村,茅坪村立足强边固防、兴边富民,成立“国门大党委”,逐步形成“强边有我、请党放心”国门党建品牌,有形有感有效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同时,茅坪村充分发挥村内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打造“抓党建促强边固防”现场教学点,树立“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思想,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性教育,通过建强一个党组织、每周升一次国旗、唱一次国歌、每月开展一次教育等“十个一”活动,不断铸牢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处边境线上的金厂镇罗家坪村,村民熊光泽一早就准备好了背包、镰刀,这些是他巡边的必带品。从188号界碑到193号界碑,这条来回20多公里的路,熊光泽已经走了40多年。从奶奶项左娣,到父亲熊炳清,熊光泽一家三代护边已有70多年。

罗家坪村全村均为苗族同胞,有着拥军支前的光荣传统,在小小的村寨里,守土固边、爱国奉献的标语随处可见:“出门就是巡逻,种地就是站岗,放牛就是放哨”“我为祖国守边疆,边疆儿女心向党”“攻坚不怕死,坚守不畏难”……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的国旗,军民鱼水情的浮雕,拥军支前的墙画,诉说着这个村寨红色文化基因世代相传的故事。


罗家坪村景

为了引领更多群众延续守边固边传统,罗家坪村多措并举,提升自治“硬实力”,认真落实“十户联防”网格化管理机制,义务巡逻队带头,群众主动报名参与边境巡逻,构筑“一村一堡垒、一户一哨所、一人一哨兵”的边境防控机制。提升法治“源动力”,组织挂村干部、司法所、派出所相关人员在罗家坪村开展“普法强基”活动,引导教育群众要心存戒惧,不组织、不参与跨境违法犯罪,积极参与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提升德治“软实力”,大力宣传“三代守边人”“云岭楷模”熊光泽先进事迹,激励引领更多群众主动加入到守边队伍中来。

在马关县,“我为祖国守边疆”已经成为各族儿女世代相传的神圣使命。县委、县政府在边境幸福村建设中不断引导边疆群众提升国家、国土、国门、国民、国防意识,并在其中突出党建铸魂,让边境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国门边境线上。将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省、州关于边疆党建长廊、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等要求与边境地域特色、民族特色融合起来,通过在小坝子、金厂、都龙3个边境乡镇分别创建以“感恩”“坚守”“望京”为主题的特色党建品牌,打造具有马关辨识度的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三部曲”,边境和谐、社会稳定局面持续巩固,“扎根边疆、心向中央,心向北京、拥护核心”成为各族人民强大共识。

02

绿美边关一起建

“以前我们茅坪村可以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远看绿水青山、近看垃圾成堆。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后,我们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胡明昌感慨地说。

走进茅坪村,宽敞干净的水泥路直通都龙国门,富有特色的小楼鳞次栉比,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元素的公园、广场里绿植鲜花常开不败……难以想象几年前的茅坪村还是胡明昌口中脏乱的模样。

茅坪村的变化只是马关县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一个缩影。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马关县制定《马关县乡村振兴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指导手册》,以直观的图文形式对建设的内容、标准、方式等方面进行规范。组织和发动群众做好“加减乘除”法,实施符合村情特色的“户五小”(小景观、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庭院)、“村两小”(小景观、小广场)以及“五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文化)等建设。从12个行政村164个村小组边境幸福村项目中选取33个重点村,串点成线,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和特色亮点,让“绿在生态里、富在产业上、美在山水间”在边境一线处处呈现。搭建“比武大擂台”,建立县、乡、村、组、户五级比拼机制,每月随机选取一个乡(镇)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营造处级干部、县级部门、乡镇、村委会、村小组、农户之间相互比拼、相互带动的良好氛围。用好征信卡、红黑榜、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美丽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评比,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边境一线农村蔚然成风,促进村庄从“面子”到“里子”不断提升。


茅坪村新貌 卢旭 摄

为引导各族群众共治共管美丽家园,“晨起五件事”已纳入马关县各村村规民约。“一查红旗飘飘,我们边境各村寨每家每户都要悬挂国旗,农户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我们的国旗是否高高飘扬起来,把爱党爱国体现在群众日常;二给花草浇浇,要把我们的绿美建设落实在日常,共建共享绿美乡村;三来院坝扫扫,每日清晨清扫院坝和道路,把人居环境整治抓在日常,让家门干净、整洁常态长效;四用镜子照照,每日清晨整理自身形象,把形象树在日常,我们既然是在边境一线,就要以良好的边民形象展现出大国形象;五把农活干好,每日晨始生产劳作,把基础农业产业干在日常,让‘钱袋子’鼓起来、群众‘富起来’。”马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滔介绍道。

面对项目资金有限,但要全覆盖建设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实际,马关县充分发动群众投身家乡建设。“边境幸福村建设这个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党委政府把这么大的项目放在我们茅坪村,我们村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头疼的是,我们村那么多违章建筑、乱堆乱放,这个工作要怎么做。”胡明昌说,后来他把村里的党员和网格长组织起来开会后成立了质检委员会,质检委员会由网格长组成。网格长和党员带头,带着村民拆除违章建筑、投工投劳共建美丽乡村。“我们的退休老党员哪怕做不动,他也每天拄着拐杖去看,告诉村民们,党委政府把这个项目放到我们这里,我们做不好对不起党、对不起政府。”各族群众用勤劳的双手一步一步建设好自己的家乡,更能体会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03

幸福村里说幸福

“边境幸福村建设就是要让边疆各族群众朝着‘富脑袋’和‘富口袋’的目标不断向美而行。”

“对咱们茅坪村的老百姓来说,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临街商铺以前是没人来租的,即使租也就两千元左右的租金,现在一个临街商铺的租金可达七八千元,翻了几番,大家的收入也跟着翻了番。”

“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我们罗家坪村发展了草果、砂仁、龙井茶等特色种植业,还有小耳朵猪等特色养殖业等产业,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我们苗家姑娘从小就有一双巧手,能剪会绣。现在村里成立了刺绣合作社,带着我们把刺绣的手艺转化成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家里利用空闲时间就可以靠刺绣增加收入。”

“以前在外面打工,家里老人孩子都没人管,现在村里的红色旅游做起来,来旅游的人多了,我回来开个小卖部,比在外面打工收入更有保障,也有时间照顾家了。”


幸福村里刺绣忙 卢旭 摄

说起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生活发生的变化,马关县各族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里的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了,各族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茅坪村地处国家级陆路都龙口岸,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一直以来中越边民来往频繁,边民互市经济繁荣。乘着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东风,茅坪村依托口岸优势,做活口岸经济,发展边境贸易经济,现在的茅坪村已经形成“户户有商铺、家家做边贸”的繁荣景象。同时,村里组织带动成立“马关富边种植专业合作社”,依山就势大力发展草果、木姜子、金银花、茶叶等种植业1200余亩,与药企开展“订单式”合作,推动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罗家坪村则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苗族特色文化资源,整合“四位一体”项目,投入250万元新建游客服务中心,打造民宿11间;建立老兵忠诚服务合作社,打造老兵农家乐2家;引进乡村旅游运营公司1家,共同推动罗家坪村特色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在发展好旅游产业的同时,也不放弃发展村里的特色产业。草果、砂仁、本地小耳朵猪、香猪等种植养殖业也是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我们还有一个龙井茶合作社,种植了1000多亩龙井茶,农户负责种植采摘,摘下来就卖给一位到我们这里投资建厂的浙江老板,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农户的茶叶根本不愁卖。”金厂镇党委副书记熊光安自豪地说。

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马关县紧紧围绕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目标,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抓好旅游产业,突出“生态、边境、民族、红色”等特有元素,按照AAA级景区标准,打造“南疆国门小镇茅坪”“红色文化罗家坪”“悬崖边寨大梁子”“饮水思源凉水井”“一心向党张家湾”等一批具有乡土味道、山水田园特色风貌、农耕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民族文化特色村、非遗文化保护区、自然生态观光体验景区景点,打造边境旅游环线。抓牢传统产业,持续提质增效传统种植养殖业,发展热区水果、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发展基地,促进农民就近就业。抓活口岸经济,抢抓都龙口岸新增列入中越国际道路运输车辆通行口岸和客运人员通关等优势,构建“口岸+通道+城镇+产业+物流”联动发展体系,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2022年,马关12个沿边行政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5913元,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牢固。

马关县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惠及4镇12个行政村164个自然村组,县委、县政府按照6个方面19项指标体系,为所涉村规划编制12个“一村一方案”,规划项目226个,总投资36962.75万元。截至目前,项目开工224个,完工191个,落实资金38136.1万元,19项建设指标已全部达标。建设启动以来,各村“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边境群众收入不断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党在边疆的执政根基不断夯实,绘就了一幅“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生动图卷。

版权声明

原创稿件

如需转载,请联系今日民族

一审:王铖 二审:王菁 三审:方绍荣

美编:陈锴帆 校对:李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今日民族
今日民族
今日民族杂志社官方账号
1682文章数 3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