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逻辑学中最简单最常用的命题——直言命题,帮助我们判断真伪

分享至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命题组成的。推理的构建依赖于命题。对命题进行不同的分析将导致对推理结构的不同理解,最终形成不同的逻辑类型。

在逻辑学中,命题也称为判断,通常用来表达某个观点或态度。直言命题是最简单且最常见的一种命题,其目的是描述事物的性质。学习命题有助于我们进行真伪判断。

一、什么是直言命题?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命题,像常见的“是什么”“不是什么”“什么怎样”等这样的句式,它们都是命题。有些命题是真的,比如“太阳从东边升起”,也有些是假的,比如“4大于5”。

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简单命题是单一判断语句,复合命题是由多个判断语句组成的。

1、什么是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就是一种简单命题,用于描述事物的性质,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个部分组成,有时某一项也可省略。在逻辑学中,通常用“S”表示主项,“P”表示谓项。直言命题的组成如下:

  • 主项:主项通常是在陈述句中担任主语角色的概念,例如在命题“所有的鱼生活在水里”中的“鱼”,在命题“上海是大都市”中的“上海”。
  • 谓项:谓项是命题中用来描述性质的概念,比如在命题“上海是大都市”中的“大都市”,在“叶子是绿色的”中的“绿色的”。
  • 联项:联项是连接主项和谓项的词语,比如“是”或“不是”等。在某些情况下,联项也可以被省略。
  • 量项:量项是命题中表示数量的词语,通常与主项搭配。例如在命题“所有的鸟在空中飞”中的“所有”,在“有些数是正数”中的“有些”。

2、直言命题的分类

直言命题可以根据它的联项和量项来进行分类。

根据联项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可把直言命题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这也叫做按质分类:

  • 肯定命题:联项表示肯定,如“上海是大都市”。其形式一般是:S是P。
  • 否定命题:联项表示否定,如“1不是负数”。其形式一般是:S不是P。

根据表示数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直言命题分为三种,即特称命题、全称命题和单称命题,也称为按量分类:

  • 特称命题:表达部分事物,不论该部分的数量有多少。常见的量项包括“有些”、“很多”、“一些”、“大多数”等。例如,“有些整数是偶数”、“大多数人都是好人”等。
  • 全称命题:表达全部事物,包括了所有的数量。通常使用“所有的”、“任意”、“一切”等表示整体的词语。例如,“所有的鸟都在空中飞”、“每滴水都是宝贵的”等。
  • 单称命题:表达特定的单个事物,量项通常使用“这个”、“那个”等指示代词。例如,“这台风扇是坏的”。此外,如果主项是专有名词,如“鲁迅是一位作家”,也可以看作是单称命题。需要注意,有时候单称命题也可以被看作是全称命题。

综合以上,将两种判断方式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直言命题一共有如下六种分类方式:

对于生活中遇到的某些直言命题,它们的表达形式可能不够准确,判断其类型时应该先将其转化为标准形式。例如,将“没有一个人不是成年人”转化为标准形式即为“所有人都是成年人”,其形式为“SAP”,是A命题。

二、如何判断直言命题的真假?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