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中唯一反映封建时期农民起义和社会变革的历史巨著,《水浒传》的问世和流传蕴含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和千万百姓不堪强权统治的反抗压迫精神,书中的108位梁山好汉各有各的特点,施耐庵塑造的每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让读者们大呼过瘾。
说到108位好汉聚首梁山就不得不提到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根源——智取生辰纲,有了这笔不义之财后,晁盖才有了组建梁山兵马的初始本钱,这也为后来梁山的兴旺发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此次截取生辰纲多亏了吴用等人的计谋才能大获全胜,站在他们的角度当然十分开心,只不过负责押运生辰纲的青面兽杨志却因此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以至于后来在归顺梁山后,他和吴用之间仍然有化解不开的矛盾。
那么杨志这次被截取的生辰纲有多贵重?放到如今又值多少钱呢?
生辰纲为什么被劫
黄泥岗一带生辰纲被劫这一事情发生的前后因果可以说完全按照智多星吴用预料,但是在感叹吴用计谋之深的同时,又不能说杨志是个不加准备的蠢人,其实在押运生辰纲时,杨志的几个准备都是十分精明能干的。
在运送前夕杨志向梁中书百般推辞,说一路道路艰辛盗贼众多,俨然一副推脱架势,但如此这般的杨志只不过是设下自己的“圈套”,他知道跟随的虞侯这些人不过是要争功的小人,同时也没人比他更需要这次在领导面前表现的机会,于是乎杨志能按照自己的心愿选备人马,也成了这次押运行动的“第一负责人”,这套“欲擒故纵”属实是让他玩明白了。
此外在押送途中杨志命令所有人化妆成脚夫、客人模样,行路时间也改成“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但如此防备仍然出了纰漏,只是因为自己在出京城前,这批生辰纲早就被有心人给盯上了。
杨志的失败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要怪自己碰上了计策更高的吴用,吴用使用了跟杨志一样的计策,他让晁盖等人化身成酒贩子和枣贩子,一路上以逸待劳、声东击西,可以说杨志每走一步前,吴用等人都已经先行准备好了应对措施,相当于设好了圈套等着对方来钻。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吴用这一行临时组建起来的“劫道队伍”更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小分队,在行动前这支队伍就做好了智取和力敌两方面的准备,这也不由得不让人感慨晁盖当时的号召力和队伍凝聚力之强,毕竟当时这几个人中武功最厉害的也不过是赤发鬼刘唐,敢跟杨门之后的杨志硬碰硬足以见得他们的决心,后来事情的发展也就在两队人马回合后,你一言我一语的试探刺激下稳步发展。
而另一个原因也是杨志个人性格导致,家道中落的他迫切想通过一次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重振杨家的雄风,他本是“三代将门之后,武侯杨令公之孙”,但先前他本就丢过一次花石纲,心中自然有着千分万分的小心谨慎,受到责罚后郁郁不得志的他还遭至破皮牛二的挑衅,好在梁中书赏识,这才捡得了一条性命,但也正是因为太过急功急利,这才给了别人可乘之机。
虽然是行动的总负责人,但是一路上对待押送生辰纲的禁军,不是打就是骂,尤其行走至山间小路,天热酷暑口渴难耐,士兵们想喝两口酒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杨志的“不许”也没说出半分道理,这让士兵们对他产生不满也在所难免。
和先前丢了花石纲不同,这次丢完生辰纲后,杨志没有选择回去复命,反而过上了流离失所的逃亡生活,最后才在二龙山得以落脚,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生辰纲数额巨大,杨志知道回去也是难逃一死,那么当初的生辰纲放到如今究竟又有多值钱呢?
10万贯生辰纲的价值
按照小说《水浒传》中对生辰纲的有关描述,这是梁中书给岳父蔡京的生日贺礼,其中“纲”就是古人统称的运输团队,运送花石的就叫花石纲,运送生日寿礼的叫生辰纲。
按照一般常理来看,运输团队一般承担的运输任务大都是朝廷的任务,像一般的生日贺礼根本不需要他们来送,只不过梁中书这个大贪官给岳父蔡京准备的寿礼太过昂贵,加之品种多样,这才专门组建了运输团队进行押运。
而这号称10万贯的生辰纲大多也都是不义之财,都是梁中书一家搜刮的民脂民膏,最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倒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这笔钱的价值却引起了许多人的疑问,身居权相的蔡京,每天的衣服穿戴都要上千两银子,这老岳父过大寿,他一个姑爷才送了10万块钱寿礼,这多少有些匹配不上身份吧,和蔡京六大奸臣之首的名声也不太相符。说到这里,我们就要看看宋朝时期,钱币的换算和使用依据了。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先记载使用纸币的一个国家,不过在当时纸币的金额一般相对较大,民间流通相对匮乏,大多数人用的还是铜钱一类的货币。
宋朝时铜钱以“文”为最小的单位,一贯铜钱则是1000枚一文的铜钱,文中的10万贯,换算下来就是1个亿一文的铜钱,其实单独做货币数值的换算毫无意义,重点是要看这10万贯在当时的真实价值。
在宋朝,一个烧饼普遍的价值就是一文钱,追捕重大逃犯要犯的赏金在1000贯上下,北宋初期汴京的民宅一座大致在2000贯左右,相比市价来说,这10万贯的真实价值确实十分可观。
再来看看北宋时期朝廷官员的收入情况,当时官员的职务大致可分为京官和地方官,以京官中的宰相和地方官中的县令为例,宰相一年合法的朝廷收入是300贯,而一个普通县令每年的合法收入是10-20贯,也就是说,这十万贯的金银财宝如果一个当朝宰相不吃不喝,纯靠攒这点朝廷俸禄,也要近30年才能攒够。
像普通的县令,最少也要攒500年,这也算得上一个天文数字了。
按照如今一个人差不多月薪5000的基本工资来算,就算是按照县令相对较低的标准,这10万贯钱财放到如今也有3000万人民币的购买标准,看到如此庞大的一笔生日贺礼,你还会说蔡京生日礼物的“寒酸”吗。
生辰纲中隐藏的中国封建官场制度
北京大名府梁中书给岳父蔡京送的这生辰纲,这件事既平常又不寻常,说他平常是因为在中国传统伦理中,老丈人过生日,女婿表示心意送个礼物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说他不寻常则是因为,他送的这份礼物实在太过让人意外,这不是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的寿桃寿星公之类的礼物,这10万贯金银珠宝就是皇上的生辰恐怕也没有如此大的排场,更不用说梁中书一个小小的官员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可不是梁中书第一次给岳父送贺礼了,去年的生辰纲就在路上被义士劫走,可梁中书不吸取教训反而今年还送,可想而知,明年、后年甚至之后的每一年,只要蔡京得势,这礼物是非送不可,那么这梁中书又为何如此执迷每年要送这么大一笔“贺礼”呢。
这一方面就是蔡京的提携之恩,蔡夫人不止一次的对梁中书提过:“相公自从出身,今日作为统帅,掌握国家重任,这功名利禄从何而来。”
梁中书哪里不明白个中含义,他们深知只要讨得蔡京的欢心,那么自己的钱财前途就是源源不断的,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更何况蔡京又非一般官吏可比,每年的这十万贯珠宝更是自己用作晋升的投资罢了。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官场积重难返的搜刮病,下级巴结上级,不能只靠两张嘴皮子说说吧,拿着自己那俸禄讨上级欢心,别说自己舍不得这点钱,就是自己甘愿用,上级看着这点钱也未必能放在眼里,不靠着贪赃枉法,榨取民脂民膏,难道这金银珠宝会像雨点般一样从天而降吗,所以潜移默化的官场制度也造就了做官心不黑也就难以发财的潜规则,梁中书每年的这十万不在乎他送没送到,而是在乎他有没有送,送给了谁,谁又是否领情罢了。
结语:
北宋年间统治的腐败不堪是由内而外的,梁中书年年的这十万贯礼物虽是自己升官发财的必须礼物,但却用得是一位位生活水深火热的老百姓的血汗钱,价值连城的生辰纲背后却是让人肮脏厌恶的时代官场,这一传统病根能否彻底根治?
水浒中给出的答案是一抢二杀,但杀了他还会有其他人,没了生辰纲又会有“寿礼纲”,这恐怕就是封建时期的不幸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