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马三立到王佩元婚宴,为何当众称:按规矩我不能来这样的馆子

分享至

前言

“做喜剧的一个矛盾之处,就是做喜剧行业的人在台下没有一个是快乐的。他们都是心里比较郁闷的人。”

这段话是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孙子马小川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尽管马小川从小便受到爷爷的相声熏陶,但马三立却不允许他说相声。

或许正如马小川所说,做喜剧行业的人在台下没有一个是快乐的,而且马三立深知做相声的辛苦,所以,他才不允许其他子孙说相声的吧。



拜师周德山,正式迈入说相声的门户

1914年9月25日,马三立出生在北京,其祖父马诚芳从事评书表演,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母亲恩萃卿唱京韵大鼓。1917年,马三立全家迁居天津,这个时候,马三立的母亲因身体抱恙,已经不再唱大鼓了。全家的生活靠着父亲和万人迷李德钖搭伴说相声赚来的钱过活。

不久,马三立母亲逝世,父亲将其寄养在叔父家中。1927年,13岁的马三立考入汇文中学,由于家境困难,他一边上学,一边跟着父兄学艺。实际上,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马三立从小就十分喜欢曲艺,尤其是相声艺术。就这样,在父兄的培养下,他逐渐打下了“说学逗唱”的功底。

尽管马三立跟着父兄学艺,但父兄对他的要求又高又严,一点也不低。说单口还是笑话,都要做到用词准确、尺寸也要准、“包袱”抖得更要准。这对年仅13岁的马三立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除了要求他做到“三个准”之外,父兄还会提问马三立说这句话时要用什么语气?为什么用这种语气?为什么这里要加这个动作?根据父兄的指导,马三立反复琢磨,当他好不容易记下来了,能说下来了,自以为能行了。然而,父兄听后,会十分直白地对他说:“不行。气口不行,动作配合地不好……”于是,马三立就只能继续再练、再琢磨。

后来,相声界的同行们说起马三立来,都不约而同地称他的相声“瓷实”,但个中辛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小时候,兄长教他学活练功时,一旦学不好,便免不了一顿打,或是藤条,或是戒尺,若是手边没有工具,就用手打他嘴巴。多年后,马三立想起当初的经历还会忍不住直哆嗦。



1929年,还没高中毕业,马三立便因家庭原因辍学,并开始赚钱养家。当时,卖艺是有规矩的,其中一点就是如果想要靠说相声挣钱,就必须正式磕头拜师,同时加入班社。否则,就算你家里几代人都是说相声的,也不允许你干这一行。

1930年,在父亲的推荐下,马三立拜了周德山为师,正式加入了说相声的门户。周德山跟马三立父亲是师兄弟,也是“相声八德”中的一员,因此,周德山对自己的这个徒弟很是关照。

当时的天津,娱乐行业繁荣,各地的艺人都来这里“赶码头”,尤其是干曲艺的,唱戏、唱大鼓、说相声的,只要能在天津站得住脚,就是很厉害的一号人物了。

天津的相声竞争激烈,马三立虽已小有名气,但他的技艺进展不大。思来想去,他意识到了不精进技艺的危害。如果决心把相声当作终身职业来干,就一定要学好、学精。此后,无论多难的段子,马三立都刻苦学习、熟练,至于“抖包袱”的时机,他更是反复钻研。就这样,勤学苦练了好几年,他的技艺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1933年,19岁的马三立成家了。为了让他娶妻,家里专门借了一笔高利贷,后来,父亲为还这笔账四处演出,省吃俭用,每月往家里寄回些钱来。然而,1935年,马德禄病逝,马三立开始承担起了全家人的生活开支,他每天辗转各地说相声。



除了奔波于各地说相声赚钱养家外,马三立还深受当地地痞流氓、恶霸“飞帖打网”的骚扰。

“飞帖打网”是指当时有权有势之人借着办喜事、丧事或是祝寿的机会,广发请帖,强行要对地位低下或势力弱小者收敛钱财。

马三立不敢惹事,只要收到帖子,即便没钱,一家人也要勒紧肚皮,凑出钱来。养家的重担、债主的利息、“飞帖打网”的应付……重重压力下,马三立最终一连三月病倒不起。

这一时期,幸亏有师兄弟的接济,家里的生活才勉强维持下去。病好后,为了多挣点钱,马三立决定多出去说相声,从咸水沽、塘沽一带,到唐山、昌黎、秦皇岛,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声音,这些地方来往过客不少,他的收入终于有所增加。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便结束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天津宵禁戒严,艺人们为了生活各奔东西,或是转行,或是离开天津。

这一时期,马三立深刻体会到了在旧社会讨生活的不易和辛酸。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