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解码“五湾五城” | 红沙湾科学城,未来几何?

0
分享至


开 栏 语

近年来,滨湖高起点谋划“五湾五城”发展格局,以蠡湖湾未来城、运河湾现代城、红沙湾科学城、灵山湾生态城、九龙湾智造城的高标准建设,塑造独具魅力的城市气质和特色产业空间,打造区域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无锡滨湖发布推出《解码“五湾五城”》专栏系列报道,聚焦“五湾五城”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全景呈现靓丽太湖湾、活力科创带的未来轮廓。

日前,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发布了一款名叫Sora的视频生成模型,再次震惊全球科技界。这也是继ChatGPT后,OpenAI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

颠覆式技术的喷涌而出,透露出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而科技创新成为竞争的核心。


作为无锡高校院所密度最高的板块,科创是滨湖自带的气质,更是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标志。

面对科技创新浪潮的席卷而来,滨湖顺时而动、应势而为,着眼于长远发展,在山水城高起点规划布局红沙湾科学城。

随着概念规划的落地,红沙湾科学城正缓缓揭开面纱,这片充满科技创新活力的沃土,将为靓丽太湖湾、活力科创带植入一颗“超级心脏”,注入强劲生命力。


01

科学之城,时代之所谓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本质上是用一种空间逻辑来生产价值。此次红沙湾科学城概念规划,由深规院、Hassell联合体操刀设计,前者起步于1990年高速发展的深圳,拥有深厚的学术理论功底、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强大的专业攻坚能力;后者是拥有逾80年历史的国际设计公司,尤为关注更好地把国际经验和中国本土的特质和文脉相结合、打造更加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


纵览世界各地科学城的发展历史,作为一个时期国家重要的发展平台,其发展动力和空间模式与城市的融合互动愈来愈紧密。

聚焦北京、上海、武汉不难发现,一流科学城的规划逻辑,大多以满足国际顶级科创人才需求为前提,通过“风景宜人、生活放松、灵感迸发”三大核心关键,构建一幅科产城人融合发展图景。

比如,北京未来科学城内建设了面积3.14平方公里的滨水公园;深圳光明科学城总体空间布局强调塑造舒展起伏、疏密有度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湖光山色入城,蓝绿活力交织”的田园都市。


红沙湾科学城地处无锡市滨湖区东南侧,紧邻太湖新城核心区,其建设逻辑紧随新加坡纬壹科技城等世界一流创新新城开放、多元、融合的营城趋势,依托军嶂山脉等自然资源、南泉古镇等文化资源、以及融创文旅城、南泉科技园等科研生活文旅资源点,倡导科学城与自然、产业、城市和文化的“最大程度交互”。作为滨湖区科技赋能、转型升级的精妙发力点,红沙湾科学城是推动区域发展格局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的强劲引擎和重要抓手之一。“概念规划着眼滨湖发展实际,确定了红沙湾科学城‘太湖湾科创带科技策源中心’的定位,优化了滨湖区拥湾发展、南向开放的格局。”据概念规划主创团队介绍,这座科学城被定位为“一心三区”。太湖湾科创带科技策源中心:发挥多层次门户与中心价值,策动太湖湾科创带,推动整个环太湖未来的产业发展与创新职能的聚集,同时带动整个无锡的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先锋产业策动区:专注于生物、智慧、环境、智造;协同创新枢纽区:牵引制造业升级、促进区域科研交互;未来城市示范区:在保育基础上实现生态价值、应用科技践行低碳。

02

湖山之心,创新之所想

俯瞰红沙湾科学城概念规划图,江南大学、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等一批重点高校院所尽在蓝图之内,密集坐落的科创资源让这片热土的科创浓度遥遥领先。


其实早在2020年,红沙湾科学城就在《无锡市太湖湾科创带国土空间规划》中被定位为太湖湾科创带C核引领区——太湖湾科创带、锡澄中轴两大创新走廊的交汇点。同时,红沙湾科学城所涵盖的西林片区以及江南大学,在太湖湾科创带国土空间规划及重点片区城市设计的“一核三湾、一城十元”结构中,被定位为“山水科创核”。“无锡滨湖制造业基础扎实,并且红沙湾科学城周边自西向东已初步形成了制造业集群、高校院所集群、科技服务集群、商务商业集群等产业集群,具备短链创新的基础。”从概念规划主创团队获悉,编制规划紧扣“产业升级需求”“生态景观优势”两条主线,总体呈现四大创新特色,即尊重无锡滨湖制造业为基的现实、从自然风景取势、关注存量资源利用以及预留体现生态智慧理念的复合绿环。从红沙湾科学城概念规划总体空间布局来看,军嶂山、长广溪和贡湖湾引领的“三带一环四大单元”格局十分清晰。其中,风景创新带东起雪浪山、西至军嶂山的片区,规划为“一廊、一轴、五片”的整体空间结构,为基础科学策源提供原真自然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此外,还将依托长广溪湿地构建“一轴一环一心,多级水网”,为产业的共性技术开发提供的街坊式交互空间,以混合密度促进交流。在太湖湾岸带的大生态基底中,山、田、丘、溪、湿地等多种生态要素被整合形成“一带三廊”,为科技交流交互、创新集成在太湖畔田园中提供开阔场所。


在四大分区之下,结合各分区的产业配置将形成多个不同的开发单元,包括共性技术开发单元、基础科研策源单元、创新集成交流单元、公共配套服务单元等,共同勾勒出红沙湾科学城的科创功能布局。概念规划中的共性技术开发单元将配备企业研发空间、研发总部基地、技术交流共享空间、产品的中试生产空间,同时配套法律咨询、金融支持、专业技术服务等;基础科研策源单元以前沿科学探索、核心技术攻关、基础研究策源为主导功能,同时配备科学技术应用研究平台;创新集成交流单元将打造以行业协会、国际联盟、巨擘企业集聚的创新发展片区,以集成技术创新、会议会展交流、国际组织集聚为核心功能,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推广与输出。公共配套服务单元将以市民公共生活服务、科技产业服务为主,集聚商业消费、科技金融中心、创新孵化等多种生产生活服务空间,全面助力红沙湾片区科学技术、公共生活、科技人才的全面健康发展。


届时,红沙湾科学城将通过科技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全力引进一批科技企业、科创项目、载体平台,谋划布局“大装置”集群,打造更多“国之重器”,为促进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03

智慧之园,人才之所需

开放是滨湖山水的特色。以蠡湖为例,一座座公园的建成使环蠡湖开放景区38公里岸线全部贯通,体现了“蠡湖拥抱城市、城市亲近蠡湖”的理想构思。


如今,这种开放融合的理念也融入到了红沙湾科学城的设计中,一个由生境融合环、韧性海绵环、活力交互环、绿色碳汇环构成的复合设施环,引人入胜。未来,这里将以“韧性基础设施+健康设施+低碳+智能交通设施”,构建集成基础设施,营造标志性景观、科技服务与未来场景。

可以想象,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高科技企业以及高端人才将在这里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这里也将成为共生、内生、共融的创新生态群落。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核心要求就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要求江苏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作为滨湖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强引擎,红沙湾科学城这颗烙印着科创基因的“超级心脏”,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展望未来,环太湖科创圈上,将崛起一颗“高创新度、高集聚度、高辨识度”的“太湖之眼”。

(来源: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信息新报
信息新报
专注城市经济,用数据说话。
1159421文章数 477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