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蒋介石临终前,给毛主席留了句话,伟人听后有何反应?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5年,蒋介石去世,临终前留下遗言,伟人听后作何反应?

这年4月5日,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病逝,临死前一句话耐人寻味。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做出了让人意外的反应。

蒋介石到底留下了什么遗言?毛主席又会对此做出怎样的反应?



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刊登了这样一句话:“毛泽东先生来了!”

毛主席一行人到达重庆,意味着国内政治局势即将被改写。而这个事实,是蒋介石始料未及的。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老蒋就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对着延安发出了和平谈判的邀请。



表面上,他希望两党领导人能够坐下来,和平友好地商量解决国内乱象的办法。但实际上,他没想过毛主席会答应自己的邀请,也没想过把领导的位置让给共产党。

两个政党的领导人,在此之前已经有十多年未曾见面。但是,他们之间的交锋一直没有停止,他们也是彼此最为熟悉的对手。

所谓谈判,只是老蒋的阴谋手段。在给国民党其他政要发送电文时,他说:“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

内战的爆发,在他看来是必然的结果。只是,他从来没有预设过自己失败的可能。在他的视角里,国民党全歼对手,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重庆谈判进行期间,他一边拉着毛主席在各种公开场合装模作样,一边紧锣密鼓地调动各地军队,随时准备将战场扩大。

至于毛主席和我党其他代表,大家未必不明白蒋介石的真实意图。只是,国民党反动派需要时间,我党同样也需要时间。

况且,毛主席和蒋介石不同,对战争的态度是能避则避。只要和谈还有期待,就算再疲惫,他也必须坚持下去。

为了充分表示共产党的诚意,毛主席除了与国民党内的友好人士深入交流之外,还主动看望了反共态度非常激烈的陈立夫和戴季陶等人。



用他的话来说,既然要解决问题,那共产党人就不能避免和国民党右派的接触。

很显然,在谈判中,国民党的主动权是更大的。毛主席比蒋介石更在意和平,在意广大人民群众,这就注定了他的软肋会更多。

除了无所顾忌之外,国民党还有外援,这对于我党来说也是个相当严重的消息。

美国军队开始动用飞机和军舰,帮着国民党军队运送兵力。他们这么做,不是因为和老蒋多么要好,而是因为,他们心怀分裂中国的企图。



把水搅浑,他们才更容易谋取自己的利益。

延安方面认为,情况已经急剧恶化,所以他们给毛主席传递信息,要求主席重视自己的人身安全,尽早返回延安。

与此同时,战火已经在两个党派中间蔓延开来。

1945年9月爆发的上党战役,是一个相当典型的、用战斗力争夺话语权的例子。

阎锡山派出20000人马,直奔冀晋鲁豫解放区而来。我军装备简陋,不过,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首长,对于胜利的决心还是一如既往地强烈。



他们派出陈赓和陈锡联两位将军全力应战,打得反动派有来无回。敌方将领负伤后自杀,敌军也被全部歼灭。

这个结果,正应了那句话,解放军在战场上打得越凶,毛主席在谈判场上就会越顺利。

1945年10月,《双十协定》正式签订,毛主席也要准备离开重庆了。

在此之前,蒋介石又和他见了一面,说了一句很意味深长的话:“我们两人如果能合作,世界就好办了。”

彼时的他们也许没有想到,握手告别时的那一面,会是两个老对手此生的最后一次见面。



内战还是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反动派兵败如山倒,快速溃败。蒋介石带人去了台湾,隔着一道海峡,与大陆遥遥相望。

在退居台湾的那些年里,他们又有过怎样的交流?

1975年,蒋介石临终之前,给大陆留下遗言,毛主席反应出乎意料。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会在蒋介石的身上应验吗?

1949年离开大陆之后,他的内心一直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他出生于大陆,成长在大陆,虽然如今因为失败而不得不跨越海峡,但他始终没有把台湾当成自己人生的终点。



不管是计划着反攻大陆,还是在70年代着手与大陆政府和谈,蒋介石的终极目标,都是回到大陆。

两个政党的领导人到了晚年,不约而同地审慎思考着两岸关系,并且也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愿意向对方靠近的趋势。

1972年,毛主席派人主动联系常驻美国的国民政府外交大使顾维钧。

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旧的国民政府已经失去了正统性和合法性,但毛主席还是愿意承认旧政府外交人员的身份和地位,并且主动对其表示友好。



他希望顾维钧能抽出时间,回到新中国看一看,也借此传达自己对于两岸统一的期望。

第二年,他还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护送章士钊先生飞到香港,希望老先生能够充当两岸沟通的桥梁,以香港为中转站,拉动两岸关系。

要知道,那个时候,海峡两岸还处于对对方完全封锁的状态。别说毛主席和蒋介石这样至关重要的政治人物,就连没有任何特殊身份的普通老百姓,也无法在两岸自由往来。

所以中转站香港,此时此刻的意义便格外重大。



遗憾的是,章士钊老先生病逝于香港,没能充分的将毛主席的愿景变为现实。

这条路走不通,还有另外的路,晚年时的毛主席即使缠绵于病态,也一直在为修复两岸关系而做出实际行动上的努力。

同样,蒋介石也并不是全无表示。

陈立夫是他的心腹,此人在1975年向大陆政府发出了访问台湾的邀请,这必然是得了蒋介石的授意。



只是,访问台湾这个说法,用敏感的政治视角来看有着很大的不妥。

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和祖国大陆是手足相连的关系。国家领导人去往台湾,可以是参观,可以是视察,但绝对不能是访问。

地区和主权国家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政治等级差别,这一点绝对不容混淆。

不过在70年代中期,台湾方面前进的任何一步,都足以令我国领导人感到欣喜,所以主席当然不仅没有深究对方遣词造句上的问题,反而十分兴奋,认认真真的构思两岸蓝图。



此时的毛主席身体已经不堪重负,所以必然无法亲自去往台湾。他私下叮嘱小平同志,两岸要尽快实现三通,小平同志可以代表他去往台湾。

这么多年,我党已经为此做出了太多努力,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不断妥协和让步。只要能和平统一祖国,毛主席总是愿意给出更多的谈判空间。

问题的关键出在蒋介石身上,出尔反尔已经成了他的常态。

有时想起自己是中国人,想要落叶归根,他便试图促成两岸和解,促成国共两党修复关系。有时想起两党斗争的漫长岁月,他又不肯轻易低头,总还期待着反攻大陆的那天。



在共产党已经确定执政地位的情况下,两岸统一,不会改变执政党的身份。所以,国民党也必须服从共产党的领导。

蒋介石极度不甘心,也正是因为这份不甘心,台湾问题没能在毛主席的时代得到解决,也给邓公的时代埋下了隐患。

1975年,蒋介石已经没有力气再斗,但同样也没有精力继续推动两岸往来事宜。4月5日,他死在了台湾,终生未能回到故乡。

临终之前,他做出了这样的叮嘱:棺材不落土,将来有一天葬回大陆



这是他最后的心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像是他给毛主席留下的话。到头来,大陆才是他真正的心之所向。

对于蒋介石的死讯,对于他的遗言,远在大陆的毛主席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1975年,蒋介石留下临终遗言,多年宿敌已故,毛主席却并未表现出高兴。

毛主席得知蒋介石去世后,会做些什么?

和共产党斗了大半辈子的蒋介石,迫害了无数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蒋介石,终于走到了生命终结的那一天。中南海的工作人员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全都面露喜色。



看到毛主席起床,他们便喜气洋洋的走进屋里,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主席,想让主席也跟着高兴一番。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主席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手头上的动作有一瞬间的停滞,眉头也皱起又松开。他没有因对手的死亡而兴奋,也没有尘埃落定的轻松,相反,他很平静,平静到有些凝重。



沉默许久后,他只说了三个字:“知道了。”除此之外,他便没有再对此事发表其他意见。

工作人员不明所以,也不敢再像之前那样外露情绪。他们或许会猜测什么,或许会在心里犯嘀咕,但毛主席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事实上,没有人能了解毛主席此刻内心的复杂情绪,伟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世界,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共情和窥探的。

蒋介石去世这个消息,不仅不会让毛主席大为轻松,反而会让他大为遗憾。



老蒋算是他的故人,虽然不能算作朋友,但至少两人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上是能够达成共识的。故人去世,同样年事以高的毛主席,不可避免的会感到些许心酸。

但更深层次的遗憾在于,他们二人共同推动的祖国统一大业,或许会因为蒋介石的死而停滞不前。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台海局势原本已经渐渐明朗。但现在国民党改朝换代,新的领导人政见不明,所以原本明朗的局势又会渐渐浑浊起来。

能够在有生之年见证两岸重归于好,见证祖国统一,这是毛主席晚年时最大的心愿。而随着台湾的变故发生,这个心愿恐怕终会落空。



台湾问题始终是主席的一个心结,他想,他很有可能会带着这个心结和遗憾离开人世。

蒋介石想葬回大陆,想落叶归根,这临终之前的遗言,也意味着一个假设。

假设他的生命能够被延长,假设两党领导人还有更多的精力,那么台湾问题必然会得到解决。想想这个假设,毛主席只会更加扼腕叹息。

鲜为人知的是,公开场合并未对蒋介石之死作出太多评价的毛主席,私下其实为对方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追悼仪式。



整个仪式,只有毛主席一个人参加,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

他只吃了一点点东西,而后在收音机里反复播放张元干送别词的演唱录音。

送别本就带着悲伤的情绪色彩,录音曲调自然也较为沉郁。当这样的曲子反复多次播放时,灰暗的氛围便萦绕在毛主席的身边,挥之不去。

跟着录音的节奏,他时而静静的躺着,在心里打着拍子,时而坐起身来,用手敲击床板。他没有发出声音,但有的声音在他的脑海中响了一天,久久未曾散去。



几天之后,毛主席又把这首送别词的最后两句改为“君且去,不须顾”。

原作者写词,是为送别朋友流亡外地。而主席的改动,让作品中的情绪色彩更加浓烈,像是某种主观的表达,又像是读者共鸣的叠加。

事情的发展的确如毛主席所料,蒋介石离开后,两岸关系又陷入了僵局。直到1976年9月9日,他仍然没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一晃几十年过去,台湾问题仍然是无数中国同胞共同牵挂的问题。蒋介石的棺材,也仍然如同他自己叮嘱的那样,并未落土。



我们渴望在有生之年见证台湾回归,渴望有朝一日能像在祖国的任何一个省份旅游一样,自由的踏足台湾。

到那个时候,老蒋人生中最后的愿望大概就能实现。会有人把他的棺木运回他的老家,他也能够真正意义上入土为安。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寻史奇谈
寻史奇谈
解密历史疑云!
587文章数 99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