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67年溥仪去世,该以何规格安葬?周总理指示:可火化,也可埋葬

0
分享至

如果问在上个世纪里,谁的一生最跌宕起伏,那么这个回答里必定会有人说出溥仪的名字。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最后一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除了童年时期锦衣玉食的紫禁城,就只剩下此后数年的颠沛流离和无尽懊悔。

其实比起夏桀商纣那样使国家因暴政而亡的亡国君主,溥仪算是不错的了,最起码他的历史地位并不至于使他遗臭万年。

清王朝的风雨飘摇,并非因他的过错而滑至落坡,倒更像是一只即将被风吹断的风筝,是历史滚滚车轮必将碾压的不可阻挡。那个时候的溥仪和波斯帝国的大流士三世一样无力,因为一切的发生并非自身的昏庸溃败而导致的,是一个王朝的气数将尽,是命运之轮徐徐转动的势不可挡。



最后一个皇帝

溥仪1906年出生在皇宫,两岁即位,享尽人间奢华。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在1912年被迫退位,当时溥仪7岁。可即便是退位了,国民政府也与清朝签订了《清室退位优待条件》,溥仪依旧是吃喝不愁,荣华富贵的住在清宫。

本来按照这样下去,他虽然再没有统治天下的权力,但最起码凭借祖宗基业也能一生无忧,做个富贵闲人。

可天不遂他愿,民主的浪潮在旧中国掀起了阵阵波涛,澎湃汹涌,击碎了清室最后的体面。北京政变下,溥仪被冯玉祥赶出了清宫,从此开始了流亡生活。

离开清宫后的溥仪曾在各地奔走,他带着童年时期被灌输的皇权至尊的意识,开始寻求社会各界对于复辟清朝的支持。可事情哪有那么顺利,民主的种子如雨后春笋,已在人间遍地生花,谁还会愿意去拥护一个毫无实权、并且不得民心的旧皇帝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溥仪在天津磨刀霍霍、招兵买马,意图复辟,最终却铩羽而归,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但就在这时,无孔不入的日本人出现了。

他们带着极度敬重与讨好的口吻提出了有条件的帮助溥仪复辟帝制。也许是自尊心作祟,日本人尊敬和放低的姿态极大的取悦了溥仪,让他想起了做皇帝时居高临下的快意,他竟真的昏了头,开始考虑起了日本人方案的可行性。

但他忽略了一个致命的要素:那就是日本人的野心,并非只在星星点点的利益领域,而是对中国全境的蚕食占有。



他为了自己的皇帝梦,做了一个致命愚蠢的决定。

1934年,日本人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将溥仪推举为皇帝,利用溥仪仅存的一点的民意基础,大肆敛财暴政。溥仪当上了心心念念的皇帝,但现实却与理想大相径庭。他无法触碰到任何实权,甚至是政府机关里的小兵小卒和宫廷里的下侍也不听他的调遣,他无比愤怒却无可奈何。

他懊悔至极,明明知道日本最不讲信用却依旧听信谗言,但为时已晚,日本人只准备让他做个架空的傀儡,他在伪满洲国的政府里如同一个漂亮精致的吉祥物,华丽且无用。

如果说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人对于溥仪还有那么一点客气的态度,那么九一八事变之后,他们便是不再矫饰——彻底露出了真面目。



日本人并非真的将溥仪视为满洲皇帝,在日本人看来,溥仪只是一个占据“大义”的棋子,通过溥仪这个傀儡,日本政府便可在伪满洲发号施令,以此攫取利益,并逐渐的蚕食整个中国。

而溥仪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此前的行为有多愚蠢,那几乎无异于引狼入室。所有的苦心经营,到头来,都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平白为他人做了嫁衣。

这一切,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结束。苏联红军将溥仪逮捕入伯力监狱,但是却并未在吃穿用度上苛待溥仪,甚至礼让有加。



溥仪在监狱的日子虽然并不差,但却终日惶恐。他清楚,日本的战败已成定局,自古成王败寇,一旦回到国内,他必定是要受到法庭审判的。为此,他始终惴惴不安,甚至还曾荒诞的想过请求斯大林让他一辈子留在苏联。

但这是不可能的。

溥仪毕竟当过“伪满洲皇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证人,因此,在1946年,溥仪被送至日本,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谈的证人,在庭上,溥仪的神色十分激动,他声泪俱下的指控了日本人的罪行,并强调自己担任“伪满皇帝”完全是被强迫的。

对此,有的人十分狐疑,但都溥仪一一化解,甚至有人说,溥仪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简单,而这次审判过后,溥仪作为“罪犯”也被苏联移交给中国。



从苏联监狱转回到中国的溥仪,被监禁于抚顺的战犯管理所,位于当今的辽宁省。在抚顺管理所的这段时间里,溥仪的吃穿用度被定为与常人同的惯例,他因此被迫学会了独立的生存技能。

其实在对待溥仪的许多问题上,新中国的各位领导人都达成了一致的见解:要将溥仪改造成一位真正的共和国公民。

因为溥仪的特殊身份,如果能将他的世界观改造好,意义极大,因此,中央领导十分重视溥仪的改造进度,而出人意料的是,在管理所中的溥仪也积极的参与改造,也因此,在1959年,溥仪被特赦释出了。



也就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那段日子里,溥仪结识了许多朋友。特赦后,其中一人做媒,向他介绍了护士李淑贤。

双方二人都有再婚的意愿,因此一拍即合,就这样结成良缘。李淑贤成为了爱新觉罗·溥仪的第五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两人婚后恩爱有加,互相珍重。

新中国领导人对于溥仪的态度,数周总理的评价最为经典:“我们把末代皇帝改造成了公民,这在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在溥仪特赦后的生活中,妻子和生活占据了他的绝大部分。他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中去,并且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之类的职务。

凭着过去所习的才学和后来谋得的生存技能,他已经逐渐适应了新社会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没多久溥仪就被查出了尿毒症。在与病魔的数次缠斗中,最终不幸逝世。

他的离去似乎并不能改变什么,但作为时代转接的见证者,却隐隐宣示着一个旧时代的落幕。



早年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生活,已经榨干了溥仪的身子,他没有留下个一儿半女为自己养老送终。因此他死后,为他处理身后事的重担,就落在了遗孀李淑贤的肩上。

她藏起悲伤的眼泪,强打着精神,开始为溥仪谋划后事。他的身份特殊,爱新觉罗家族时代皆以土葬为主,但新中国的公民却以火葬为主。得知此事后的周总理大手一挥,讲道:这一切并不是问题,国家尊重爱新觉罗家族的传统。

于是,李淑贤在与溥仪的长辈们商量过后,最终确定了火葬的方式送走溥仪的遗体。等到骨灰盒拿出来之后,下葬何处,又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溥仪末代皇帝却又是新中国公民的身份,就注定了他绝不能以皇帝身份葬入皇陵,溥仪的亲族们更不敢以为溥仪修陵的事去打扰新中国的基建计划。

因此,溥仪的骨灰盒安置问题便一直被搁置下来。好在北京的八宝山人民公墓可以暂时寄存骨灰,因此李淑贤便先与其签订了一定时间的寄存条约,准备等确定了具体下葬地址后再去取出骨灰。

另一边,溥仪的亲族们为溥仪是否应该葬入皇室的清西陵而纠吵不休,李淑贤却得知了一个好消息。



清西陵附近有个商人买了片地,决定做成公墓,并向外售出。此前李淑贤因为自己和溥仪没有子嗣奉孝,离世后无人照看烧纸的事情头疼不已,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喜笑颜开。她很清楚,自己和溥仪都没有子嗣,如果以后自己也走了,她和溥仪就是真的无人管顾了,倒不如买块永久墓地,有人管,还不用担心自己的身后事。

于是,很快,她就联系上了那位购置公墓的大商人——张世义。



张世义非常高兴这笔生意,要知道溥仪如果下葬于此处,所带来的知名度不仅可以为他拉来流量与生意,还能打出招牌。于是他很痛快的就答应了李淑贤的请求。不仅如此,为了完成溥仪的遗愿,还将他在伪满洲国时去世的妻子谭玉龄的墓也迁至了溥仪旁边。

就这样,溥仪的身后事总算是有了着落,最终由万宝山人民公墓取出迁至张世义的华龙皇家陵园。

回顾溥仪这一生,也算是波澜壮阔,曾饮琼浆玉液坐万人之巅,也曾跌落神坛,深陷泥沼。从高高在上的封建顶端到众生平等的新时代公民,他的改变令世界刮目相看,也侧面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非凡卓越的胸怀与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诗长歌
史诗长歌
历史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3107文章数 2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