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关注】“诉源治理抓前端,是治本”——《<现场>对话大法官》在全区法院干警中引发强热反响

0
分享至

近日,《中国智慧:新时代“枫桥经验”——<现场>对话大法官》内蒙古篇播出。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宗仁,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做客节目,带观众走进了这里的诉源治理故事。

节目在全区法院干警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能动司法理念,调民忧、解民意,与各方力量一起,绘就“北疆枫桥”这道靓丽的风景线。

王利宏

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

如何坚持能动司法,做实做好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工作,充分利用好中国智慧、发扬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东方经验,是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人民法院新的使命和任务,作为一名法院人,特别是作为内蒙古法院打造“北疆枫桥”诉源治理品牌的亲身参与者,我感到责任重大,亦觉得无尚光荣。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宗旨。做实诉源治理,主动回应群众在解决纠纷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把指导调解、化解纠纷、线上诉讼等法治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是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初心,让司法更有温度的具体举措。

节目中提到,对于人民法院来讲,办案的实质就是参与社会治理,法院办案是抓后端、治标,诉源治理是抓前端、治本。只有坚持标本兼治,才能将社会治理好,在诉源治理工作中,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传统与依法治国的思想结合起来,用中国智慧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矛盾,一定能打造出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样本。

宝力尔

克什克腾旗人民法院

基层法庭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审判部门,推开法庭的门就是邻居大爷的菜园。去年参加国家法官学院的民商事培训班时,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一位基层法庭的庭长打趣说,“当事人都是院士、教授,总是时不时的来一句灵魂拷问。”听了这句话,我当时想,我的当事人都是院子里的大爷大妈,经常需要一边拉家常讲故事一边解释法律法规。这两种类型的当事人对我们法官来说都是不同的“考验”呐。

什么是诉源治理呢?枫桥式人民法庭应该做些什么呢?仔细想想,联合嘎查村解决草牧场问题、邻里之间有矛盾了跟着派出所一起解决、两口子发生矛盾了拉拉架……这些都是诉源治理工作,也是一个基层法庭的日常。没有上百万、千万的大案,有的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案,但是这些小案都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邻里之间的和谐、基层社会的稳定。

也正因如此,在基层法庭,更需要我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当事人的心结打开。我们离老百姓最近,就更明白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我想这就是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一个老百姓需要的法庭。

张丽

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

一直以来,内蒙古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始终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矛盾双方争议的焦点,有序而不失灵活地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加大案件调解力度,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切实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为他们解开“心结”。

“三端五防线”织密解纷网络、“打造“耐日泰”等品牌工作站激发基层治理效能、成立“温馨驿站”等调解室从源头理顺家庭关系维护家庭和谐,反向调解”做实“和合无讼”、以案代培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创新“代表委员+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激活多元解纷新动能、建立“共享法庭”推进基层共建共享共治……

内蒙古各级法院践行能动司法理念,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以一项项惠民、利民、暖民创新举措,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诉源治理新模式,形成了“北疆枫桥”诉源治理品牌,引导群众以“最好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司法既有力量又有温度,也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全然

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

无论是通过指导调解、“以案代培”增强基层解纷力量,还是联合代表委员参与到多元解纷当中,无论是“三端五防线”,还是“三色草原法庭”,这些都是内蒙古法院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成绩斐然,百姓称赞,作为一名内蒙古法院干警,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所在的二连浩特市法院处在口岸地区,口岸人口流动大、潜在案源广泛,矛盾纠纷易发多发。因此,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诉源治理向纵深发展,是解决口岸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矛盾纠纷的多样化、复杂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展现国际司法形象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二连浩特市法院为破解案多人少的难题,以“四室两站一家”7个特色调解平台为依托,构建“法院+N”多方联动工作机制,打造“老张调解室”“石榴籽诉讼服务工作站”等7个特色调解品牌,通过做优做强“北疆枫桥”诉源治理品牌,与调解组织、基层治理单位汇聚合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性疏导、实质性化解、综合性治理,让“枫桥经验”这一土生土长的“中国智慧”在司法实践中拔节生长、枝繁叶茂。

杨璐

四子王旗人民法院

横跨“三北”,内联八省,外邻俄蒙,内蒙古自治区不止有“天苍苍,野茫茫”,还是中国的“北大门”。在这片广阔天地,内蒙古法官们联合各方力量,将一场场风波止于微澜。

节目中讲述的3个发生在基层的案例,体现了内蒙古法院深入打造“北疆枫桥”诉源治理品牌的生动实践。“和合无讼”“三端五防线”“三色草原法庭”,内蒙古各地法院依据地区实际情况所探索出的诉源治理新模式,让这里的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司法获得感。

对于人民法院来讲,办案的本质就是参与社会治理。办案抓后端,是治标;诉源抓前端,是治本。基层法院处在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更要主动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将调解向前延伸,将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家门口。

塔娜

乌审旗人民法院

观看完《<现场>对话大法官》,从大众视角走近“北疆枫桥”,作为法院干警,有了更切实的体会和感悟。

内蒙古各级法院积极探索诉源治理新模式,以调解方式预防和解决纠纷,实现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代表委员+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聚焦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在让更懂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及人情世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到纠纷化解工作中来的同时,也推动了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法官的理加上人大代表的情”,节目中的这句话,就是对这项机制最贴切的描述。

“蒙古马精神就是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节目最后的这句话,更鞭策了我们新时代的法律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做好诉源治理工作,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徐亚男

杭锦旗人民法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人民法院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要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的重要论述,围绕厚植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坚持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推动人民法院定分止争职能从传统开庭审判向纠纷产生的源头和前端延伸,把“抓前端、治未病”理念贯穿审判各领域全过程,推动诉源治理工作从“盆景”向“全景”蝶变,践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作为一名基层干警,如何将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降低他们的诉讼成本,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比如,在基层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物业纠纷这类矛盾反复、久拖未决的问题,我们通过总结经验,运用找心症、解心结的方式,对当事双方进行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破解深层次心理症结,从而将矛盾彻底化解,避免了一案结,多案生。

走出审判庭,走进百姓中,学会用中国智慧解决群众问题,我想,这就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最生动的实践。

来源:各相关法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内蒙古高院
内蒙古高院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8716文章数 12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