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刊推介|《国家治理》2024年3月上

0
分享至


县域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县域治理水平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当前推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统计,我国县域面积接近全国国土面积的90%,占全国人口和GDP比重分别达到52.5%和38.1%,县域成为扩大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抓手。同时,面对实现共同富裕、乡村全面振兴、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目标,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县域日益成为实施这些重大战略的基本单元和关键主体。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和要素的粗放投入,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布局较为零散、创新驱动相对不足。不协调不均衡问题是当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需重视的问题,包括城乡差距较为明显、东中西部县域发展差距较大等。当前,大部分县域基础设施配置和公共服务能力偏弱,难以对人才形成足够吸引力,导致部分县域人口流失、老龄化问题突出,对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理性认识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准确把握其面临的问题挑战,对于推动新形势下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系列重要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县域”连续多年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如何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新理念新思路,成为当前各县域发展的紧迫课题。

本期《国家治理》聚焦县域经济,邀请权威专家对当前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基于案例调研提出了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遵循与机制保障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连接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纽带,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县域经济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市场融入机制、产业生发机制、充分就业机制、城乡融合机制、区域协作机制、持续创新机制和激励相容机制等,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 者: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新疆财经大学“天池学者”特聘教授 雷 明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透视与对策

摘 要:县域经济构成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呈现总量攀升但在全国GDP中占比下降的趋势,且县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大多数县域财政自给率偏低,部分县城人口流失较为严重。这些趋势和特点反映出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动力不足、公共资源匮乏以及治理成本高昂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对此,建议围绕发展和治理两条主线,一方面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等方式创造增量,另一方面通过二次分配优化、行政体系改革等方式激活存量,系统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 者: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董雪兵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区域发展实验室特聘副研究员 韩 奇

当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出路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作为国民经济的底部基础,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基于贵州、广东、湖北、河南、江苏、甘肃等地的调研发现: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财政收入乏力、“三保”压力加大以及投资消费疲软等问题。建议增强政策供给、优化政策配套、破解重点问题,以激活市场内生活力、提升地方政府治理韧性、提振社会发展信心。

作 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 郝亚光

县城产业发展特征及配套功能提升策略

摘 要: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撑,县城是承载县域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是集中承载县域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研究县城产业配套功能提升对于提高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平台化、园区化是支撑县城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商圈商业是县城消费经济的重要功能载体,智能化、数字化正在释放县城产业配套功能潜力,同时也面临产业平台建设较弱,县城实体经济发展不足;商业设施基础薄弱,县城商务服务功能不强;产业配套功能区域差异大,县城产业区域不平衡明显;人口流失县城较多,县城人口产业承载力较弱等问题。应通过分类推进县城产业配套功能发展,强化平台建设,完善县城商业设施,科学布局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等措施提升县城产业配套功能。

作 者: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贾大猛;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正河

以产业振兴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莱阳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实践与启示

摘 要:县域经济只有加快实现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发展,实现城乡资源、市场、资本、人才等要素之间的相互流动、相互促进、相互配置,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山东莱阳市将预制菜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三链同构、三产融合”发展,以产业助推核心区提升,助力示范片打造,带动群众致富,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 者: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 郭红东;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副教授 钱 淼

充分发挥县级统筹在乡村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摘 要:进入后土地财政时代,大多数县级政府将主要依赖上级转移支付维持运转。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往往以项目制的方式下达到基层,具有鲜明的碎片化特点,导致县级政府很难对这些分散的资源进行统筹调配,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治理工作。以县为单位进行财政资金的统筹调配有助于更合理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偏好。在以县为主的资源分配过程中,除了强调县级统筹,更需要强调财政资源配置的公共性和民主性,这样才能确保公共品建设满足多数农民的真实需求。

作 者: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 林辉煌

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摘 要:县域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城乡融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域治理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直面县域“小马拉大车”问题,走出发展与治理双螺旋耦合的道路:以资源耦合促使价值转向,以组织耦合完善制度体系,以利益耦合促进治理创新,以技术耦合增进治理韧性。

作 者: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城乡基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衡 霞

更多内容,请点击封面购买杂志




△国家治理高峰论坛精彩回顾(请滑动查看)

来源 |《国家治理》2024年3月上

新媒体编辑 | 张宏莉

美编 | 石玉、王洋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国家治理》杂志、国家治理网及人民论坛网!

声明:《国家治理》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智库
人民智库
人民日报官方智库
2400文章数 73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