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4年,没有新车的蔚来为何更令人期待

0
分享至

迈入2024年,新能源行业的头条就被小米、比亚迪、理想牢牢霸占——雷军持续为小米汽车造势、不紧不慢地挤着SU7的牙膏,去年狂卖300万台的比亚迪继续推出荣耀版车型、用价格轰炸全行业,理想财报耀眼,新车MEGA即便上市表现与预期落差巨大、但仍然赚足了眼球。

作为昔日的流量宠儿,蔚来似乎销声匿迹好一段时间,直到最近,凭借两个动作再次回到大家视野——

3月13日,社交媒体上首次曝光蔚来新品牌首款车型的“无伪装谍照”,网友还顺藤摸瓜地发现新品牌命名为『乐道ONVO』,最终得到李斌本人的确认;

第二天,3月14日,蔚来蔚来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围绕『长寿命电池』、『BaaS服务』的用户沟通会,宣布租赁电池方案下调,其中:75kWh电池包每月租金从980元调整到728元/月(降价252元);100kWh电池包每月租金从1680元降价到1128元/月(降价552元);同时还有相应的礼金卷。

这两个动作,其实正暗示着蔚来今年最重要的破局方向。

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先看看蔚来的处境。

如果说要用一个字浓缩对头部新势力CEO的“刻板印象”,或许李想是“狂”、何小鹏是“愣”,李斌就只剩“惨”了。

蔚来刚刚经历了艰难的一年,2023年蔚来全年财报显示,公司去年总营收556.2亿元,同比增长12.8%,创历史新高,但净亏损达到207.2亿元,同比扩大43.5%;与此同时,蔚来在2023年交付16万辆新车,虽同比增长30.7%,但并没有达到去年年初的预期,仅完成目标的65%。

时间拉回到去年的3月1日,当时在蔚来2022年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斌表示,公司希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2024年实现全年盈利。

如同新能源行业的大部分FLAG,这个也落空了。

这一次李斌很坦诚,在财报会议上说到“尽管公司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进展,如推出第二代平台产品、发布蔚来手机、与长安、吉利达成换电站合作等,但综合表现未达到预期。”

但有趣的是,这份并不漂亮的财报发布后,当日蔚来股价不跌反涨,最高涨幅4.60%、最终收盘价5.495美元,上涨3.10%。

这是又是为什么?

让我们看看财报的另一面,首先,蔚来的“弹药库”还很充足,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蔚来现金储备为573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21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去年年底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对蔚来总计33亿美元(约237.49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输血。

同时,蔚来汽车的平均交易价格超过30万元,毛利率持续向好,2023年第四季度毛利率达到11.9%,作为参考,2022年同期为6.8%。

财报中还有一个值得留意的细节:2023年,蔚来的其他销售收入为63.607亿元,同比增长69.1%,这里的“其他销售收入”指的是配附件销售及提供能源解决方案收入。

当然,这些零星火光远远不够,蔚来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销量是车企的立身之本,营收来源、成本分摊、现金流维持…全靠卖车的收入来驱动,2023年4月初,李斌戏称“要是接下来每个月销量还是1万辆左右,就得和秦力洪(蔚来联合创始人)一起出去找工作了”,然而纵观2023年销量,蔚来除了7月销量破2万辆外,此后都停留在1万左右。

一个月卖2万辆,大约能给蔚来回笼60亿元的现金,但销量低于预期,各个链条上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

于是在财报发布之前,李斌就开始行动了。

该省的要省、该花的要花

去年11月,蔚来决定精简业务、降本增效。蔚来决定合并一些业务重复的部门、裁掉效率不高的岗位,涉及10%的员工、约3000人。另外决定,3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务表现的项目,将被砍掉或者推迟。李斌预计这些举措将为蔚来节省约20亿元。

同时,蔚来也开始梳理服务边界,2024版服务无忧产品的部分相应权益将有所退坡,李斌直言“服务更新可以让90%的用户满意,10%的用户可能觉得不公平,但今年要精打细算,今年蔚来的大方向就是成本管理。”

全球化也不会成为蔚来近期的战略重点,除了阿联酋市场之外,蔚来暂时没有进入新市场的打算,这也是李斌强调的聚焦与提效的具体体现。

勒紧裤腰带是蔚来接下来两年的主旋律,李斌在内部信中强调,未来两年汽车行业变革将更为剧烈,竞争更加激烈。他要求员工做好思想准备,直面挑战,并强调要高效使用投资者的资金。

但裁员并不代表着全线收缩,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将继续维持,同时为了增加销量、蔚来还大量招募销售人员,销售团队增加约3000人,规模扩大近一倍。

回到2023年财报,蔚来研发费用为134.314亿元,同比增长23.9%,研发方向涵盖电驱系统、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这笔研发投入相当于每天烧掉368万元,这也是蔚来连续两年研发支出超过百亿元。蔚来表示,2024年公司的季度研发支出仍然会保持在30亿元的水平,也就是全年研发支出将在120亿元左右。

蔚来成立至今,李斌在很多场合都公开称,“蔚来的亏损主要源自研发投入”,他更愿意将目前的亏损看做是一种投资或者说是“学费”。若从2016年算起,蔚来在研发上的投入已累计超过438亿元。

纵观蔚来这几年,我们会发现李斌态度上的微妙转变:从早期颇具理想主义色彩、不计成本的长期主义,到现在兼容现实,精打细算地聚焦短期目标。

李斌曾表示“从2019年开始,蔚来就有五年战略规划,是用至少五年的眼光在规划公司的布局”,因此蔚来在战略上存在大量超前投资,静待幼苗长成大树。这么做的前提,是口袋里得有足够多的钱,同时还有蒸蒸日上的销量提供信心。

鉴于目前对竞争环境和公司现状的判断,李斌的态度转变成“长期主义不是短期执行的借口,马拉松的每一步都需要跑好”,将蔚来战略的规划从五年缩短至两年。

李斌比大家更清楚,为了漂亮的短期财报而缩减必要的成本,换来的可能只有长远期的再亏损。多少品牌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傍身技术而倒下,已经有目共睹,所以蔚来对研发的投入丝毫不吝啬。

有趣的是,讨论研发投入是否值得,往往会沦为事后诸葛亮——能够转化为销量、大家就说是前瞻布局;不能转化为销量、大家就说就是过度支出。如何平衡长期主义与短期利益的关系,是一个困扰的所有车企高管的问题。

有时“旁观者清”的另一层意思,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作为路人,可以轻描淡写地为各种现象下结论,但实际上,身处其中的人所面对地错综复杂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2024年,蔚来没有新车

是的,蔚来已经明确表示,2024年不会发布全新车型。今年2月,蔚来带来了2024款ES8、ES7、ES6、EC7、EC6、ET5、ET5T,作为现有车型的年度更新,新车起售价格保持不变,分别在3~5月份开启交付。

蔚来2024款车型全系主打一个“加量不加价”,大体维持不变,但加入了全新中央计算平台ADAM以及高通骁龙第四代座舱芯片SA8295P,并带来NOMI GPT,同时还包括部分车型的座椅、头枕、续航等优化。此外,蔚来将在二季度实现全域NOP+城市区域领航辅助功能向全量Banyan智能系统用户开放。

不加价也不减价,在当今新能源车企密集的价格攻势下,蔚来的“独自清醒”似乎显得很被动。不过李斌的决心很坚定,他曾在直播中明确表示“蔚来汽车不会通过降价来提高销量,而是通过提升销量和降低成本来增强竞争力”,在3月的电话会议中,李斌又重申了“不会通过降价来换取销量”。

说来有趣,2023年上半年,蔚来的交付量出现过较大幅度的缩水,月销量一度跌破6000台,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蔚来6月宣布全系车型剥离免费换电权益,下调起售价格3万元。这一策略在第三季度很快收到了明显的成效,7月蔚来销量突破2万台,第三季度累计达到55432台。

面对价格战,高端品牌往往都不会有好脸色——不降价难以招架竞争对手、但又害怕价格拉低了品牌的调性。于是,大部分车企只能借其它名义变相让利,譬如加量不加价、譬如各种优惠福利,蔚来也没有例外,除了之前免费换电权益剥离出车价、降低基本款车型的入手门槛,今年还有买车送NIO Phone手机、下调BaaS服务费用的举措。

嘴上很硬气、身体很诚实,可以理解。

那没有新车、不会降价,2024年,我们还能期待蔚来什么呢?

持家有道的蔚来

代号『阿尔卑斯』的新品牌,或者你现在也可以叫它『乐道ONVO』。

在3月初的电话财报会议上,几乎每个投资者都有围绕蔚来新品牌的问题。刚好就在这两天,网络流出一组新车的无伪装谍照,而李斌在第二天的沟通会上现场确认,新品牌的正式名称确实就是『乐道ONVO』,意为“阖家欢乐,持家有道”,从新车的谍照尾标来看,新品牌首款车型或定名为乐道L60。

“蔚来不会以价格换销量,不会推出比ET5更便宜的车型”,面对价格战,李斌曾硬气回应,其实也是因为早有解决方案——用乐道承担下沉市场的重任,但蔚来也强调,乐道的价格会更低,但乐道的定位并不是中低端品牌,只是面向更主流的市场。

作为蔚来的首个子品牌,乐道早就传闻已久。早在2021年,蔚来就搭建完成了第二品牌的团队,当初代号还是『阿尔卑斯』,品牌初期规划三款车型,目标定价30万元以下。

随着新车谍照曝光以及李斌的亲自确认,新车的面纱一点一点被揭开。首先,乐道首款车型将是一款SUV,李斌表示,这款车型将直接对标Model Y参数图片),成本会比Model Y便宜10%。考虑到当前国内Model Y售价25.89万元,因此笔者大胆猜测,阿尔卑斯首款车售价预计在22.98万左右。

关于这款新车的具体配置,5月发布会前暂无确切消息,但以下配置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屏幕会比Model Y更大,采用后驱动力结构,支持蔚来第三代换电站,以及拥有60kWh和90kWh两种容量的电池,此外800V快充、NOP+领航辅助、高通8295芯片、NOMI GPT大概率也会配备,激光雷达应该没了,智驾芯片可能从4颗Orin X减少到1颗。

毕竟想要便宜、肯定要舍弃些什么,新车若能保留蔚来的核心产品体验,依附多年塑造的高端形象与充换电生态,依旧非常能打。

至于低价产品能不能挣钱,则取决于车企的供应链把控能力。比亚迪与特斯拉毫不犹豫地推进入门级产品,比亚迪已然成功,特斯拉的2.5万美元新车还在努力。作为新势力中第一家发展子品牌的车企,李斌对乐道的定位非常清晰,下沉打入主流市场,打开销量、不求毛利,品牌向上交给主品牌蔚来。

“利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结合研发方面的降本,一家比较健康的工厂1个月1万辆,阿尔卑斯第一款车就能达到比特斯拉Model Y全球综合成本低10%的水平”,李斌说到。

按照蔚来的计划,乐道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发布、第三季度量产、第四季度交付,除了对标Model Y的首款车型,第二款车型将是一款面向大家庭的SUV,预计明年推入市场,第三款产品也已在开发过程。

同时,乐道将采用一个单独的销售网络和部分蔚来的售后体系,并与蔚来共享换电网络。2024年,阿尔卑斯目标是开设不低于200家销售网络,蔚来体系可以为阿尔卑斯储备并培训销售人员。同时由于定位、用户画像的不同,会拥有不一样的门店选址逻辑。

其实,除了乐道,蔚来还有第三个品牌——代号『萤火虫』。不过这就是2025年的事了,目前关于萤火虫品牌的信息所知甚少,综合传闻推测,『萤火虫』品牌大概率定价10~20万区间、采用低硬件成本的纯视觉智驾方案、恐怕不支持换电,而且有可能主要面向海外市场。

说到这里,虽然我们爱给李斌贴上“理想主义”的标签,但他也比很多人都更为实诚,无论是财报会还是发布会,我们从李斌的发言中都能看到这些特质。

譬如,李斌对乐道的预期:“销量优先、不求毛利,一家健康的工厂1个月1万辆,第一款车就能达到比特斯拉Model Y全球综合成本低10%的水平”。

又譬如,李斌看待蔚来手机:“我们做手机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想给蔚来车主一款车机互联体验最好的手机,而不是从商业成功的角度去思考”,换句话说,蔚来造手机是为了提升车主的用车体验,“哪怕超级好用的车钥匙也值得做”。

反观“顺风局老子天下无敌、逆风局全世界针对我”的同行,高下立判。

补能生态,不只是BaaS降价这么简单

除了乐道的首款车型,蔚来今年第二个值得关注的重点就是『补能生态』。

刚过去的短短3个月,蔚来先后与长安汽车、吉利控股集团、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在换电业务上达成合作协议。1月11日,蔚来再宣布与多家安徽省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中安能源(安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1000座储充换一体换电站;2月26日,蔚来继续宣布将在南方五省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加码投建换电站,联手南网储能搭建虚拟电厂。

3月14日,蔚来又对BaaS电池租用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75kWh电池包每月租金从980元调整到728元/月(降价252元);100kWh电池包每月租金从1680元降价到1128元/月(降价552元);并且每期租用订单都有相应礼金返回。目的也很简单:希望通过调价将更多用户拉进“换电游戏”。

作为国内首家推行换电模式的新势力,蔚来换电早期的风评呈现两个极端:车主满意、路人嘲讽;但双方又有一个共识:如此高成本的覆盖是长久之计吗?

蔚来并未公布过换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但据业内人士的研报推测,蔚来一代换电站成本大约300~350万元,二代大约200~250万元,三代降低至100~150万元。随着技术和基建的进步,蔚来换电站的成本在逐步降低,这是一个好迹象,也为蔚来BaaS服务调价提供了基础。

截至3月13日,蔚来已在全国布局2382座换电站,其中包括778座高速换电站、3724座充电站、21652根充电桩,是国内布局充电站与充电桩数量最多的汽车品牌。

2024年,蔚来在补能网络的布局再接再厉,计划年底累计建成3310+座换电站、41000+根充电桩,新建的第四代换电站将可以同时服务于蔚来、乐道以及合作车企的换电车型。

蔚来沟通会上透露,截至3月13日,蔚来已经达成4000万次换电。李斌与蔚来副总裁沈斐也都多次公开表示“换电不是蔚来的包袱,换电服务本身的亏损有限”、“单个换电站一天换电60单可就以实现盈利”,甚至“有投资者对NIO Power独立融资感兴趣,未来不排除NIO Power独立融资的可能”。

据悉,目前上海地区的蔚来换电站已经实现盈利,随着蔚来“补能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以及接下来乐道汽车的加入,达到盈亏平衡应该并不困难,甚至实现整体盈利都可以期待。

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能源服务网络,是蔚来构建出的特有“护城河”,也是消费者最看重的服务体验,在投资者眼中,它更是一种商业模式,具备相当大的市场潜力。蔚来还在继续拉长自己的长板。

别忘了蔚来的造车资质

最后,蔚来去年年底的另一个大动作或许也会在今年的财报得到体现——蔚来已经具备独立生产资质。

去年12月,我们在工信部的“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发现了蔚来的踪迹,对应的目录序号为214号。随后该消息得到证实,蔚来收购了江淮汽车的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据江淮汽车发布的公告,交易价格合计为31.58亿元。收购完成后,蔚来获得了独立的汽车生产资质与制造基地。

这意味着什么呢?蔚来财报显示,2018~2022年,蔚来分别向江淮汽车支付代工费用约2.23亿、4.41亿、5.32亿、7.15亿及11.27亿元,随着销量规模的扩大,若继续维持代工模式,支出成本也将更大。而本次收购后,李斌预计蔚来的制造成本可以降低10%,对公司的长久经营和效率提升是重大利好。

疼痛是一种保护机制

造车之所以难,是因为汽车作为长周期、重投入的行业,每一个阶段的节奏都显得无比重要,过分重视短期的财报,而忽略了长期的布局,游戏会越来越难,但另一方面,没有短期的效益,可能又活不到未来。尤其是2023年延续到2024年的价格战,让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只要一个失误就会无限被放大。

蔚来2023年财报虽然并不好看,公司也勒紧了裤腰带,但营收同比实际是增长的,亏损主要原因在于生态建设与研发投入,而生态建设与研发投入就是长回报的投资,从这个角度来看,2024年的乐道品牌与补能体系,决定着蔚来在这场“吃鸡淘汰赛”的存亡。

面向2024年,李斌仍表示乐观,“2024年蔚来会进一步做渠道下沉,2023年下半年销售团队增加后,销售能力价值会逐步体现。此外,蔚来换电站的网络布局已基本形成,今年将从提高销量的角度出发,部署新品牌和蔚来共用的换电站。2024年销量有信心单月回到2万台。”

新势力不像传统车企,根基深厚、家大业大,即使出现危机,也能拥有一个相对较长的缓冲周期才会反射到消费端;新势力的起伏就像过山车,可以很快崛起、也可能马上掉队,几年前,威马还和蔚小理并称新势力四小龙,可如今呢?

你以为的危言耸听,不过是新势力的家常便饭,疼痛对它们而言,更是一种保护机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国华想吃掉印军一个旅,总参不批怕胃口太大,毛主席:让他打

张国华想吃掉印军一个旅,总参不批怕胃口太大,毛主席:让他打

品点历史
2025-11-02 15:40:03
江苏一小区楼栋深夜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楼体部分开裂 居民全部撤离

江苏一小区楼栋深夜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楼体部分开裂 居民全部撤离

闪电新闻
2025-11-02 18:56:49
雷军又被质疑!小米空调10年包修承诺炸屏,网友拆穿套路

雷军又被质疑!小米空调10年包修承诺炸屏,网友拆穿套路

吃瓜局
2025-11-02 15:30:18
大同通报“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整改进展:已完工2486套,其余正推进

大同通报“2万套保障房10年未完工”整改进展:已完工2486套,其余正推进

澎湃新闻
2025-11-02 21:58:26
古二再爆王家卫录音,被蛐蛐明星达8人,最惨的是唐嫣和金靖

古二再爆王家卫录音,被蛐蛐明星达8人,最惨的是唐嫣和金靖

小海娱计
2025-11-01 11:20:41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毛主席对尼泊尔首相说:你想把珠峰全部划归贵国?还有更好的办法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3:46
进气道、起落架、发动机全都改,美媒:歼-36第二架原型机已首飞

进气道、起落架、发动机全都改,美媒:歼-36第二架原型机已首飞

啸鹰评
2025-11-01 21:48:03
小米汽车: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小米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小米汽车: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小米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极目新闻
2025-11-01 10:47:06
意甲神剧情:乌龙球绝杀,第93分钟破门,国米缔造奇迹

意甲神剧情:乌龙球绝杀,第93分钟破门,国米缔造奇迹

足球狗说
2025-11-02 21:32:15
故意撞击中方卫星,导致多颗接近报废,美:质量不行就别上天

故意撞击中方卫星,导致多颗接近报废,美:质量不行就别上天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2 16:06:01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08:46:54
最低5℃!江苏气象最新发布:冷空气来了

最低5℃!江苏气象最新发布:冷空气来了

鲁中晨报
2025-11-02 20:11:05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北仑发布
2025-10-31 18:12:36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桂系007
2025-11-01 21:30:11
武汉大学的那位小仙女又开始骂街了!

武汉大学的那位小仙女又开始骂街了!

微微热评
2025-11-01 00:20:55
新毒株来袭!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新毒株来袭!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青城之窗
2025-10-31 11:18:54
韩国教授拿出三个铁证,证明韩国人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中国人!

韩国教授拿出三个铁证,证明韩国人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中国人!

凡人侃史
2025-11-02 15:46:33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政府“停摆”满月,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多少个“截止日期”被错过了

“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政府“停摆”满月,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多少个“截止日期”被错过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17:49:10
大结局!国乒3冠完美收官,国乒女单4:3夺冠,国乒混双3:1夺冠

大结局!国乒3冠完美收官,国乒女单4:3夺冠,国乒混双3:1夺冠

国乒二三事
2025-11-02 06:47:58
2025-11-02 22:52:49
皆电 incentive-icons
皆电
一个有趣有料的新能源汽车媒体
3989文章数 30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头条要闻

多名教师称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

头条要闻

多名教师称被欠薪欠缴社保 数千万学费被填房地产窟窿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Rob van Hoek:荷兰浪漫田园风光画家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数码要闻

放心用!AMD确认:RDNA 1、RDNA 2继续获得Day 0游戏支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