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3年,一个摄影师撒下弥天大谎,竟留下周总理一生中最珍贵的照片

0
分享至

1973年1月,意大利记者洛蒂对工作人员撒谎,背着他们偷偷给周总理拍照,没想到,这张照片最后被印刷了9000万张。当时,按照规定不许拍照,谁知洛蒂还是带了相机,趁工作人员不备,拍到了他要的照片。
作为意大利外长的随访摄影记者,洛蒂当然记得中国的规定,这就是不能随意给中国领导人拍照。这样的规定既是一般的外事活动规矩,也与当时中国的政治气候和周总理的身体状态有一定的关联。
然而就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会客厅里,洛蒂却创造了一个奇迹,这就是不仅得到周总理的亲切会见,更为全世界人民留下了周恩来总理极为珍稀的那张坐姿照片。
这就带来今天的话题,为什么洛蒂能够违反规定带进了自己的摄像机?这件事情是如何得到当事人周总理的同意,后来这张照片为什么能够被印刷9000万张而广为流传珍藏?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事。
1973年1月16日,时任意大利外长的朱塞佩·梅蒂奇率团访问中国,他们排队想要得到接见的就是敬爱的周总理,而陪同梅佩琪他们访问中国的记者团队就有专职摄影记者洛蒂。
由于中国在第三世界的威望,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中国的周恩来总理已经是誉满全球,更是得到西方政坛以及媒体的一致推崇,而洛蒂就是一众周总理铁粉的一员。
作为随访摄影记者的洛蒂,对于不叫给中国领导人尤其是周总理拍照这个规定很是不解,毕竟作为摄影记者手中没有摄影设备就如同上战场的战士手里没有枪,不由得有些泱泱不快。
然而这样的规定并没有难倒久经沙场的摄影记者洛蒂,这位想到一个绝招,这不仅会躲开人民大会堂门卫的检查,也能够叫周总理乐意接受,那么这个绝招到底是什么?后来奏效没有?接下来咱们继续说。
眼看着排在前头的法国代表团接受周总理的接见准备退场,敏捷的洛蒂发现自己排在意大利代表团的中间,于是便悄悄换位把自己排到接见队伍的最后面。
因为洛蒂知道,每个人与周总理握手的时间很短暂,即便是得到周总理的同意,也根本没有时间为敬爱的周总理留下珍贵的照片。
时间过得很快,终于轮到洛蒂与周总理握手的时刻。
洛蒂紧紧握着周总理的手用法语说,“周总理全世界人民尤其是第三世界的人们都非常期望能与你见上一面,然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可不可以允许我破点规矩给你拍张照片,这也能够满足世界人民对你的敬仰?”
周总理一听这话,微微一笑用意大利语回道:“记者先生,我可不可以坐下来?至于怎么拍照你这个大记者自己掌握怎么样?”
洛蒂一听这话喜出望外,立马拿出背包里的微型摄像机准备为周总理拍照。然而调整了几个角度,试拍几个画面洛蒂总是不满意,急得他满头大汗,很是尴尬。
其实周总理通晓世界上主流语言,比如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作为大国的总理,周总理何尝不知道自己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于是尽管周总理已经工作近十个小时,还是同意洛蒂来为自己拍照。
正在洛蒂为拍照一筹莫展之时,忽然周总理似乎听见自己的秘书在朝着自己说着什么,于是便侧过身眺望倾听,洛蒂一看这个画面很是难得,于是便轻轻摁下快门,留下了世人皆知的那张举世罕见的周总理的特写照画面。
在这张照片中,周总理胸前佩戴着毛主席书写的为人民服务的条状徽章,身子微微转动,像是在远眺又像是在深思,极富感染力。
尤为可贵的是,洛蒂为周总理留下的这张黑白照片,迄今看起来依旧没有拍摄的印记,整个画面温馨而又极具生活气息。
后来这张照片被冠以《沉思中的周恩来》而闻名于世,更被主流媒体推崇为杂志封面,迄今依旧是难以超越的摄影巅峰。
今天我们回顾意大利摄影记者洛蒂为周总理留下的这幅照片,更是在缅怀和崇尚敬爱的周总理为民分忧为国操心的生动故事。
其实周总理并不在意自己留下照片什么的,因为就像后来他自己说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鞠躬尽瘁,这才是周总理一生追求的神圣使命。
就像一开头我们提出的问题周总理允许洛蒂给自己拍照一样,只不过是他老人家尊敬记者的职业习惯和敬业精神,这也在冥冥之间给国人记载了敬爱的周总理竭尽全力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光辉的瞬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纵横三千年
纵横三千年
山巅俯瞰兴衰史
574文章数 8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