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成陶书出品 《做心平气和的班主任》2024年第3次重印出版了

0
分享至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有思想 有深度 生活即教育

近日,由“大成陶书”策划编辑、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做心平气和地班主任》又一次重印出版。该书自2021年8月出版以来就深受读者的欢迎与喜欢,在3年中目前已是第3次重印。为了让读者朋友们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的风貌,我们借两位教育界的“大先生”视角,以及教育界的部分前辈、同侪看看他们对于这本书和作者的印象。


作者 | 叶德元

2024年第三版

图书策划人 | 邱滋培

大成陶书出品

“大先生”对于该书推荐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

成尚荣

我是在书中认识叶德元老师的。他是校长、历史教师,是班主任,相当优秀。他完全可以写怎么做校长的、怎么做历史教师的,而且相信同样写的精彩,但是他首先写怎么做班主任,可见他的心平气和,足见他对班主任工作的倾心、衷情。

一个班级意味着一所学校,办好一个班级就是办好一所学校。办好一所好学校是从办好每个班级开始的;好学校是以一个个好班级为起点,为基点、为支点。因此,带好一个班的意义超越了班级本身。

一个好班级定会带来教育的高质量。好班有好班风,好班风带来好学风,好学风必然带来学习的高质量,形成班级认真、勤奋、刻苦、钻研、合作、奋斗的文化,凝练成行为模式。优良的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会穿越困难的丛林,走向更加宏远的开阔地。优秀的行为模式必然带来班级的教育的优质。叶班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的高质量不仅在于高水平的学科教研,还在于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班主任处在离教育家精神最近的地方,班主任是离教育家最近的人,因为最近,所以最能感受、最能触摸到教育家精神,最能沐浴在教育家精神的光辉里。有时我甚至想,一个优秀的、杰出的班主任应该是、可以是一位真实的教育家——这绝非言过其实——我们必须有这样的价值认知、价值愿景、价值追求。换个角度看,我以为,至少说班主任最像教育家那样当最优秀的老师。

·第三次重印推荐


中国著名基础教育专家、成都师范学院教授

姚文忠

读过若干教育大部头,又一次钻进切口仅是班主任的教育叙事;切口虽小,却厚如地幔,胸中涌动的不是涟漪而是波涛,自然而然地反思了。

在整个教育事业的构造里,班级属于关键的基础,却还没有获得足够的研究和关注,原因就在其仅仅是一个切口。这个切口,在当下要与学科考试成绩比对。至于精明校长要抓实班主任工作,因为他的校长,在德育体系里,口号德育可能更加卖座,而班主任工作只在一个方面的方面里,他只能够达于凌空价值,需要若干次表现的积累。希望有更多的优秀班主任同所有班主任一道把这项活动带出一个境界和层次。

现在人们喜欢用“大”字,就是带到大层次和大境界上。这类关于班主任的记录和著述系列当是一种启示和范例,以前已经有许多同类著作上架,希望更多更富足。一位班主任一茬茬的迎送,是造就这种壮观的能量准备。

喜欢写作,并乐于参与教研的老师,他们具有怎样的人格特征?教学、学习、研究、写作、口报,应该是教师的五个基本活动。已经身居培训阶段的教师都能够体会教研这个为习近平总书记肯定的中国教育特征的意义。

·第二次重印推荐

育界前辈、同侪对于该书和作者的品鉴


南京市教科所原所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刘永和

“主任”是机构或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班主任也是“主任”,从某个方面说,大约是世界上责任最大、权力最小的“主任”。有人说,学校可以一月无校长,不可以一日无班主任,可见班主任对于学校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一个班主任其实不难,但当一个好班主任并不容易,有时甚至很难。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上千个家长,就是一个不小的团队,甚至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班级管理牵动着一个或者几个社区。学生各有不同,家长各有不同,家庭条件各有不同,社会背景各有不同,因而,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难以解决全部问题。因此,总有一些学生难以教育,总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总有一些困难非常棘手。而且,班主任常常承担满工作量教学工作,已经整天忙忙碌碌,加上班级管理的繁杂工作,特别是一些难以管理的后进生,一些反复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让班主任老师不胜其烦,甚至怨声载道。

叶老师在给我的“赠书”的扉页上写了一行字:“心平气和与孩子过日子”,这句话道出了他的“心声”,道出了当一个好班主任的哲学道理。


棠湖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副校长、全国模范教师

刘勇

是什么吸引着我?是叶老师的“班主任观”,建班策略,人际沟通,文化建设,还有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与案例,那一张张和谐而生机勃发的照片……读罢全书,我想到了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结尾处的哲思,“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孩子,孩子自有孩子的个性与天性。面对孩子,班主任核心的工作便是“等待”与“希望”。“平”者,平静、平和、公平,平定、平息、太平也;“和”者,应和、附和、和谐,温和、调和、和睦也。心平气和,其实质至少有两点:能够有效等待,这是外在表现;时刻充满希望,这是内核精髓。能够“心平气和”地用心等待,能够“心平气和”地充满希望,这是班主任工作的理性与感性的融通,犹如一枚硬币的双面。若无法等待,说明你对班主任工作理解不深,领悟不透;若失却希望,说明你对孩子成长了解不多,爱得不够。

叶德元老师是历史专业的,其带班风格也沉淀出历史的厚重与博大,历史的冷静与客观,历史的等待与希望。从“馒头班”“毛毛虫班”到“萤火虫班”……他都坚信,“每条毛毛虫心里都藏有一双美丽的翅膀”,以此“童心”同理和引领童心,才使所有的挑战与困难转化为故事与回忆,才让“叶老的窝”呈现出专业的色彩。

编辑手记


四川大学出版社编辑

曾鑫

给叶老师编辑了两本书,今天很高兴地看到它们能一再重印。

第一本书是《爱要大声说出来》,第二本书是手里的这本《做心平气和的班主任》。第一本已经累计重印4次,而第二本《做心平气和的班主任》,今年2月又开始第3次印刷了。我在好奇,为什么叶老师的书能够解开多次重印的密钥。

手里也编了很多教师有关基础教育教学心得的书稿,学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大家热议的话题。通常教师在知识授课之余,再担任班主任,是一件既花心思又费力气的工作。我在编书过程中,阅读教师们的所写,认识到面对学生,教师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很不简单,一定要倾注足够的耐心,一定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一定要有不竭的热情,还要具备很强的共情能力。教师在这些点上做得好,那么其所担任的班主任,一定也是学生所喜欢的、所尊重的。

叶老师的书,正好可以解开我对重印密钥的好奇。因为很多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经历与体会,都会在阅读叶老师的书时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也是叶老师的书一再重印的价值所在。


图书策划人、《行知纵横》副主编

邱滋培

叶老师很信任我们,他的两本书都是经由我们“大成陶书”策划编辑的,看叶老师的书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与生活的细节。叶老师工作20年,当了19年班主任,两本书都是他用生命的经历与体验写就出来的,因为和老师们的距离最近,所以叶老师的写作手法最接地气、表达风格亲切平易。

班主任的道德修养直接作用于班级的学生,学生看班主任的言行行事,信与不信,行与不行,俨然依循着班级中的年长者班主任而做人做事求学问。

班主任作为班级中的长者,有很大的机会直接影响他所带班级的学生。力量权威、地位权威、话语权威或能让学生一时妥协或倾慕,人格魅力、品德精神、文化学养、道德修养、高尚人格、思想境界却能让学生得到长久地滋养与培塑。在人类向前的进程中,好的转变总是一点一滴的发生变化,充满了曲折的艰辛与不易,所以我们需要以人为师,以事为师。班主任亦是学生的“人师”“事师”“史师”。班主任何以为师?在学习态度、事务处理、爱护学生、严谨治学、提升教艺等方面是否尽到了诚恳恪恭的态度,学生与大众尽收眼中。

叶德元老师身上有很多角色的符号,看《做心平气和的班主任》能够被他对教育的热爱所打动,他对学生的关心是通过行动的表达而体现的。和学生同处的故事是他写作的素材,我们围观他和学生相伴成长的故事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解答自身的困惑。

让教育成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

©“大成陶书”出品

“大成陶书”是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专注教师与校(园)长提升书目的教育学术品牌。其策划主题方向聚焦于陶行知教育理论实践、师德师风、课程发展、教师发展、课例研究、教育科研成果、学校文化等内容。

“大成陶书”策划作品致力于反映成都教育的传统积淀与创新发展,全面记录新时代成都教育在教育新变革、新理念下的高品质发展,既展示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样态,又突显中青年教师、校长的专业发展,为成都教育的出人才、出经验、出成果助力,打造更前沿、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您有好的书稿需要给到“大成陶书”策划出版

请把书稿内容与选题发到邮箱:cdstxzyjh@163.com

联系我们:邱老师 15198154656

新媒体编辑 |张競之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276次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汇入主流,服务主流
1771文章数 1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