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婚之夜,贺子珍送给毛泽东一件礼物,毛主席笑了:好,我的家宝

0
分享至

前言

经常练习书法,对人的身心健康能起到全面的调节锻练作用,这是古今书法家的共同体会。这种潜移默化的养神健脑强身之道,属于那些对书法艺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追求者和实践者,毛主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毛主席

贺家父女赠笔墨

文房四宝,是我国对书房中常用的四种文具——笔、墨、纸、砚的雅称。毛主席一生酷爱书法艺术,对笔墨纸砚很是偏爱。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毛主席把文房四宝作为斗争的工具和武器,这是历代爱好笔墨纸砚成癖者所无法比拟的。

秋收起义后,毛主席率领部队来到江西永新县。县内有个家道中落的贺氏家族,在当时小有名气。贺焕文是个读书人,捐了个举人,当过安福县县长,任职时间不长,被撤职还乡,后因一场官司,被牵连入狱。为赎他出狱,家产几乎卖尽,经济丰厚的旺族,此时一落千丈。

贺家大女儿贺子珍当时十七、八岁,风华正茂,已是井冈山的“头面人物”,颇有影响。贺子珍因受大革命的洗礼,思想较为先进。爷俩对毛主席的到来,欢欣鼓舞,都积极支持毛泽东的革命斗争。



贺子珍、毛泽东

当他们得知毛主席喜欢书法艺术,特别是他起草文件、文稿一律使用毛笔时,就经常到市店购买笔、墨、纸、砚,赠送给毛主席。由于当时条件艰苦,得来实在不易,毛主席对此特别爱护和珍惜,每次用完毛笔,都用清水将笔头上的余墨洗净,理好笔,套上笔帽,以便下次使用并延长毛笔的使用年限。

毛主席曾风趣地对周围的同志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这句话可以说是意味深长啊!

毛主席一生热爱书法艺术,就是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对文房四宝的偏爱也是任何人无法比拟的。

1930年,毛主席在江西和贺子珍结婚时,细心的贺子珍用了几天的时间,亲手缝制了一个多用挎包送给毛主席。这个挎包是用江西农村整幅蓝土布缝制的,上面没有绣鸳鸯如意鸟,也没有绣龙凤吉祥图,只在挎包上细针密线地缝制了一个设计独特实用的多层口袋,内可装“文房四宝”。



贺子珍

这个挎包倾注了贺子珍对毛主席的一片赤诚之心,凝注了对毛主席的深情和对美好姻缘的祝愿。毛主席非常高兴地端详着,赞赏地说:“好,我的家宝——文房四宝,可以装放携带了。”

以后,这个挎包便成了毛主席办公必不可少的用具,无论走到哪里,他都随身携带,以便随时练习书法,起草文稿。

贺子珍也喜爱书法,能写一手清秀俏美的字。对毛主席的字体,她非常喜欢。有时,她陪着毛主席一起写字,共同品评和切磋书法技艺。书法是他们美好姻缘的媒介,也是他们爱情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在斗争生活中的一种追求和享受,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寄托。



战利品中择毛笔,弹片也能做镇纸

在战争年代较为艰苦的条件下,购买笔墨纸砚是件很困难的事,许多办公用品都是从缴获的战利品中补充的。所以毛主席除要求工作人员注意节约外,自己还身体力行,为人表率。

在延安时期,一个土造的马兰纸信封,毛主席要用三、四次,先用铅笔写,再用毛笔写;用过正面,再用反面。毛主席批阅文件的铅笔,不用到捏不住就从来不肯换新的。毛主席就是这样来珍惜笔纸的,把笔纸看得比金钱还重要。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打了直罗镇战役,胜利后,部队缴获了几支毛笔、一支好钢笔和一只手表,同志们看主席更需要这几件东西,便都送给了他。但毛主席只留下几支毛笔,以供书写、学习之用,钢笔和手表则送给了其他同志。



毛泽东

写毛笔字,还缺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镇纸。镇纸又称压尺,用来压住纸张,以便于书写。但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镇纸极为少见,故大多以粗糙简陋的器木取代。毛主席使用的镇纸,真可谓别出心裁。

1936年夏秋之交,陕北保安遭到国民党飞机轰炸,警卫员陈昌奉在敌机轰炸停止后,从室外捡回几块弹片,向毛主席汇报。主席拿起一块较光滑平整的弹片说:“这块当我练习书法的镇纸好了。这是蒋先生从空中送来的,不能不收,不能不用,不收不用非礼也!”

看到毛主席这样诙谐乐观,大家心中充满了胜利的信心。

毛主席即便在危急时刻,也常常有幽默之举,这种幽默,表现出了领袖遇险不惊、从容镇定的品格。



毛主席

每看一字百摩挲

毛主席学习书法,既不像清代中叶以前一味崇尚帖学,也不像晚清后期那样至碑无上。而是碑帖皆学,为我所用。他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从毛主席的书法艺术来看,他的确临摹过不少名帖,在碑学上也下过很大的功夫。无论在战争年代的行军路上、作战间隙,还是繁忙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每遇到好的碑石,毛主席总要驻足良久,细心揣摹,最后恋恋不舍地离去。

1937年1月,毛主席随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由陕北的保安迁驻延安。这座古城的碑石和摩崖石刻较多,每到休息的时候,别人都去玩,毛主席就由秘书、警卫员陪同,到郊外、延河边去读碑墓字;特别是二十里铺的碑石、摩崖,毛主席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去研究,而且非常仔细,不仅看碑文中字的结构、章法等,就是碑文的内容——何人所撰,何人所书,何年何代因何而立,他都要搞得清清楚楚。



毛主席

有时他一个人背看手,静静地立在古碑前,认真研读,久久不肯离去。毛主席这种“每看一字百摩挲”的学习精神,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1959年,毛主席在庐山主持会议时,曾同杨尚昆、田家英等到山上观看摩崖石刻。所谓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这种石刻,尺寸不一,长宽各异,文字多少也不尽相同,书体风格也各尽其妙。总之无固定形制、规格,只要能满足刻字看的需求就行了。摩崖石刻不仅具有史料价值,也是书法艺术作品。毛主席的书法卓而不凡,达到化古为新,化古为我的境界,也有从摩崖石刻得到的启迪。



毛主席

怡情养性在笔端

经常练习书法,对人的身心健康能起到全面的调节锻练作用。毛主席即使在长期战争的恶劣环境里,也抓紧时间练习书法。无论是井冈山、中央苏区、还是转战赣南、陕北,文房四宝总不离身。

毛主席曾向警卫员陈昌奉说:“我无论走到哪里,不吃饭,不洗脚也要把笔墨摆好,随时可以工作。”就这样,毛主席总是把书法和革命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但他同时又把练习书法当作怡情养性来看待。他说:“练习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脑健身之法。”这种习惯一直坚持到晚年。



毛主席

自古书家多长寿,怡情养性在笔端。从近代的书法家也可以得到证明,沈尹默活了88岁,林散之活了87岁,沙孟海85岁,孙墨佛、苏局仙都过百岁……因练书时,须凝神静气,既能使手部得到充分的锻炼,也能使中枢神经常有美的信息储存于脑际,并集周身之气达于肩、肘、腕、掌、指以至笔端,倾注于纸上。这是一种很好的气功引导法,能使心灵得到净化。

古人云:“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



毛主席

毛主席不论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和平环境中,之所以精力过人,智慧非凡,以至后来年岁高古,与这种科学的消遣娱乐及养身之道是不无关系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正史笔记
正史笔记
我们不创作历史,我们只是历史的搬运工
747文章数 72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