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15年万里去世,北京前副市长张百发当众下跪,他二人是何关系?

0
分享至

在北京城,人人都对“张百发”这个名字记忆深刻,他曾是全国著名劳模,也是个基建狂魔,还是个平易近人的市长。

2015年7月22日,已是81岁高龄的张百发和一众中央领导,出现在八宝山殡仪馆。这一天,是国务院原副总理万里的追悼会。

年迈的张百发不顾众人劝慰,跪在万里的灵前磕了三个响头。“我得行弟子之礼,必须下跪,一定要跪!”张百发哽咽的说道。



革命先辈

张百发曾是个钢筋学徒工,参与过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著名建筑工程,克服过无数建筑难题。1958年,张百发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结识了恩师万里。

在张百发快速成长的这些年,万里给予了他非常大的帮助,两人在一起同事时,万里对他要求很是严格。

万里是中国革命重要领导人之一,青年时期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万里在老家山东东平县建立了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即东平县工委。

为抵抗日本侵略者,万里还组织乡亲们成立了人民抗日自卫队,配合八路军四处战斗。

他带着自卫队在山东汶上县白塔村攻打日军,积极配合台儿庄战役。

冀鲁豫边区成立之后,万里曾担任运西地委副书记,运西根据地有18个县,是冀鲁豫边区中最大的专区,万里将此地管理的井井有条,素有“边区小延安”的称号。



一直以来,万里坐镇冀鲁豫边区,在解放战争时期,万里曾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军。还鼓励民众加大生产,支援前线。

1947年,刘邓几十万大军挺进大别山,被围困在山中长达数月,随军的粮草很快就见了底,为了筹措粮草,邓小平组织了三支筹粮队。

万里就是其中一支筹粮队的队长,这份工作危险系数极高,因为当时大别山外围,驻扎着国民党白崇禧的军队,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运粮实属不易。



好在万里将运西管理得当,粮食产量也比别的地方高出很多,除了满足根据地和人民的日常生活,还能有大批的存粮用于支援刘邓大军。

邓公很是欣赏这个踏实能干的小伙子,便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新中国成立之后,万里在北京担任北京市城建部部长。

工作期间,万里结识了农民出身的建筑工人张百发,张百发身上的优良品格让万里很是欣赏,便有了好好栽培他的想法。



百尺竿头多面手

张百发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因家庭困苦吃不起饭,总是一副面黄肌瘦的样子。初来北京城,张百发是跟着父亲一路逃荒来的。

为了生计,张百发14岁就在工地上帮工,那时候的他,没什么崇高的理想,只是想当个经验丰富的工地老师傅。

1951年,16岁的张百发已经是个熟手,两年的时间,跟着老师傅们跑遍了北京城有名的街区,八大学院、友谊宾馆等等,张百发都有参与建设。



在打工的日子里,张百发的理想也发生了变化,他热爱这个行业,更是争做行业标兵。

1954年,北京张百发钢筋青年突击队成立,这个小队以他的名字命名,也由他担任队长。

1958年,人民大会堂动工,整个工程由张百发工程队在内的20多个优秀建筑团队共同负责。

人民大会堂是当时“十大工程之首”,而且地点又在北京最中心的位置,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设期间,张百发等人还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在和领导人谈话期间,张百发说:“我们有个口号:身为钢筋工,各行都精通,学成多面手,干活不窝工。”

也是在接见期间,张百发遇到了恩师万里。万里当时是北京城建部部长,负责北京城的整个规划,张百发的团队自然也受他调派。

在见到张百发之前,万里就曾多次听过这个名字。当时北京城兴起反浪费运动,张百发就曾在工地上做管理工作。



大到钢筋,小到物料,张百发事无巨细,避免了很多浪费和混乱,为工程队节省了很大的成本和不必要的开销。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张百发,那一定是“工作狂”,人民大会堂工程开始后,张百发带领着自己那十几人的小团队埋头苦干,用时9天,就完成了别的工程队需要用时一个多月才能干完的活。

为了尽快完成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张百发的队伍不断扩充工人,还实行三班倒,一天24小时不停工,而张百发本人每天在工地上工作超过16个小时。



有时候为了赶工,张百发甚至牺牲掉睡觉时间。工地上别的工程队看张百发这样拼命,也都纷纷效仿,一时兴起了“学百发,赶百发”的潮流。

在张百发的带动下,人人都有股子冲劲,从1958年10月开始,到第二年的8月,整个工程仅用时280天,就顺利完成。

完工后的人民大会堂,总建筑面积达17.18万平方米,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堪称是新时代的奇迹。

为了表彰优秀工人,1959年10月26日,周总理等人在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张百发等人。

在那个人人拼搏,奔向美好新生活的时代,张百发这样的行业标杆,给人民群众带去了满满的热情。



人民英雄张百发

人民大会堂是由周总理亲自领导,万里具体负责的重大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张百发的表现万里都看在眼里。

人民大会堂完工之后,毛主席对该工程很是满意,他曾在大会上表扬万里:“北京市有个万里,别人是日行千里,他是日行万里。”

受到表扬的万里并没有独占功劳,该工程结束后,他将很多重点项目都交由张百发负责,而张百发也不负所托。



之后张百发因表现突出,被提拔为党委副书记,在万里手下工作。当时万里担任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则是他的得力干将。

张百发由于小时候家里穷,没读过几年书,文化程度不高。万里则有意栽培他,还时常要求他读书写字,有时候张百发在做笔记时,哪怕是错一个字,万里都要絮叨半天。

“建设社会一定要有文化,要学习”万里总是耳提面命的要求张百发。张百发明白恩师的用心良苦,他自己也肯努力上进,抓紧一切时间在工地上学习,不出几年,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80年代时,万里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981年,张百发成为北京副市长,分管城建工作。

张百发将巨大的北京地图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时时提醒自己,要建设美好北京。

张百发为人谦逊,没什么架子,大家都亲切的叫他“百发大叔”。



但大家也知道,北京市市长一职,可不好当,新世纪即将来临,北京作为首都,需要展现出一副全新的面貌。

城市建设是张百发最头疼的事情,如何实现城市现代化,张百发百般思虑。1988年,北京市政府换届选举,张百发在台上发言说:“我今年53岁了,从事城市建设37年,特别是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的建设工程一定要完成,因此,说心里话,我还想当一届副市长。”

这次选举,张百发再次当选,事实上,这次当选,要比上一次压力大得多,亚运会在即,北京又需要完成全面建设,难度很大。



最困难的时候,张百发也曾说:“市长不是人当的,不是人还真当不了市长。”如今的北京能够有此风格,都要归功于张百发。

张百发有个外号“跳楼市长”,这是因为在亚运会之前,中央曾要求张百发负责的亚运会场馆和配套设施不能有任何的差错。

张百发自己也信心满满:“如果亚运会因场馆工程误期,我就从北京最高的京广大厦跳下去!”

很快,这句话就传遍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就连当年的香港媒体也报道了这一事件。



1990年,张百发如期完成了工程。他在第二次任上期间,还完成了机场高速公路、北京几十座大小立交桥、二环、三环、四环的建设。

1997年,张百发退休,退休之后,张百发完全没有了以前的忙碌,他时不时就会去恩师万里家串门。

有时候在大街上碰到行人被认出来,他也是亲切地打招呼,人们热情的称呼他“张爷爷”、“张副市长”,还有直接叫名字的,他也笑呵呵的回应。

张百发一生中,除了退休后的几次旅行,其余的时间都在北京,退休之后,他仍关心民生和北京的建设,和老师万里聚在一起时,除了唠唠家常,还会讨论北京的未来城市规划。



万里去世时,他下跪磕头,他用这样的方式来感恩自己的人生导师。

2019年,张百发去世,他的追悼会上,除了亲友和中央高层,更多的是北京城的老百姓,人民群众自发的排起长队,来送百发市长最后一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史旺旺旺
文史旺旺旺
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
4239文章数 439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