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两会声音丨全国人大代表秦和:民办高校要把提高办学质量摆在重要位置

0
分享至

央广网长春3月8日消息(记者 张学龙)“加强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成为新时代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在相关建议中表示。

17次参加全国两会,从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到连任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尽管参会角色和履职方式不同,但她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推动始终不变。

近年来秦和的提案内容分别是对民办高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育、做好教育脱贫攻坚以及东北人才振兴等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她每年议案主要都是涉及教育领域。除了关注民办高等教育之外,秦和还特别关注其他方面教育的发展。


秦和(央广网发 吉林外国语大学供图)

今年全国两会上,秦和计划提交3份建议、1份议案。分别是:《关于引导和支持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建议》《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学制改革探索的建议》和《关于加快制定环境教育法的议案》。这些建议和议案,秦和都进行了相关调研,并广泛听取了基层一线的意见。

秦和表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学校数、在校生数占全国高等学校数、在校生数的比例,目前均已超过20%,在规模上可谓举足轻重,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促进高等教育普及、满足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缓解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压力、激发高等教育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全面普及,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总体供给不足的矛盾已经解决。与此同时,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此,秦和认为,加强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成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题主线,这同样也是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重视内涵发展就是要把培养质量摆在重要位置。”秦和说。只要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投入,吉林外国语大学从不吝惜。为了培养“双外语”“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等复合型人才。学校不仅建立了专业实验室、同声传译室,还建立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的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基地。

据秦和介绍,经过29年的不懈努力,吉林外国语大学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模式,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数万名高层次复合型外语外事人才,为全面建设高水平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央广网
央广网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577285文章数 12473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