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82年裁撤铁道兵,3位将军来“求情”,邓小平:要给农民减负担

0
分享至

1983年12月31日上午9点,铁道兵某机关广场,鲜艳的军旗在冬日的阳光下随风飘扬,军旗之下,全体官兵们正笔挺地站立着。

与往日不同的是,这群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从来都不会说一句苦说一句累的铁道兵,此时此刻,正红着眼睛,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

团政委走上讲台,对着全体官兵宣读命令:“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并入铁道部,集体转业。从1984年1月1日起,原铁道兵……”

这位见惯了风雨的军人刚读了没几句,声音就哽咽了起来,台下面战士们的眼泪也彻底止不住了。


毛泽东主席的题词

政委好不容易宣读完了命令,团长走上讲台,对大家喊道:“大家打起精神来!来!让我们最后再唱一遍我们的铁道兵军歌!‘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起了那个枪’(注: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

但这句歌词刚唱出口,团长的声音也有些颤抖了,下面的战士们带着哭腔大声跟着唱了起来,但唱着唱着哭声就完全取代了歌声。

这首昔日他们最熟悉的,不知道已经唱了多少遍的歌曲,以后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再唱了。

因为这一天过后,“铁道兵”将成为共和国和人民解放军的一段历史,也将成为每个铁道兵再也无法回到的过去。


自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党和国家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这时我国还维持着一支四五百万人的军队。

军队规模庞大不仅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压力,同时对自身的良性发展也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高瞻远瞩、胆识过人的邓小平决定必须要对军队进行改革。这之中,拥有将近40万人规模,却已经逐渐无用武之地的铁道兵部队,成为了重点对象。


朱德的题词

中央先是通过一些改革,让铁道兵部队的经费实现了自给自足,这减轻了一部分财政压力。

但铁道兵部队还维持着几十万人的庞大规模,兵源从哪里来?最后还是要落到老百姓身上,所以对整个国家和人民来说,这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担子。

为此在1980年,中央对铁道兵又进行了较大的精简。根据有关命令,铁道兵缩减17万多人,保留下来20万人。

相应的,属于铁道兵部队的铁道师、独立团、院校等机构也进行了裁撤。

这时许多铁道兵干部认为,部队的规模缩小了,机构也压缩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与铁路工程局进行合并,至少兵种能保留下来,官兵们不必脱下军装。

然而很快,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消息,说是铁道兵要和军队脱钩,部队脱下军装,并入铁道部。

此消息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因为这等于说是把铁道兵这个兵种给裁撤了!


1982年1月30日,正月初六,积雪犹在,北京的年味也尚未走远,人们时不时还能听到鞭炮声,但铁道兵干部们并没有多少心情去感受这样的氛围。

这天,时任铁道兵司令的陈再道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商讨研究部队目前的情况。不料在会议上,各种五花八门,活灵活现的说法就都传到了陈再道耳朵里。

有的人说要脱军装,也有的说要合并,还有的说铁道兵恐怕是保不住了。陈再道听完这些话,当即就拍了桌子:

体制变动这么大的事,如果真变,总会给我们一二把手打个招呼嘛!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军委的指示办,大家不要一有风吹草动就瞎起哄!

众人听完陈再道的话,嘴上不敢说了,但心里依然在犯嘀咕;陈再道虽然制止了众人,但各种说法有鼻子有眼的,搞得他自己心里也没有了准儿,于是陈再道决定找人当面问一问。


陈再道

第二天一大早,陈再道就赶往总参谋长杨得志的办公室。他开门见山地问道:大家都传铁道兵要脱军装,和军队脱钩,有没有这回事?

杨得志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接着又给陈再道介绍了一些情况。这时的陈再道既惊讶于自己了解的情况,甚至不如小道消息准确,同时也开始担忧铁道兵部队的将来,因为部队真的要集体脱军装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的心情一直都难以平静,如何才能让广大官兵接受这个结果呢?

但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陈再道再三考虑,还是在2月4日的一次会议上宣布了这个消息:邓小平同志已经拍板,铁道兵与军队脱钩,铁道兵脱军装,并入铁道部。


听到这个消息的铁道兵干部和有关人员,顿时都陷入了一片沉默。因为尽管同样的消息已经听说过了,但那是尚未被证实的小道消息,然而这一次却是从铁道兵司令的嘴里说出来的,如果说此前众人还有一丝丝的幻想,那么听完陈再道的这番话后,所有人都知道已经尘埃落定了。

尽管一时无法接受,但作为军队的干部,有令必行、执行必严是最基本的要求。

最终在会议上,陈再道与众人达成决议:一是个人安排无论进退,无条件服从党组织的安排;二是中央和军委只要正式决定了铁道兵的体制问题,就要坚决执行。

不过,众人也建议作为铁道兵司令的陈再道和其他几名铁道兵高级干部,可以向邓小平再汇报一次。


其实这里的汇报,就是反映一下铁道兵内部的一些意见,看一看铁道兵在脱军装、脱离军队的问题上,有没有回旋的余地。

陈再道知道邓小平是一个决心一下就不会动摇的人,但他也想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服从上级的前提下,反映意见是组织纪律所允许的。

于是在一次会议上,听完副总参谋长张震传达的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后,陈再道同铁道兵的两位政委(注:吕正操、旷伏兆)又向张震汇报了铁道兵内部的意见,并写了一份书面报告,请张震转呈给邓小平。


铁道兵兵种标志

在汇报中,三位将军反映了当时铁道兵部队最为关切的问题及缘由:希望铁道兵可以保留下来,因为将来万一打起仗来还需要铁道兵,而且铁道兵自负盈亏,不会给国家增添负担。

但邓小平的回答却非常干脆利落,他在听完张震代为转呈的汇报后,当即就说道:撤销铁道兵已经决定了,没有二话可讲。打起仗来,铁道部都是铁道兵。铁道兵实行征兵制,会增加农民负担!

邓小平的回复既凸显了中央的决心,也讲清了铁道兵当时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那就是庞大的兵员规模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是一项担子。

其实这不仅仅是铁道兵一个兵种的问题,而是当年人民军队全军上下都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长久大计,也是为了军队自身的健康发展,中央必须要把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到经济建设等更为迫切的方面,当时邓小平力主裁军,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198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央军委办公厅向铁道兵下达了命令:撤销铁道兵建制,铁道兵并入铁道部,有关人员要负责好工作的移交。

当有关命令下达到铁道兵部队之初,一些官兵在思想和情感上感到了失落,毕竟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光辉历史的兵种就这样被撤销了,而他们就要永远地脱下军装、告别军旗、离开部队了。

这样的失落是很正常,也是能理解的,但作为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服从命令听指挥,以人民和国家大局为重,早已写进了每一个铁道兵的心里。

他们只是默默地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等待着和军旅生涯永远告别。

当时间来到1983年的最后一天,许多铁道兵机关、部队和院校都在这一天举行了告别军旗的仪式,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一幕就属于其中之一。

随着军旗的缓缓降落,每一名铁道兵官兵都泣不成声。第二天,也就是1984年1月1日,铁道兵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最后,让我们用新华社的一篇通讯和一些数字来结束今天的内容吧:铁道兵自1948年7月在东北战场成立30多年以来,胜利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做到“大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在抗美援朝时期,他们建立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建成铁路12300多公里,占到全国新建铁路的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据统计,在铁道兵部队的30多年历史中,为了国家、民族的各项事业,共有8000多名铁道兵官兵壮烈牺牲,59000多名铁道兵官兵负伤致残。

可以说,没有铁道兵的奉献和牺牲,就没有今天共和国的成就!更没有我们今天的安稳生活!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铁道兵,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铁道兵!

内容来源:

陈辉:《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建立与撤销》,《党史博览》2005年第11期

王开忠:《英雄不言,山河作证:难忘铁道兵精神》,《时代报告》2019年第3期

陈再道:《陈再道回忆录》 等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书侃小吏史
书侃小吏史
往事速推,史料未及!
2126文章数 1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