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汉代域外农作物的引进和发展

0
分享至

文/张箭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反映在农业生产上的一个特点就是,作物品种既有本土产品,也有域外引进的优秀品种。中国引进农作物有两个高潮,一个是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大量农作物沿丝绸之路传入到内地,一个是明清之际,随着地理大发现,大批美洲作物传入中国。四川大学的张箭教授对西方地理大发现和域外农作物的引进都有深入的研究,我们特邀张教授撰写了这篇关于汉代引进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农作物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汉代从西域引入中国的农作物很多,有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蚕豆)、胡麻(芝麻)、胡瓜(黄瓜)、胡蒜(大蒜)、胡桃(核桃)、胡荽(芫荽、香菜)、胡椒等等,极大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生活和农耕文化。囿于篇幅,仅选取代表水果、饲料、油料、蔬菜和调味品的葡萄、苜蓿、芝麻、大蒜这四种西方作物,略说其栽培传播简史。


葡萄

1、起源

葡萄(Vitis vinifera L.)乃葡萄科落叶藤本植物,原产于高加索、里海地区,可能已有七千年的栽培史。人们除了直接食用果实,还用它酿造葡萄酒,做葡萄干。欧洲是葡萄的主要产地,果实大部分用作酿造。进入古典时代,葡萄向东西方传播。在西方,葡萄很早就传入埃及。公元前2613年前后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大臣梅腾其墓墙上的《梅腾自传》铭文就有关于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记载。公元前7世纪葡萄由埃及传入希腊。荷马时代,葡萄酒是希腊人的常见商品。到了罗马时代,老普林尼描写了几十种不同品种的葡萄,区分出几十种葡萄酒,记述了葡萄酒的酿造法。葡萄于公元前经罗马传入法国和西班牙,沿着莱茵河谷一直向北方扩展。在东方,葡萄向东陆续传入西亚、中亚、波斯、阿富汗等地。

2、引入时间

我国内地引种葡萄始于西汉时期。《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中都有汉使从西域带回葡萄(蒲陶)种的记载。《大宛列传》中记载了公元前138~137年,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见到了葡萄酒,“汉使(遂)取其实(子)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3、文献记载情况

葡萄的汉语别名叫菩提子、提子。中国古籍往往把葡萄写成“蒲陶”(《史记》)、“蒲桃”(《汉书》)和“蒲萄”(《后汉书》)。它们显然是外来语的译音。今日标准称谓“葡萄”一词,在唐诗中首先出现。到宋时,“葡萄”一词已趋稳定。如北宋苏颂《图经本草》卷十六果部专门列有“葡萄”篇,并首次配上精美的图画,刻画出栩栩如生的葡萄枝叶和果实。

葡萄引入汉地后发展较快,三国时,内地已能酿制葡萄酒。魏文帝曹丕曾称赞葡萄酒,“又酿以为酒,甘于麴糵”(《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葡萄)。至迟到南北朝时,我国已能大量制作葡萄干。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便记载了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蜜两分,脂一分,和内蒲萄中,煮四五沸,漉出,阴干便成矣”(《齐民要术》卷四种桃柰第三十四)。唐代则从高昌把马乳葡萄引入长安,且酿葡萄酒技术因得到西域真传而大有提升。到明清时期,我国葡萄已有马乳、紫、绿、水晶、琐琐、无核白等多个品种。

中国人在引进种植生产葡萄的实践中,也不断结合中国的水土气候等,摸索和总结栽培生产的经验和耕作法。葡萄在中国的主要种植地在北方,北方冬季气候寒冷,为了让葡萄安然过冬,最晚到南北朝时期,我国就有了用土壤培覆以助葡萄过冬的方法,同时也使用窖藏法延长葡萄的保存期(《齐民要术》卷四种桃柰第三十四),用此法北方地区可藏至春节前后。古人也发明了最利于葡萄繁殖的扦插法,于春分前,剪取一年生枝条就地扦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较为详细梳理了葡萄的栽培生产情况,“折藤压之最易生。春月萌苞生叶,颇似栝楼叶而有五尖。生须延蔓,引数十丈。三月开小花成穗,黄白色,仍连着实,星编珠聚。七八月熟,有紫白二色”(《本草纲目》卷三十三《果部•葡萄》)。

4、现在发展情况

今天葡萄的种类繁多,全世界有8000多种,中国有500种以上。著名的如:紫红浑圆、珠光宝气的“龙眼”,早熟的无核白,酸甜可口的红提。葡萄的用途很广,除生食外还可以制干、酿酒、制汁、酿醋、制罐头与果酱等。2023年,我国葡萄酒产量已经达到14.3万千升。


苜蓿

1、起源

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又叫紫(花)苜蓿,系豆科多年生牧草,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原产伊朗高原,古典时代已开始栽培。希波战争期间从中亚传入希腊。至少在希腊罗马时代西方就开始了种植苜蓿用作牲畜饲料,罗马帝国前期苜蓿从意大利传到西班牙,16世纪传入法国、德国,17世纪中叶传到英国,16世纪从西班牙传到美洲墨西哥,以后逐步在美洲传开和普及。

2、引入时间

张骞通西域时,苜蓿传入中国内地。《史记•大宛列传》载:大宛“马嗜苜蓿。汉使(遂)取其(子)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葡萄、苜蓿极望”。

3、文献记载情况

苜蓿主要在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种植。唐代苜蓿的种植已经较为广泛了,颜师古在《汉书•西域传》的注解中写道:“今北道诸州旧安定、北地之境,往往有苜蓿者,皆汉时所种也”。官马都有规定的苜蓿草地,作为饲料基地,《新唐书•百官志》讲:“凡驿马,给地四顷,莳以苜蓿”。近代以前,西北华北地区几乎家家户户均有种植。明代《群芳谱》对苜蓿的分布有明确的记载,苜蓿“以三晋为盛,秦齐鲁次之,燕赵又次之,江南人不识也”(《广群芳谱》卷十四,蔬谱二,苜蓿)。

苜蓿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牲畜的饲料,鲜草干草皆可。清乾隆时的杨屾还介绍了把苜蓿晒干碾为粉末,在冬春牧草缺乏的季节作为饲料的方法。除了作为饲料之外,苜蓿还被用作人的辅食,贾思勰和寇宗奭都曾记载过食用苜蓿的嫩芽的情况。至迟从元代起,苜蓿成为大规模备荒救灾的作物。《元史•食货志》曰:“至元七年颁农桑之制,令各社布种苜蓿以备饥年”。苜蓿还被当作蔬菜和酿酒的原料,李时珍把苜蓿归入菜部(《本草纲目》卷二十七《菜部•苜蓿》),并说其荚果“内有米如穄米,可为饭,亦可酿酒”。苜蓿还可入药,有清解胃热、利尿除湿的功效。

此外,种植苜蓿对改良土壤也有极大好处。首先苜蓿可以改良盐碱地。清乾隆年间举人盛百二《增订教稼书》梳理道:在盐碱地上“先种苜蓿,岁夷其苗食之。四年后犁去其根改种五谷蔬果,无不发矣。苜蓿能暖地也,又碱喜日而避雨,若乘多雨之年耕种,往往有收。又一法掘地方数尺,深之三四尺,换好土已接地气。二三年后,周围方丈之地亦变为好土矣”(《增订教稼书》卷二《碱地沙地》)。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近代以前西北华北盛植苜蓿,因为西北华北雨少缺水,盐碱地较多。其次是肥田,与粮食作物轮作或混作。明代王象晋说,苜蓿地“若垦后次年种谷,必倍收。”(《广群芳谱》卷十四,蔬谱二,苜蓿)。

苜蓿的繁殖一般是取子播种,不过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还发现可以仿效种竹子的方法,保留一部分根,第二年便会自行生长(《广群芳谱》卷十四,蔬谱二,苜蓿)。另外,苜蓿也可以与其他作物混作,比如荞麦、黍、林木等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苜蓿被晒死(清代郭云升《救荒简易书》卷一)。

4、现在发展情况

今天,苜蓿已广泛种植于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和江淮流域,分布面积大约有133万平方公里。除了用于饲养牲畜、作为蔬菜之外,还可以作为水土保持和护坡植物,园林上多作为盐碱地、贫瘠土地的绿化草种和景观野花用草种。中国产的苜蓿,主要有三种∶第一是紫苜蓿,茎长约60厘米,直立,开紫花荚豆转弯曲。第二是黄苜蓿,茎不直立,匍匐地上,开黄色花,叶状如镰。这两种都产于北方各省。第三种是野苜蓿,俗名草头,又名金花菜,茎卧地,每一细茎,上有三小叶,中国长江下游有野生和栽植作为食用的。



芝麻

1、起源

芝麻(Sesamum indicum L.)亦称脂麻、胡麻、油麻等,系脂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优良的油料作物。芝麻原产于非洲,主要分布于中非和东非,已有至少五千年的栽培史,据报道发现有公元前2400年的两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地区之间的芝麻贸易合同。在上古时代,芝麻从非洲北部传向美索不达米亚。雅利安人又将芝麻带到了印度河流域,公元前1600年印度就已有栽培,然后又从印度向四方传播。17世纪时又从非洲西海岸经贩卖黑奴的船只传入新大陆美洲并慢慢传开。

2、引入时间

一般说来,芝麻也是随着张骞出使西域而传入我国的,据贾思勰说,“《汉书》(谓)张骞外国得胡麻”(《齐民要术》卷二,胡麻第十三)。“芝麻”一名始见于北宋僧赞宁的《物类相感志》一书。(另,也有芝麻原产中国云贵高原的说法,且在浙江湖州市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遗址中,发现有古芝麻的种子。)

3、文献记载情况

芝麻自公元前2世纪传入中国后,先推广于黄河流域,而以山西河南为多。4世纪晋室南渡后,长江以南亦颇有种植。10世纪在北宋统治区内更为普遍,有“今并处处有之,皆园圃所种,稀复野生”的辞句。清代其栽培已遍及全国东西南北中各地和边疆海疆地区。中国农人在引进的基础上已结合自身的情况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的种植方法。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已经初涉芝麻栽培法,曰“二月、三月、四月、五月,时雨降,可种之”。《齐民要术》对芝麻的栽培、播种、采收等已做初步的总结。芝麻能耐寒,又能在新开荒地上做首次栽培,对此古人已有所认识,提出“大旱方大熟”(《鸡肋篇》),“凡开垦荒田,……先种芝麻一年,使草木之根败烂,后种五谷则无荒草之害”(《便民图纂》)。芝麻生育期短,一般只有90~100天,是中耕作物,甚宜为小麦烟草等作物的前作,也宜为稻麦粟谷等作物的后作,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芝麻还可与棉花、桑树套作,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

古人曾以芝麻作饭。董仲舒有“八谷之中,胡麻最良”一语(《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卷三十九麻部,一说为古代养生家陶弘景语)。王维《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应制诗》中也有“玉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之句。直到明代,由于粮食生产的发展,芝麻才退出主食的行列,“全入蔬、饵、膏、馔之中”(宋应星《天工开物》语),完全成为副食品。在副食品中,芝麻除了做糕点、调料、芝麻酱等之外,最主要的用途便是榨食用香油,出油率一般每石可得四十斤,最高可达六十斤。

古人还发现了芝麻的药用价值。李时珍指出用香油(芝麻油)涂抹可治身面疮疥、梅花秃癣、赤秃发落、蜘蛛咬毒、身面白癜、小儿丹毒、打扑伤肿、虎爪伤人、毒蜂蜇伤、毒蛇螫伤”等皮肤伤病(《本草纲目》卷二十二《谷部•胡麻》)。对于香油能治皮肤伤病本人青年时代有切身体验。芝麻榨油的副产品麻籸16、17世纪已开始用作水稻、苎麻作物的追肥。以后,逐渐用到其他作物的施肥,属上等肥料。

4、现在发展情况

芝麻有黑白两种,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补益药用则以黑芝麻为佳,日常生活中,人们吃的多是芝麻制品:芝麻酱和香油。而吃整粒芝麻的方式则不是很科学,因为芝麻仁外面有一层稍硬的膜,只有把它碾碎,其中的营养素才能被吸收。芝麻现在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并为其中的佼佼者,它的种子含油量高达61%。目前世界上每年生产近400万吨芝麻。缅甸是最大的生产国,印度是最大的出口国,日本是最大的进口国。我国芝麻产量每年50多万吨,还要进口30多万吨。中国已成世界上最大的芝麻消费国和主要生产国之一。


大蒜

1、起源

大蒜(Allium sativum L.),亦称蒜,系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作一二年生栽培。是常见的调味品和蔬菜。普遍认为今中亚吉尔吉斯是大蒜的起源地和原产地,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史。大蒜于上古时代就传入西方。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200~2780年),大蒜就已被种植,这在当时古墓的壁画中有所描绘。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士兵和体力劳动者把大蒜当作养精壮神的食物。此后大蒜普及到地中海沿岸各地。新航路开辟后,16世纪大蒜传入美洲,18世纪后期传入美国。近代以来大蒜在黑非洲也渐渐得到普及。

2、引入时间

大蒜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从西域带回来的。大蒜引进前,中国原有一种蒜类植物,寇宗奭《本草衍义》卷十九“葫”已提到:“蒜,小蒜也。苗如葱针。根白,大者如乌芋,子兼根煮食之。又谓之宅蒜”。自从引进大蒜后,古人始称外来蒜为大蒜、胡蒜,中国原有蒜为为小蒜、夏蒜,以资区别。后大蒜又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进而传入日本列岛。

3、文献记载情况

大蒜引进后传播迅速。东汉时山东、山西、江苏等地已普遍种植。南北朝时已有较高的栽培技术。唐宋以降,大蒜已成为人们的家常便菜和日常调味品,大蒜生产已遍及全国。明清时期,大蒜的商品性生产日益活跃。清民之交,山东平度的大蒜已远销他方,浙江梅里、广东开平的大蒜甚至出口南洋。

最晚到明代,如今对大蒜的所有用途基本已经齐备。李时珍不仅总结了蒜苗、蒜薹、蒜头的食用价值,还详细总结了大蒜的药用价值,从他在《本草纲目》卷廿六《菜部•山蒜》开的附方来看,大蒜对背疮、疔肿恶毒、五色丹毒、关格胀满(指便秘)、水气肿满、山岚瘴气、疟疾寒热、寒疟冷痢、泄泻暴痢、肠毒下血、鼻血不止、喉痹肿痛、牙齿疼痛等几十种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南北朝时,大蒜的栽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这一点从《齐民要术》中不难看出来,贾思勰详细总结了当时大蒜的栽培技术,在选地方面,认为种蒜之地应选白软地,长出来的大蒜味甜,蒜头也大。播种期一般在农历八月或九月。播前将地耕翻三遍,做成沟垄,进行点播。种后勤加中耕除草,否则长成的鳞茎瘦小。寒冬,宜用谷穗覆盖于大蒜的行间保暖,以防冻死。还指出大蒜的气生鳞茎可用于繁殖。提醒大蒜应在叶黄时采收,过晚则蒜头易开裂。采收后可藉叶鞘编成蒜辫,悬挂于室内通风凉爽处。此收藏法至今仍沿用。到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载有育苗移植的方法,“九月初,于菜畦稠栽蒜瓣,候来年春,二月间。先将地熟犁数次,每亩上粪土数十担。再用犁翻过、耙匀。手持木橛,二寸许插一窍,栽蒜秧一株。如此栽遍。如旱时常以水浇。至五月间起。每窠如拳许大,极妙”(佚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戊集,种菜类,种蒜法)。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蔬谱》还提倡拔剪蒜薹以促进蒜头生长。

4、现在发展情况

大蒜的品种很多,按照鳞茎外皮的色泽可分为紫皮蒜与白皮蒜两种。紫皮蒜的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浓,产量高,多分布在华北、西北与东北等地,耐寒力弱,多在春季播种,成熟期晚;白皮蒜有大瓣和小瓣两种,辛辣味较淡,比紫皮蒜耐寒,多秋季播种,成熟期略早。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蒜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产地遍布全国,目前,中国大蒜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国际市场份额,出口的品种不断增多,其中70%是红皮大蒜,尤其以4.5-5厘米、4.5-5.5厘米等中低档大蒜为主。2022年全球大蒜产量约1324亿吨,中国是现阶段大蒜产量最多的国家,Ω

(本文受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skqy201215)资助。)

-End-

扫描李寻老师助理二维码

加入李寻品酒学院酒友交流群

点击进入李寻的酒吧商城购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卖中国石油4041元,美国卖我们是多少?一对比就知道谁黑心

俄罗斯卖中国石油4041元,美国卖我们是多少?一对比就知道谁黑心

农村阿祖
2024-04-28 08:00:10
国内“贬值最快”的5款车,黄牛都不要,车主:一买准赔钱!

国内“贬值最快”的5款车,黄牛都不要,车主:一买准赔钱!

户外小阿隋
2024-04-28 07:45:03
营销过度!吴艳妮为观众设计新动作 跑倒数第1 被骂花样多成绩差

营销过度!吴艳妮为观众设计新动作 跑倒数第1 被骂花样多成绩差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4-04-27 23:07:42
越闹越大!“没有编制的教师岗无人报考”冲上热搜,网友曝出真相

越闹越大!“没有编制的教师岗无人报考”冲上热搜,网友曝出真相

爱下厨的阿椅
2024-04-28 01:46:21
日本没想到,美国也没想到,现在的中国湖南省,已经全球瞩目

日本没想到,美国也没想到,现在的中国湖南省,已经全球瞩目

鬼菜生活
2024-04-28 01:27:52
女子嫁给暗恋15年的发小,全程笑得合不拢嘴,闺蜜:瞧你那点出息

女子嫁给暗恋15年的发小,全程笑得合不拢嘴,闺蜜:瞧你那点出息

佑宛故事汇
2024-04-27 14:27:31
暴雨蓝色预警!重庆中南部、西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

暴雨蓝色预警!重庆中南部、西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

上游新闻
2024-04-28 11:51:19
4月28日下午,消息不得了,突然发生一则重大消息,要来大动作吗

4月28日下午,消息不得了,突然发生一则重大消息,要来大动作吗

股市皆大事
2024-04-28 11:18:58
俄罗斯损失惊人!这到底是去了谁的军事化?

俄罗斯损失惊人!这到底是去了谁的军事化?

娱宙观
2024-04-25 22:51:46
宝马增资200亿元人民币大规模升级沈阳生产基地

宝马增资200亿元人民币大规模升级沈阳生产基地

新华社
2024-04-27 15:46:08
哈格里夫斯:卡塞米罗的头球回顶难以置信,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哈格里夫斯:卡塞米罗的头球回顶难以置信,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懂球帝
2024-04-28 08:39:35
25张难得一见的精彩照片,你没见过的世界,看后眼界都提高了

25张难得一见的精彩照片,你没见过的世界,看后眼界都提高了

农人老寓
2024-04-23 19:55:20
23岁林妙可发育过猛!微胖身材穿公主裙扮可爱,却意外显瘦又洋气

23岁林妙可发育过猛!微胖身材穿公主裙扮可爱,却意外显瘦又洋气

宋若时尚搭
2024-04-27 10:56:39
李想发文感谢雷军:必须赠送一台理想L6 Max表示感激

李想发文感谢雷军:必须赠送一台理想L6 Max表示感激

户外小阿隋
2024-04-28 12:12:24
张兰喊话光头妈妈:老太太对不起了,18年你那个小孙子没留住啊

张兰喊话光头妈妈:老太太对不起了,18年你那个小孙子没留住啊

悍匪小蛙
2024-04-28 05:47:44
问界M7起火致3死后续!视频曝光,家属提出3大质疑,车企回应来了

问界M7起火致3死后续!视频曝光,家属提出3大质疑,车企回应来了

洛洛女巫
2024-04-28 12:11:42
周鸿祎今天举办拍卖会出售迈巴赫 买家可与鸿祎吃饭

周鸿祎今天举办拍卖会出售迈巴赫 买家可与鸿祎吃饭

手机中国
2024-04-28 09:54:13
善恶终有报!“港独分子”陈方安生,现在已活成了一个“笑话”?

善恶终有报!“港独分子”陈方安生,现在已活成了一个“笑话”?

韶华倾覆i
2024-04-24 11:51:55
全新一代的大众迈腾正式亮相北京车展,外观走年轻化路线

全新一代的大众迈腾正式亮相北京车展,外观走年轻化路线

户外小阿隋
2024-04-25 12:33:14
1987年,我国派出五名特工追杀一名叛徒,引出一位幕后谍王……

1987年,我国派出五名特工追杀一名叛徒,引出一位幕后谍王……

极品小牛肉
2024-04-23 14:04:29
2024-04-28 15:20:49
休闲读品杂志
休闲读品杂志
思想文化、旅游休闲
1686文章数 14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老人生前将心事写满院落:20岁辍学务农 一生娶妻三次

头条要闻

老人生前将心事写满院落:20岁辍学务农 一生娶妻三次

体育要闻

赢了!詹皇末节14分制胜咆哮 压力给到KD

娱乐要闻

张杰谢娜发文为何炅庆生,亲如家人!

财经要闻

日元“崩”了!影响多大?

科技要闻

问界回应M7交通事故:动力电池包特性正常

汽车要闻

5月上市/智能化丰富 海狮 07EV正式到店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旅游
手机
亲子

房产要闻

海南最新房价出炉,三亚跌价最猛!

这2种水果可降低高血压死亡风险

旅游要闻

年轻人出游:为了爱好说走就走 好玩不贵很重要

手机要闻

宋紫薇谈iPhone充电勿放枕头下:任何产品都不要“捂着”

亲子要闻

萌娃在超市排队时看上了路人手中的橘子 于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