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发展新质生产力,苏州因地制宜

0
分享至

□牧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高频热词。那么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呢?这次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因地制宜”。对立志继续走在前、做示范的苏州来说,立足产业基础、杜绝“喜新厌旧”、勇于前瞻布局,就是对这一精准论断的有力践行。

立足产业基础,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前提。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4.4万亿元的苏州,是屹立在经济全球化节点的世界级制造业基地。2023年末,苏州已拥有1.5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2.7%。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占比的日益提升,是苏州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战略底气。所以认识到这一点,苏州就应坚定踏上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杜绝“喜新厌旧”,是落实因地制宜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实事求是地说,传统产业占苏州经济的比重依然十分庞大。但这么多年来苏州能历经全球化的风风雨雨而傲然挺立至今,传统产业集群所构筑的完整、坚韧的供应链体系功不可没。这是苏州经济的客观现实。因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苏州需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对传统产业进行精准的智改数转网联,使其“旧貌换新颜”,从而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强大组成。苏州,是有这个实力的。

勇于前瞻布局,是践行因地制宜的升华。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苏州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稳中求进,同样勇于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光子和智能车联网等全球前沿产业,已在苏州扎下根来。未来,苏州要不断挖掘经济潜力,在尊重科学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继续对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生成、发展、壮大的前沿产业做到全方位的超前布局,力争到2035年,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建成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苏州巩固城市竞争力、进而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身力量的必由之路。苏州也深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础再好,也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保持专注力,发挥创造力,锻造引领力,增强亲和力。蓬勃兴起的新质生产力,一定会在苏州遍地绽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苏州新闻网
苏州新闻网
苏州第一新闻门户
71476文章数 90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