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孙建红:皖南地区农用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变化——基于H村的观察

0
分享至

像往常一样,笔者春节回到农村老家,却发现以往那种一家一户一块地的情景已然不见,所有的土地都连接成片,没有了明显的界限。据了解,自去年11月份以来,H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机械和人工,对全村各村民小组的小旱地、凹凸不平旱地、交通不便旱地、抛荒旱地、废弃山场进行全面改造,将小旱地并大旱地,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农村旱地整体流转步伐,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截至2023年12月7日,H村已改造旱地40公顷、修筑机耕路6000米,新增旱地7.3公顷。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农业生产单位在适当的土地面积上经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耕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那么皖南部分农村地区农用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有何意义?又该如何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发展?

首先应明确的是,农用地适度规模经营并非简单的取消或者废除承包制,而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管理运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也指出: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这意味着土地不会被轻易回收,农民仍然具备至少30年的土地使用权。而皖南地区农用地适度规模经营出现这一变化旨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皖南农村地区农用地的新变化有其重大现实意义。

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一方面,各家各户都拥有一块耕地,土地比较分散,只能小规模的人工种植,机械化无法普及,土地产出效率低下,农民难以获得比较利益;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加上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以及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不断增加,种地的收入远低于打工的收入,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造成部分土地资源浪费。提升皖南地区土地的连片性,为实现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供了便利,也充分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降低了承包大户的生产运营成本。只有集中成片的土地,才能容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运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增强农业产业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方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从事非农业劳动的农业人口越来越多,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必然趋势。土地的流转为附近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可以到基地务工,也可以进城务工,实现了农民多元化增收,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与小农户相比,承包大户拥有更丰富的农业经验和专业知识,他们能够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带动小农户共同增收致富。

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导致农村出现成片抛荒的土地,粮食是需要土地进行生产的,种植粮食的土地面积减少必然会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然而小规模经营农户的绝对收益过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将土地承包给大户耕种,能够保证珍贵的耕地资源不被浪费,也增加了粮食产量,在提升耕地利用率的同时,更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土地是农村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指明了方向。

要灵活把握农业适度经营的规模。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格局和走向,但在实践中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应坚持适度原则,各地区要依据不同的自然资源、经济水平、政策环境、农业经营主体等制定适宜的土地规模经营标准,正确把握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尺度,平衡好“适”与“度”的关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H村属丘陵地带,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耕地多数为小块化、分散化种植,因此其适度经营的规模相对较小。此外,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也不同,农业经营模式要基于具体情况科学、客观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地实施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加快发展。H村在2023年也投资400多万创建了冬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因此,要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质量,大力发展县乡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将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同时注重农民技能的增强和素质的提升,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和管理经验,提升其农业技能和市场意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指的是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即把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生产环节集中起来,统一委托给服务主体去完成,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力量。根据地方农业特色创新多种服务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服务模式,促进小农户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以数字经济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赋能,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业产业基础的智能性,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饭碗,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才能更好的应对国内外挑战,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觉得好看点个【在看】再走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乡村发现
中国乡村发现
三农学术书刊、网站
4751文章数 127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