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发掘于北京石景山的龙袍干尸轰动一时,此人究竟是谁?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龙袍,在古代自然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着的,是皇帝的身份象征,其他的任何人都是不能穿的塌尘睁,如果谁敢私自制作龙袍穿着,那可就是造反的罪名,谁也救不了的,然而人们曾经就发现过一具干尸,这具干尸竟然身穿着龙袍,但是他却并不是皇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一个不是皇帝的人能够穿着龙袍下葬,他到底是谁?

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历史,先后出土的干尸不计其数,但关于“龙袍干尸”的字眼毕竟还是少之又少,很少出现在社会的公众视野当中,而2006年于北京石景山玉泉路的施工现场所发掘出土的一具龙袍干尸,一时之间轰动全国,这具身着龙袍的僵干尸体,其真乱弯实身份究竟是历史上的何人,判断其真实身份又有什么依据呢?

这具2006年出土的龙袍干尸,是北京市唯一一具挖掘出土的干尸,而且是迄今为止对外展出的唯一一具龙袍干尸(2009年)。具体来说,2006年这具龙袍干尸被出土的时候,因为封锁消息的缘故,当时并没有引起巨大轰动。引起巨大轰动的时间是在2009年的八月,当北京市首次对外展出这具龙袍干尸的时候,因为干尸身份的神秘性和一身龙袍袭身的缘由,真的是一夜之间轰动了全国。



关于干尸的身份,一时之间众说纷纭、议论不罩物断。这具龙哗闷闷袍干尸的身份没有确定之前,因为他身着龙袍,所以当时很多人都猜测这具干尸的身份肯定是明清历史的一位皇帝。从这具干尸的遗留发型来看,人们将他的身份锁定在了明朝,因为他的发型保持着明朝的发式,“留发不留头”的清朝,一个能够身着龙袍的人,怎么可能保持明朝发式呢。但随后对外正式公开的消息则击破了人们的种种猜测,这具身着龙袍的干尸,他的真实身份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四品文官黄拙吾。

从2006年五月出土,再到2009年八月对外展出,最后时间来到了2009年的十二月,整整三年半的时间,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终于初步推定到了这具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既不是明朝人,也不是清朝皇帝,这具身着龙袍的干尸,竟是一位清朝四品官员、身为中宪大夫的黄拙吾。



这具干尸身长1.73米,和常人不同的是,他的左脚竟然长有六个脚趾,也正是因为这一生理特性的不同,导致文史专家在确定其身份的过程中有了较快的突破。令人惊讶的是,这具干尸当初被出土的时候,他的皮肤竟然还有弹性,头发和指甲也都保存完好。从清代康熙年间到21世纪初,这之间大概经历了二三百年的时间,这简直难以置信。

从清朝遗留的史书来看,在浩如烟雨的史料记载当中,关于这位中宪大夫黄拙吾的记载,竟然没有发现只言片语。如果这位黄拙吾真的在康熙年间颇具名声和地位的话,那么史书记载上不可能没有其人只言片语的记载,但事实证明,清朝的史书典籍当中确实没有这位老先生的记载。所以多位史学家便判断:关于黄拙吾“中宪大夫”的称谓,很有可能是清廷死后追赠的。

解密干尸的奇特之处:龙袍裹身

虽然这具干尸是四品官员,但他身上裹装的龙袍却是清代一品官服的朝服,更为奇特的是,这具干尸里面穿了一套上下两截的皇帝礼服,即古代的“上衣下裳”,之所以称之为“龙袍干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具干尸的陪葬品当中,竟然有一件龙袍。所以这就和我们开头的猜测有些符合了,龙袍显然和棺材头部记载的身份不太符合。这具干尸既不是清朝的帝王,也不是清朝的皇亲国戚、铁帽子王,何来龙袍裹身、龙袍陪葬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