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强基固本 兴业安民

0
分享至

  

  固安县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在按照订单将已打包蔬菜分类装箱。 受访者供图

  正月里,永定河畔,年味正浓。走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的新中街,铿锵有力的常山战鼓擂响了永定河文化大庙会的号角。北京游客杨晓涛周末带着一家人来到这里,“逛庙会让我们了解到不少传统文化习俗,也品尝了当地特色美食,随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年味儿,真是不虚此行。”

  固安县地处京津之间,被誉为京津两地的“菜篮子”“果盘子”,是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型县。“近年来,固安县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重点发展蔬菜产业,聚焦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目标,探索党建引领、特色支撑、文化赋能的农业强县振兴新路径。”固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振说,全县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发挥京津雄三角战略核心区域优势,不断深化基层党建“领航工程”,全面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举全县之力强要素增投入、建队伍聚人才、创路径加速度,闯出了一条符合产业规律、具有固安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以村级党建为抓手,完善“领头羊”队伍选育管用制度

  走进温泉休闲商务产业园区林城村,街道宽阔笔直,道路两侧欧式风格的联体别墅和公寓住宅楼错落有致,置身其中,感觉跟城市社区别无两样。2003年,林城村成立村党总支、村工委,对林一、林二、林三和郭村进行整合,温泉小镇的建设从那时开启。“我们村从2009年到2015年,花了6年时间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建成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温泉小镇。如今,全村1100多户4500余人,都住上了楼房、别墅,过上了幸福生活。”村党总支书记寇丽娜介绍起林城村的过去和今天,脸上满满的自豪感。

  林城村是联村并建的成功典范,通过“集体开发、村民入股”的新农村开发模式,同周边几个村组团联建,分期开发建设回迁楼和商品房。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广泛征求村街党员、村民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邀请专业设计公司制定《林城村乡村全面振兴发展规划》,合理优化生产、生态空间布局,引领全体村民一张蓝图绘到底。

  产业兴,村民富。林城村以滤清器(简称“滤芯”)生产为主导产业,80%以上的村民从事该行业。占地800亩的滤清器工业园建成后,入园企业达到400多家,年产值在6亿元以上,外村在林城村上班的村民占员工总数的一半,也带动了周边村街的经济发展。

  小滤芯为林城村蹚出了一条致富路。寇丽娜说:“现在村民们幸福感很强。”用张树良的话说,“生活在林城,人人都有获得感。”

  “固安县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先锋领航等工程,切实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员成为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先锋模范。”固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乜红臣说,固安县全面落实农村党组织分档管理、星级评定,深入开展农村党组织“争先创A”行动,创新推出农村党组织书记末位淘汰机制,激励“领头羊”队伍担当作为。常态化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大课堂、基层党建擂台赛,实现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素质能力不断提升。

  支部建在“链”上,企业建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固安县地处京津冀黄金三角区的核心地带,发展都市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一大早,位于牛驼镇的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集配中心的工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走进蔬菜加工车间,一株株芹菜鲜嫩饱满,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工人将刚刚采收上来的芹菜分拣称重、细致包装,然后装车。“现在这车菜正准备发往北京盒马鲜生超市,最快一个小时就摆到超市的货架上了。”合作社总经理张顺斋说,这个季节,每天大概有150到200吨蔬菜从这里运往北京市场。

  近年来,固安县构建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不断推动农业经营由分散向规模化转变,辐射带动周边菜农增产增收。牛驼镇党委副书记李海亮说:“周边几个村把土地集中流转给合作社,老百姓除了能拿到土地流转费,也可以选择来合作社上班,或加入合作社来获得收入。”北黄垡村村民翁楠在合作社已经工作五六年了,“在家门口上班能多陪陪家人,每个月差不多有5000多块钱的收入,心里挺知足的。”

  目前,合作社主要采用订单经营模式,通过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食对接、电商对接,为北京地区的京客隆超市、呷哺呷哺餐饮、盒马鲜生等合作单位提供订单蔬菜直供。张顺斋说:“通过流转土地建设基地,实现标准化种植,平均亩效益由8.2万元增长到10.39万元。”

  聚焦产业发展,固安县将组织堡垒建在“链”上。通过搭建工委统揽、产业链党组织联动、企业党支部参与的“1+22+X”三级共建组织体系,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链党支部,以组织联建共建,织牢织密“链”上党企党群关系网,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

  河北欧朗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现代农业产业链上的成员企业,得到了党组织和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总经理邱桂栋说:“我们和固安县众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2023年投资扩建了80个5G智能菇棚,实现数字化控制全自动智能培养出菇。目前,日产秀珍菇1万斤,带动周边100人就业。”

  以品牌农业带动产业振兴,建设面向北京、天津、雄安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固安县指导扶持渠沟乡周家务村党支部打造了卡尔叔叔幸福农场,充分发挥园区品牌优势,进行土地规模经营。村民通过收取土地流转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企业建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乜红臣说,为发展乡村产业,培育农村集体经济,固安县积极探索联村并建、园村结对、村企融合、产村共进发展模式,促进资源共享、产业联兴,形成了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优势互补、多方受益”的良好发展局面。

  “以让农户分享更多加工、物流环节增值收益为重点,大力培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近年来,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经营性收入占比显著提升。”固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维建说。

  五大振兴多频互动、相互促进

  彭村乡荆垡营东村有着悠久的木梳制作传统。走进村里的木梳制作车间,老师傅赵俊生正在娴熟地制作木梳,他从小跟父辈学习木梳制作技艺,“别看只是一把小小的木梳,制作工艺极为繁琐,需要刨平、开齿、撞齿、光面等30余道工序才能完成。现在村里重视保护和发扬传统手工艺,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了价值,要将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2014年,木梳制作工艺被列入廊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村“两委”班子的带动下,荆垡营东村成立了风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将木梳产业与旅游相结合,打造文化品牌,扩大木梳制作的知名度、美誉度。

  “我们还不断丰富文旅产业资源,建设了农耕文化园,让游客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农耕劳作;建设了荆东书画院,展示特色乡村文化,丰富游客精神世界,吸引了全国各地知名书画家来这里采风写生。”村党支部书记杨庆茹说,村民的精神文化富足了,钱袋子也鼓了。

  来到荆垡营东村的中心街道,可以看到一块占地7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这是为了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村“两委”投资150万元建成的。村里还设立了荆东大舞台,每逢节日,村里的合唱队、广场舞队、艺术爱好者和来自其他地区的表演者们,都会在舞台上为大家奉献精彩演出。

  近年来,荆垡营东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擦亮非遗名片,探索出一条“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的强村富民之路,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级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弘扬固安优秀传统文化,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创新作用,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固安县还实施了乡村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编制《固安县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规划》,重点扶持柳编、焦氏脸谱等传统手工艺,形成固安传统工艺振兴新“名片”。

  “固安县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乡村特色,因地制宜,依托村庄深厚的文化底蕴,拓展传统文化内涵,将京剧文化、古乐文化、民俗旅游、休闲采摘等融为一体,实现组织振兴、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等五大振兴多频互动、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杨振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网三农
中国网三农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8155文章数 311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