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6年,叶元帅问了国锋同志两个问题

0
分享至

1976年,正值历史的转折时期,局势表面云雾迷蒙,实则暗流汹涌,此时国家面临种种问题亟需解决。

就在这一年的7月,叶帅和华国锋进行了一次会面,共同商讨国家大事,他们谈了些什么?达成了怎样的共识呢?



1976年4月,华国锋出任国务院总理,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他肩负起责任与使命,能否推动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不仅关乎国家发展,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

开国元帅叶帅,每在关键时刻都能力挽狂澜,他顾全大局,无私无畏,始终保持高尚的革命气节,周恩来曾用一句诗来评价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为了国家的运转与发展,叶帅决定去见华国锋,时间就定在了1976年7月的一天。

在决定见面前,叶帅先通过电话联系华国锋,他表示想去看看华总理。

华国锋赶忙说,我应该去看叶帅,听闻您身体抱恙,我不好打扰。

叶帅再次表示,你工作忙,还是我去看你更好。

二人互相为对方考虑,争了几轮,最终华国锋被叶帅说服,会面地点定为华国锋的住处,这样也是考虑到华国锋出行更为显眼,低调起见,还是叶帅去华国锋那里更为妥当。

到了见面那天,叶帅一到就看见华国锋已在门口等待,那个年代没有手机,通讯不发达,华国锋需要预估时间提早等候,这一举动让叶帅感到很欣慰。



华国锋扶着叶帅来到客厅,一落座叶帅就说道:“你现在的担子很重呀!我年老体弱,也帮不到你,很惭愧。”

华国锋马上说:“您是九亿人民的元帅,怎么能这样讲呢?”听到“九亿人民的元帅”,叶帅内心很动容。

华国锋表示,自己如今担起重任,唯有兢兢业业,怕影响叶帅养病,不好去打扰,今后还希望叶帅能够多指点。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叶帅提出两个关键问题。



他先问华国锋,如今的治国方针是怎样的?

华国锋向叶帅详细阐明了自己的主张,叶帅听得很认真,其中,华国锋提到了要“抓两目”,指的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安定团结。

华国锋敢于把国民经济定为治国方针的重点,这让叶帅很是赞赏,他点头称好。

叶帅问华国锋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人事安排的,华国锋坚定地表示“除非主席有指示,人事问题一概不动。”这一回答让叶帅很满意。



当时局势紧张,人事问题非常敏感,华国锋的表态无疑是一颗定心丸,让叶帅心里有了底。

二人继续谈话,华国锋也向叶帅请教了一些问题,谈话结束后,叶帅对这次会面感到很满意,加深了他对华国锋的了解。

在8月15日叶帅与熊向晖的谈话中,也可以看出他对于这次面谈的满意程度。

叶帅对熊向晖说:“你对华国锋看得对。”他讲了自己对于华国锋为人作风的观察,得出结论:这个同志确实好,应该支持。

此后数年,华国锋也的确如回答的那样,在经济建设方面付出很多努力,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熊向晖

随着局势的逐步稳定,思想上的不断解放,人们期盼能够加快经济建设,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愿望逐渐成为主流共识,华国锋也不例外。

1976年10月,华国锋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要好好‘抓革命,促生产。’”虽然他沿用了这个口号,但重点显然在于“促生产”。

不久后,华国锋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进一步表示:“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多次强调发展生产力,为“发展生产力”正名,这些都为接下来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推动经济建设作了铺垫。

在华国锋的推动下,各领域的全国性会议相继召开,包括铁路、煤炭、农田基本建设、冶金、交通等,各行各业都在着力发展生产。

1976年11月的一次会议上,华国锋提出“把暂时的困难渡过去,要把群众生活搞得更好。”



在此后数年的努力下,国民经济呈现向好的局面,1976年国内生产总值2988.6亿元,到1979年,就提升至4100.5亿元了,这也为后来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当时经济领域还存在一定的思想混乱,关于要不要引进新技术存在争议。

1977年3月,《关于一九七七年国民经济计划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提出,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洋为中用。这份汇报提纲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并通过,表明领导层就引进技术达成了共识。

华国锋对此也是十分重视,1978年,他在讲话中强调:“努力学习国内和世界上的先进科学技术,决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

可见,对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华国锋是持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在这样的倡导和支持下,一股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引进技术的热潮很快就席卷全国。



仅1978年,中国就先后签订了宝钢等22项引进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项目,是建国以来技术引进规模最大的一年。

这几年间,中国还多次派出代表团出国实地考察,例如项南1978年率团赴意大利等四国考察,林乎加率领的经济代表团访问日本。

在一步步的探索中,我们也迎来了对外贸易的大发展。在华国锋等中央领导的重视下,我国先后与多个国家开展了贸易代表团互访,并签订了一系列的贸易合作协定。

对外贸易事业呈现出繁荣景象,我国先后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经济贸易关系,还取得了诸多亮眼成绩,1978年更是提前一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贸易计划。

1976年到1978年,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期间华国锋体现了真抓实干的精神,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华国锋在发展经济中体现出的求真务实作风,也是源于他忠厚谦逊的个人品格,尽管他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也始终保持着谦逊与朴实。



1976年10月21日,全国上下一派欢庆景象,北京街头万人空巷,150万人上街庆贺,当时的人们把这叫做“双庆”,其中庆祝华国锋成为中共中央主席,占有很大分量。

时至今日,我们还能从老录像带中看到这样的景象,天安门广场上载歌载舞,人们自发地加入到庆祝队伍中,远远望着站在城楼上穿着军装的华国锋,举起双手,热烈鼓掌。

不仅是北京城,全国各地以至农村,都举行了诸多庆祝活动,人们的情感是真诚的,也是热烈的,在今天看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情感是可以理解的。



当时,华国锋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但他却十分注意反对个人崇拜,他的态度是不赞成也不接受对他搞个人崇拜,这种态度与他忠厚谦逊的品格是分不开的。

在日常工作中,华国锋也处处体现了谦逊二字,他常以小学生的姿态向叶帅请教问题,凡大事都要与叶帅商量,在主持召开会议时,也总能看见他搀扶着叶帅入场的身影。

对于许多重要的决策,他都征求并尊重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其他中央领导人的意见。

这种谦逊的姿态,也体现在对待其他老资格人士上,1977年,全国科学大会举行,镜头拍下了华国锋站立在郭沫若后边关照郭沫若的情景。



对于宣传自己的情况,华国锋曾表达过不满。他多次提出:不要宣传我个人,要宣传老资格的革命家的贡献和作用。

1978年12月,华国锋在会议上明确表示:今后“不要宣传我个人”,向上和下发文件的抬头只写党中央就可以了。

华国锋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叶帅曾特意提到华国锋的好品格:为人实在,民主作风好,能团结同志,尊重老同志。



这种品格也体现在对群众的态度上。1978年12月,北京市郊红星养猪场来了一批参观学员,养猪场里有一个特制的玻璃橱柜,里面摆放着华国锋去视察工作时用过的水杯等物品。

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叫王立本的学员的注意,他对此有一些意见,回校后王立本专门给华国锋写了一封信,对这件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华国锋看到来信后,非常重视,不仅接受了他的建议,还给王立本写了一封亲笔复信,信中表示,已托人对养猪场的同志作了思想工作,陈列物品被撤去,今后如果再遇类似情况都照此办理。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作风,华国锋都将抵制个人崇拜、倡导民主贯彻始终,他谦逊朴实的为人也使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爱戴。



北京西皇城根有一处小院,院子里郁郁葱葱,充满了瓜果的清香,午后的暖阳洒下来,更显得小院宁静闲适。

这座院落就是华国锋的住处,1980年以后,他就与老伴居住在此,华国锋为人谦逊朴实,他的住处也尽显朴实无华的风格。

院子和屋内没有昂贵的陈设,就跟平常人家没有什么区别,家具只有用坏了,华国锋才会去换一个,他对生活上的要求不高,朴素节俭是他一向的作风。

小院里最多的事物要属蔬菜与果树了,栽树种菜是华国锋和老伴晚年的一大爱好,关于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果实何时成熟等种种问题,华国锋都了然于胸。



在他们的精心栽培下,满眼清翠的院落里,点缀着辣椒和油菜花,抬头可以看到一个个滚圆的葫芦挂在藤蔓上,后院还有苹果、核桃、葡萄……一派美好的田园风光,让每个来客都能感觉到主人对生活的热爱。

不仅是家具陈设,华国锋在衣食住行方面也极尽朴素,他的衣服都是最普通的,到了冬天就是一身大棉袄。因为怕工作人员抢着洗衣服,华国锋就经常想方设法地藏衣服,然后再交给老伴洗。

有一次,华国锋的侄女来看望他,见屋里漆黑一片,就问他为何不开灯照明,华国锋对侄女说,为了给国家节约能源,自己要时刻注意。

华国锋的炊事员谢师傅曾提到,华国锋的饮食口味数十年不变,为他做饭很省事,因为他爱吃的食物就是那么几样,大白菜、萝卜、南瓜都是他的最爱,这些大多是他亲手种出来的,肉类喜欢水煮羊肉。

只要谢师傅做这些食物,华国锋总是爱吃,从不倦腻,如果哪次做的不可口,华国锋也从不提意见,只是稍微少吃一点,谢师傅认为“他是个特别善良的老人”。



曹俊洪曾在华国锋身边担任警卫,他回忆晚年的华国锋就像一个很平凡的老人,他与老伴走在街头,看上去跟普通的老两口没有什么区别。

华国锋待人非常亲切随和,家里有人拜访,无论是熟悉的,还是不认识的,他都表现得很热情。每当有人想与他合影,他都爽快答应,有人来求字时,他也总是说“好吧,你改天来取”,客人离开时,他还会坚持送到门口。

华国锋的客厅中,悬挂着他晚年时的一幅书法作品,“清静”两个大字,彰显出作者从容大气的风格。这位老人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岁月,却依然不改朴实无华的作风,并将这种作风贯彻始终。



在一定历史时期,华国锋在群众心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求真务实,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抓经济建设,为国家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

与此同时,他也一直保持着低调谦逊的品格,直到晚年依然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与个人作风永远值得敬佩,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

[1]熊蕾.1976年,华国锋和叶剑英怎样联手的[J].炎黄春秋,2008(10):1-8.

[2]祝贺. 1976-1978:历史转折时期华国锋对改革开放的探索[D].湘潭大学,2018.

[3]霞飞.华国锋的谦逊与反对个人崇拜[J].湘潮(上半月),2013(11):33-36.

[4]华国锋晚年生活:生前嘱咐要回葬家乡卦山.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家统计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7 11:50:45
伟大的3-0!欧洲杯第一个冷门:中超旧将世界波,队史第2胜似夺冠

伟大的3-0!欧洲杯第一个冷门:中超旧将世界波,队史第2胜似夺冠

叁炮体育
2024-06-17 22:53:27
曝光!他骗色骗炮的事情,再也藏不住了!

曝光!他骗色骗炮的事情,再也藏不住了!

拾点先生
2024-06-17 21:35:25
叶县冷藏车事故:家属称遇难8人均为女工,车厢被指载有货物和干冰

叶县冷藏车事故:家属称遇难8人均为女工,车厢被指载有货物和干冰

澎湃新闻
2024-06-17 17:54:26
男子买房11年未入住:门锁被邻居替换,屋内堆满杂物阳台成菜园 起诉对方索赔

男子买房11年未入住:门锁被邻居替换,屋内堆满杂物阳台成菜园 起诉对方索赔

红星新闻
2024-06-17 17:52:10
卧底鸭肠、鹅肠工厂:脚踩鹅肠挤粪,烟头扔进鸭肠筐

卧底鸭肠、鹅肠工厂:脚踩鹅肠挤粪,烟头扔进鸭肠筐

新京报
2024-06-17 08:30:28
男人“羞羞”为什么冲刺几下特别重?完事还要顶两下

男人“羞羞”为什么冲刺几下特别重?完事还要顶两下

水白头
2024-06-17 00:15:02
是什么影响了民营的信心?专家在回避最简单的事实

是什么影响了民营的信心?专家在回避最简单的事实

永不出场的戈多
2024-06-17 12:04:16
就在各大高校扭扭捏捏,酝酿怎么收姜萍时,哈佛已经下手了....

就在各大高校扭扭捏捏,酝酿怎么收姜萍时,哈佛已经下手了....

看界馆
2024-06-16 12:34:34
一查就停产,很多大老板开始失眠了

一查就停产,很多大老板开始失眠了

大猫财经Pro
2024-06-17 18:00:38
毛泽东个人简历!无人能比

毛泽东个人简历!无人能比

华人星光
2024-06-17 18:34:35
终于轮到美国求我们,中国不卖全球都得缺货,美:头一次受窝囊气

终于轮到美国求我们,中国不卖全球都得缺货,美:头一次受窝囊气

星辰故事屋
2024-06-17 20:07:58
德转宣!南通支云队刚深陷降级泥潭,国际足联就主动送上惊喜大礼

德转宣!南通支云队刚深陷降级泥潭,国际足联就主动送上惊喜大礼

评球论事
2024-06-17 22:01:11
为何欧洲杯变成了鸡肋?各大平台都不关注,原因让人惊讶

为何欧洲杯变成了鸡肋?各大平台都不关注,原因让人惊讶

低调看天下
2024-06-17 12:55:23
美国固态电池开始B测!391Wh/kg续航1000公里,奔驰已收到样品

美国固态电池开始B测!391Wh/kg续航1000公里,奔驰已收到样品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4-06-17 15:29:21
俄罗斯重新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供应国

俄罗斯重新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供应国

财联社
2024-06-17 16:10:06
奥地利0-0法国!姆巴佩乌鸦嘴,本届欧洲杯最大冷门诞生

奥地利0-0法国!姆巴佩乌鸦嘴,本届欧洲杯最大冷门诞生

体育世界
2024-06-17 19:27:22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我们有必要尽一切努力满足普京的期望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我们有必要尽一切努力满足普京的期望

西楼饮月
2024-06-17 17:48:55
复旦教授称95%的数学专业学生写不出姜萍那样的答卷,校方回应“她考621分为何上了中专”

复旦教授称95%的数学专业学生写不出姜萍那样的答卷,校方回应“她考621分为何上了中专”

极目新闻
2024-06-17 10:50:44
对话在梅州露营遇洪水提前撤离的东北小伙:半夜好心人敲车窗

对话在梅州露营遇洪水提前撤离的东北小伙:半夜好心人敲车窗

南方都市报
2024-06-17 17:13:11
2024-06-18 00:42:44
谈史说未来
谈史说未来
爱美是人的天性
1137文章数 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研己实景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数码要闻

小米米家智能多功能养生壶 P1 发布:陶瓷不粘涂层,众筹 179 元

旅游要闻

游客放狗进赛里木湖追天鹅,景区回应!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