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统照:青岛新文学的拓荒者

0
分享至


欧阳霞/文

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图书馆前的草坪上,王统照先生的雕像谦和地独守在阳光和青草间,引领着每一次瞻拜仰望每一次肃然起敬的目光。王统照是20世纪前50年中唯一真正与青岛联系最为紧密,在青岛居留时间最长的作家。

1913年,16岁的王统照在完成了私塾教育后,离开家乡山东诸城到了济南,进入育英中学读书。五年后,王统照前往北京,就读于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随后在新文学运动的初期,他与茅盾、郑振铎、许地山等12人发起建立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这一时期,王统照创作、翻译了大量小说、散文和新诗,成为与叶圣陶、谢冰心、朱自清等齐名的具有影响力的作家。

1926年7月,王统照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匆忙辞职从北京赶回故里。1927年,母亲去世后,王统照似乎再也没有逗留在家乡的理由了,于是他决定举家迁到青岛。当时的青岛“风景美丽如绿洲,文化冷落如沙漠”,他之所以定居于青岛,是因为青岛之“地广俗朴,风候宜人”。

他托人在青岛买下了观海山西坡一亩多地,盖了十几间平房。这里的风景让正在经受丧母之痛的王统照感受到了心情的平复,“每天下午,太阳光正射在院落里,夕阳西下,照得海水一片通红,海色天风,最适人意。”为了看海,王统照还在书房外特意修了一座小平台,起名为“望海台”。每到黄昏,王统照瘦弱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望海台上,凭海临风,任风将长衫高高地吹起。

迁居青岛后,王统照先后在铁路中学和市立中学任教。1929年,他发表了在青岛完成的早期作品《刀柄》《火城》。此后,又创作了《海浴之后》《沉船》等。经过济南、北京的历练,王统照最终在青岛完成了人生蜕变,也完成了一个作家的职业积累。

1929年9月1日,王统照创办了青岛历史上第一份新文学刊物《青潮》月刊,由青岛书店出版发行。他在《青潮》发刊辞《我们的意思》一文中写道:“文艺自不能以地域为限,但在这风景壮美及近代的新都市的各种刺激与现实的青岛,我们平常想望着有这种刊物,这不是为‘河山生色,乡土增光’,或是迎合社会需要之陈旧的与投时的货品的观念,但在天风海水的浩荡中迸跃出这无力的一线青潮也或是颇有兴致的事吧。”表达了试图推动青岛参与到全国性的办刊办报的运动中去,成为中国文学阵地的宏大愿望。

然而《青潮》并未如王统照所愿成为表达思想的广阔天地和长久力量,在创刊号上除了《我们的意思》《编辑后》两篇发刊辞和编者按之外,登载的全部作品包括王统照的小说《刀柄》、李同愈的小说《父子》、王玫的诗《漫漫夜》、杜宇翻译的数首外国诗歌及德国哈森克莱弗的喜剧《决定》、姜宏翻译的童话《小彼得》、庸人的长诗《石堆前的幻梦》、息庐翻译的丹麦甲考孙的《两个世界》以及提西、梦观的两篇小品文。其中,王统照、李同愈、杜宇、姜宏、王玫等人皆为《青潮》的编辑。《青潮》虽称为月刊,但实际上时隔三个月,也就是1930年1月1日才出版了第二期,之后就因为经费与稿源等原因被迫停刊了。

但夭折的《青潮》却像报春的第一抹新绿,意想不到地引发了青岛文化的春天。自《青潮》之后,青岛的报刊和学生创办的文学社突如“雨后春笋,特别是所谓文艺刊物正各自在这大时代中争着,奋跃着,挣扎着,呻吟着他们未来的革命。这究竟是一个蓬勃的现象。” 青岛当地“报章繁兴,印刷鼎盛,以视前期,不啻相去十倍。”据统计,1930年代青岛的中文报纸有《青岛时报》《青岛民报》《正报》《青岛晨报》等近20份,外文报纸有《泰晤士报》《大青岛报》《青岛公报》等近10份,外文报纸的数量超过了北京、天津、汉口等城市,直追上海(11家)。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青岛报业发展的时代,“在社会上,在思想上,在我们这样民族的国家里,一切时代意识的认识已给予我们对于渺茫的前程有微光的启示与希望……”

王统照是青岛新文学的拓荒者,是文人圈中的核心人物,他在观海二路49号的居所自然成为青岛文人们的聚集地。虽然那时王统照并非大学教授,但当时在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杨振声、闻一多、老舍、洪深等常常登上他的望海台谈文论道,把酒品茗。每当这时候,王统照的眼里就会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观海二路49号更是文学青年的向往之地,当时还在国立青岛大学求学的青年臧克家更是得到了王统照的帮助和提携。臧克家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剑三(王统照字剑三)很重友谊,真诚待人,给人以温暖,如陈年老酒,越久越觉得情谊醇厚。对我这个后进,鼓励、扶掖,不遗余力。我的第一本诗集(即《烙印》),他是鉴定者、资助者,又做了它的出版人。没有剑三就不可能有这本小书问世。” 在观海二路的书斋里,青岛的文人们一同“送走过多少度无限好的夕阳,迎接过多少回山上山下的万家灯火”。

王统照在《〈银龙集)序》中说:“民国十五,六,七年间,我寂居海隅,身体多病,消磨日子于种种的苦闷情绪之中,渐渐把已往的青年心理与对人事的简易看法逐渐改变。沉静悒郁的寻思,冷眼默看的观察, 虽然有‘离群’之苦,却増加了人生的清澈认识。”

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时刻,王统照的望海台,让他看到了大海的苍茫,也让他看到了“在北风呼啸的天气里,衣服褴褛的穷人流浪在街头,侵略军的水兵酗酒行凶,国民党的警车横冲直撞……”,于是他深入青岛社会,了解民情,调查采访,开始了《山雨》的创作。这部以青岛和胶东为背景的小说,描写了动荡的时局,农村的破产,预示了风暴即将到来,并深刻分析了“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与现象,以及农民的自觉”。无论就农民与城市的突发性的无奈遭遇,还是新生的青岛对一代背井离乡者命运的影响,《山雨》都是具有开拓意义的叙述尝试。

1933年《山雨》出版后,社会反响强烈,成为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里程碑式的奠基之作,因与茅盾的《子夜》同一年出版,因而,那一年被文学评论界称为“子夜山雨年”。然而《山雨》的出版,也让王统照遭受了飞来横祸,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以《山雨》“颇含阶级斗争意识……予以警告,勒令禁止发行”,王统照被列入“危险人物”黑名单。此时的王统照不得不离开青岛返回故乡,变卖田产,被迫赴欧洲游历了一年。1935年春,王统照回国,在青岛创办《避暑录话》周刊,1937年,迫于青岛时局的紧张,王统照举家迁往上海,这一去,就是八年。

1945年夏,抗战胜利后,王统照全家再次迁回青岛。回到观海二路,眼前的宅子已是家徒四壁,家具、藏书、资料都被日本人抢劫一空,王统照不禁从心底涌起无限悲凉。1946年8月,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原址复校,王统照应聘为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小说》等课程。他看到被劫后的学校图书馆已无藏书,便将自己尚存的300多种线装地方志转赠给了学校。

王统照知识渊博、学问高深、治学严谨,在教书的日子里,他不断教导学生如何明辨是非,分清敌我,走上革命的道路。他恨不得将毕生所学所悟倾其所有教给学生。在学校期间,他一面教书,一面继续文学创作。仅从1946年至1950年的四年期间,王统照所写的小说、诗歌和译作达130多篇。

在青岛解放前夕的日子里,王统照奋不顾身地支持“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罢课示威游行,支持学生运动,从不向任何势力低头。他在演讲中高呼:“国无宁日,何谈学习!同学们!我们坚决支持学生运动!学生的行动是正义的,誓做你们的后盾!”。郑振铎在《忆王统照先生》一文中写道:“表面看起来,王统照先生是随和得很的人,但他是有‘所不为’的!他是内方外圆的,其实对不正义之事,他从来不肯应付,或敷衍一下,他疾恶如仇。他从来没有向任何罪恶势力低过头。他在山东大学做教授的时候,乃是一盏明灯,照耀着学生们向光明大路走去。”

1948年夏,王统照因支持学生运动,遭到校方解聘。同年,他的《银龙集》出版。此后不久,王统照在一个他相信光明的时代即将来临的时候,离开青岛前往济南任职。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欧阳霞】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类周报
90331文章数 16022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