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冬菊:潜伏父亲傅作义身边,劝其和谈解放北平,后来结局如何?

分享至

1949年1月21日,国民政府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与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31日,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进入北平接管防务,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傅作义从1911年开始投身革命,到1947年12月,就任华北“剿总”的总司令一职。

不仅手握重权,手下还有50万重兵,就连蒋介石也要忌惮几分。

那他为何会同意解放北平呢?



这一切要从一个关键人物说起,此人便是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

加入共产党,促成北平解放和谈

傅冬菊于1924年出生,彼时国家动乱,日本帝国主义猖獗,为了保家卫国,傅作义常年都在战场上奔走,鲜少陪在家人的左右。

因此,父女两人的见面次数并不多。

傅冬菊对父亲的印象大多都来自家人的只字片语,从这些碎片信息中,傅冬菊了解到父亲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军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在傅作义的影响之下,傅冬菊自小便将他视为自己的榜样,希望未来她也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1941年,日军猖狂,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已沦陷,弥漫了硝烟和战火。

为了躲避战火,傅冬菊和家人来到了重庆,等安顿好之后,她便进入了重庆南开中学读书。

在读书期间,傅冬菊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傅冬菊的思想得到了洗涤,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越多,她的信念也变得更深,她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和人民。

1945年,傅冬菊投身到民青运动中,与众多学生和职工一起宣扬先进思想,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运动爆发后,国民党很快便派人镇压了,部分学生还因此被抓了起来,傅冬菊因为是傅作义的女儿,国民党军官不敢得罪傅作义,便没有为难傅冬菊。



1946年夏天,傅冬菊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到天津大公报社工作。

鉴于傅冬菊长期以来的表现,1947年11月15日,傅冬菊加入了共产党,顺利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而国民党高官子女这个身份用起来是十分便利的。

在1946年到1948年期间,傅冬菊就曾多次利用身份之便,为数名共产党员提供了华北“剿总”的便信笺。

当时国民党在华北的相关城市都设置了重要关卡,并派军队把守,想要进出实属不易,稍不注意,便会暴露身份。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