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曾是一名光荣的边防武警战士。1983年,他入伍来到福建某边防派出所,不久之后,他当上了所里的文书。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边防派出所,但地方上所属的事,从人、船、户籍到出海、打工,以及部队缉私、反偷渡、处理案件等等,都归边防派出所管,是让人生畏的部门。
边防所在这一方辖区可谓是大权在握,老百姓尊敬,地方领导重视,就连那些横行霸道的“地头蛇”,见了边防所的人也发怵。
在这样的环境中,林秋由衷感到了一个边防武警的分量,工作劲头也很高,因此受到领导的器重,还推荐他报考军校,他走的本该是一条铺满阳光的路。
然而,虽然上级规定严禁收听台湾的宣传广播,林秋却止不住好奇,一次,两次……越听越着迷。
“起义归来者,依其自由意愿,参加国军或辅导就业、升学;尚未婚配者,可选择如意小姐……”
“携带手枪、步枪、冲锋枪者奖黄金;携带情报者……”
听着那嗡声嗡气的女中音,林秋怦然心动:枪支弹药、边防机密文件,对我这个文书来讲,不是小菜一碟嘛。凭我手上管的这些,带过去少说也得给个一官半职,奖金也少不了……
1984年4月15日,林秋利用手中职权,盗取手枪2支,子弹23发,秘密文件60多份。他的心一横:叛逃。
林秋对检查员和船工说:“给我出条船,我要到海上检查船只。”
命令如山倒,船工哪敢怠慢?按他指点,两名船工操纵船只快速向台湾占领岛驶去。快接近国民党军驻守的岛屿时,船工察觉不对,要调头往回返。
“不许返回,往前开!”林秋撕去了伪装,凶相毕露,掏枪对准了船工。并威逼船工扯一块白布,挂在船头做白旗。
船只靠上岛屿足足等了2个小时,才见到一个橡皮舟划来。“干什么的?”一个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士兵大声喊问。
“我是来投降的。”
“2支手枪,2袋文件。”
“送过来。”
随后,林秋被黑布蒙住双眼带走,受到了审问。
尽管他宣誓“效忠国军”请求留下,但对方毫不动情,国民党士兵对他说:“上边研究了,不收留你,回去吧。”
说着,驾起林秋的胳膊就往外拉,一直拖到海边,他被塞上橡皮舟却不松手,一个士兵抬脚猛踢了几下,一把将他推到海里,随后掉头而去。
林秋哭喊着“我要上岛……”拼命在海水中挣扎着,见他们的船没动,岛上的士兵用机枪等武器扫射驱赶。
一发子弹打中了一名船工的屁股,一发子弹从林秋的肚皮上划过,两名船工总算没扔下他,把瘫成一团的他拽上了船……
当然,落此下场的,不止林秋一人!
1981年,舟山群岛某部翁国强等四人劫船叛逃后,被国民党关押在一座四周布满铁丝网的小平房里,一切活动都受到了严格管制,每天除了割草、扫厕所,大小便都得报告。
翁国强提出“抗议”,说自己是听了广播冒死而来,请求按“1支手枪,可得黄金5两”的许诺,给予奖励。
国民党士兵不耐烦了,狠狠“赏”了他一脚后训斥道:“那是宣传,台湾哪有那么多黄金,再嚷,要子弹有一颗。”
翁国强等人吓得不敢吭声了。
在过了80天囚笼生活后,忽然有一天,他们一个个被强行打上麻醉剂,并用胶布贴住眼、封住嘴,塞上了小渔船,然后用炮艇拖到海上,漂流遣返大陆。
结果这些人有的葬身鱼腹,一命呜呼,没死的也被拖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对于“投奔自由者”,台湾当局真正感兴趣的是叛逃者身上的情报价值,一旦“油水”榨干,叛逃者的命运便可想而知。
1981年3月26日晚,原福建空军某高炮师排长杨某,伙同一名班长及一名退伍战士,窃取五四式手枪1支、子弹1千发、手榴弹3枚,以出海为名逃至国民党驻守岛屿马祖。
登陆后,台湾特务机关即对三人进行了审查,杨某等人先后提供了我空军高炮部队及党、政、军有关方面的情报。
在榨取了情报之后,杨某等人被强行塞进一只舢板,拖到海上遣返。
后来杨某等人又返回马祖,跪地哭求,但仍被再次拖入海中,因当晚海上风力突然增大,三人同舢板一起葬身大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