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股票上的四位民族工业先贤,曾被毛泽东频频点赞

0
分享至

文│陈伟国

1956年2月,毛泽东在接见黄炎培时,提起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四个人不能忘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之道。清末民国初以来,中国内忧外患,以张之洞、张謇、范旭东、卢作孚为代表的大批有识之士扛起了实业救国的大旗,试图实现救国、富国、强国的梦想。当年张之洞、张謇、范旭东、卢作孚创办的公司发行的实物股票,如今已成稀罕之物。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四位民族工业先贤的实业救国之路。

张之洞:成就强工利农之举


张之洞

张之洞为晚清重臣,清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视近代机器工业为“富民强国”之本,在担任湖广总督18年中,他大力推行“湖北新政”,成就了一系列强工利农之举:创办亚洲最早的钢铁企业——汉阳铁厂,改变了中国钢铁全部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创办湖北枪炮厂,使得“汉阳造”闻名全国;编练新军,为辛亥革命打下良好基础;支持修筑芦汉(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奠定武汉“九省通衢”格局。

早在1890年,张之洞致电李鸿章决定开办大冶铁矿,他东挪西借五六百万两创建了汉阳铁厂。1893年9月汉阳铁厂竣工投产,直接为卢汉铁路提供钢轨。汉阳铁厂矿初具规模之后,因官力不逮、经营不善,1896年张之洞支持盛宣怀招商接办。随后,汉阳铁厂及其燃料供应企业萍乡煤矿有限公司先后陆续开始招股。经过10年发展,以汉阳铁厂为核心、大冶铁矿与江西萍乡煤矿为原料基地的远东第一家钢铁煤炭联合体已然成型,为正在兴起的中国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汉、冶、萍的官督商办之路并不顺利,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危机重重。在张之洞与盛宣怀的推动下,1908年,清廷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正式成立中国第一个钢铁大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


汉冶萍公司老龙头股票(湖北省档案馆藏)

目前,清代汉阳铁厂、萍乡煤矿股票存根与合并后的汉冶萍公司股票,人们基本上只能在湖北档案馆内一睹真容,而民国初年汉冶萍公司股票也被藏家们珍藏,其市场价格不断走高。

为解决修筑粤汉铁路与“汉冶萍”公司所需水泥问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之洞以湖广总督名义招商,奏请采取官督商办形式筹办大冶湖北水泥厂。上海清华实业公司总理程祖福应招,集资42万两白银承办。1909年5月2日建成投产,年产水泥6万吨。其生产的“宝塔牌”水泥曾获1910年举办的南洋劝业会头等金奖及美国巴拿马赛会一等奖。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一张宣统二年(1910年)湖北水泥厂股份有限公司整股票发行于宣统二年,公司注册资本金为平纹银150万两,总理程祖福。票上显示公司每年除派发七厘股息(官利)外,还另派红利。由于股票面值为壹百两,“整股”是相对“零股”而言的,不足壹百两的为零股。历经115年风雨,“湖北水泥”演变成今天的“华新水泥”,其原址如今已成为国宝级工业遗产保护项目。

为推动湖北新政,张之洞还提出了“事业教育”“师范教育”“国民教育”等新式教育,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工艺学堂以及广雅书院等,培养了一大批工、农业所急需的新式人才。

张謇:倡导父教育母实业


张謇

“天地之大德曰生”。甲午战败,举国震惊!末代状元张謇怀报“实业救国”之志,毅然弃政从商,创办大生纱厂。大生纱厂的招股十分艰难,几次濒临夭折。至1899年4日“首尾五载,阅月四十有四”,纱厂终于在南通唐闸镇建成开机,第一年就赢利7.8万多两余利。

其后,张謇利用大生纱厂获得的利润滚动发展,先后创办垦牧公司、轮船航运公司、银行及面粉厂、酿造厂等。经过多年苦心经营,以南通大生纱厂为核心的成员69家、资本高达600万两白银的大生企业集团已然形成。大生企业集团立足轻纺工业,形成轻重工业并举、工农业兼顾的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之一,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与南通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父教育母实业”,张謇两手抓。他认为“文化必先教育,教育必先实业”,“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他先后参与创办了370多所学校,涉及女子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等。1902年,在创办通海垦牧公司时,即开设通海农学堂,提高民众谋生技能,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1911年在通海垦牧公司第一次股东会上,张提议分给南通师范学校450股。


大生机器纺纱厂股票(南通博物苑藏)

同时,张謇还开设女子蚕桑讲习所、伶工学社等实业教育,并不遗余力地开展包括城市公共文化在内的城市建设。如1905年,张謇创办中国人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等,南通被誉为“中国的一个理想的文化城市”。

岁月变迁,当年张謇创办的众多企业股票不少仍留存至今。清代大生纱厂与通海垦牧公司等首发股票均为南通档案馆收藏,市场所见基本都是民国中后期股票。另外,张謇参与创办的清代公司股票也是稀罕之物,人们只能在大型拍卖场上偶见。

范旭东: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范旭东

为了发展我国民族工业,1914年7月,范旭东借助股份制方式,在海盐丰盛、交通便利的天津塘沽创建了久大精盐公司。“久大”一经注册,就得到了当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纷纷入股。如梁启超、黎元洪、曹锟、冯玉祥、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盐政学者景韬白、盐法专家左习勤、化工学者叶绪耕等。其中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则以曹秉权的名字和堂号入股。

到1915年4月18日召开“久大”第一届股东大会时,已收到股本金41100银洋。久大精盐公司生产的“海王星”牌精盐结束了中国人食用粗盐的历史。


1914年久大精盐公司第一期股票单

两年后,范旭东又在天津塘沽创建中国第一家制碱厂——永利碱厂,并于1922年创办第一家化工研究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1926年6月,永利碱厂纯碱试制成功。之后,其“红三角”牌纯碱畅销海内外,并多次获国际博览会大奖。1934年,第一家硫酸厂——永利硫酸铔厂在南京成立。永利、久大和黄海研究社三位一体,组成了“永久黄”化工集团。1937年,天津塘沽沦陷后,范旭东决定在祖国西南大后方重建民族化工基地,筹建永利川厂。

范旭东在创办实业的同时,积极提倡科学救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无论海归还是“土鳖”,当时中国的化学人才几乎被他一网打尽。早在1921年范旭东就将著名化工专家、留美博士侯德榜纳入麾下。早期永利制碱技术问题频出,曾多次深陷倒闭风险,股东纷纷要求将侯德榜替换掉。范旭东力排众议,全力支持侯德榜的工作。他与侯德榜及黄海化工社社长孙学悟并称永利公司三杰,一时成为佳话。


1919年建成的久大精盐公司(东厂)外景

1941年,侯德榜带领永利公司有关人员潜心研究,成功发明震惊世界的“联合制碱法”,并无偿向全世界公开其技术。范旭东不肯居功,力主以侯德榜的名字为新工艺命名。抗日战争胜利之前,他便已拟定出“十厂计划”,积极为民族化工工业复兴筹划。

1945年10月4日范旭东逝世后,当时正在参加重庆谈判的毛泽东亲笔书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船王”卢作孚对其惺惺相惜,称其“不朽清辉光史乘”!

新中国成立后,“永久黄”重获新生。“侯氏制碱法”也于1953年获得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另外,“永久黄”还“贡献”了新中国5位院士及食品工业部部长、化学工业部副部长。

虽然民国时期永利与久大公司股票难得一见,但范旭东参与的一些公司发行的股票偶有所见。如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全华化学工业社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面便有范旭东的签名手迹和钤印。全华化学工业社由范旭东、钟履坚等人发起创办,1934年成立于南京。取名“全华”,意为“提倡国货、保全中华”。

卢作孚:船王致力民生事业


卢作孚

卢作孚为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船王”。他早年投身教育,立志以教育救中国,但由于连年军阀混战使其梦想破灭,由此弃学从商,于1925年在合川创办了民生实业公司,从此走上了一条以办轮船航运业为基础的实业救国之路。

四位民族工业先贤中,卢作孚的学历最低,小学毕业却自学成为文化人,做过教员、记者、报纸主笔。他一介书生,没有资本,却用不到10年时间创办了中国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由他创办的民生实业公司则“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


民生轮船公司成立大典

抗战前,民生轮船由最初8000元资本发展到百万元资本,从一艘小船发展到30多艘轮船,从200里航线延伸到5000多里航线,并拓展了港澳和东南亚航线,最远的还到过印度和非洲。到1949年,其拥有148艘江海轮船。除了航运业外,民生公司事业还涉及发电、自来水、造船、铁路、纺织等许多领域。

民生轮船的船员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艘完全由中国人自己经营的船呀”,国人为民生深感骄傲。除了回报股东外,民生公司善待职工,对职工的“优待”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自成立之日起,对职工及家属实行乘船优待制度,年底发双薪,并根据盈利状况发放“红酬”等。此外,卢作孚还试图通过职工持股制度把职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起来,建立劳资合一的理想社会。在民生公司船舱和职工宿舍床单上,都印有卢作孚手书的一副对联“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勿忘国家大难”。

实业救国、集体协作与奉献是“民生”精神之所在,也是“民生”事业的基础。每当公司财务困难之时,职工主动缓领或少领薪水,与公司共渡时艰。

1938年10月,民生公司职工以牺牲116人、损失16艘轮船的代价,用40天时间,赶在枯水期前将堆积在宜昌的9万吨工业物资和3万人员抢运入川,完成中国实业界“敦刻尔克”宜昌大撤退,保住了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为抗战作出卓越贡献而名垂史册。


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民生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内部积累外,曾多次对外发行过股票与公司债。其实物前者数年前在拍卖公司甫一露面,即受到海内外藏家的追捧。后者迄今未出现,可能是当时兑付后全部销毁之故,是否有漏网之鱼不太好说。另外,民生公司附属投资企业发行的股票实物也是稀罕之物。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股东关吉玉为其时财经高官。票上显示的董事长为宋子文,卢作孚并未出现在董事之列,这与民生公司独特的管理体制有关。由于其股权分散,民生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即建立以总经理为首的总公司集权管理体制。公司实际控制权集中在总经理卢作孚手中,董事(长)大都是挂名。


天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民国三十年(1911年)天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也透露不少历史信息。该公司是民生公司规模较大的投资企业,其前身为成立于1934年的天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民生公司持股比例为67%。1938年5日,该公司与中福公司及北川公司合组为天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卢任董事长。发行于1941年6月的“天府矿业股份右限公司股票”,董事长正是卢作孚。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中国首家金融行业博物馆
1298文章数 16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