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谭嗣同到蔡锷、杨昌济,再到朱德,毛主席,救国救民,薪火相传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前言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牺牲的六君子之一,临刑前写了一首绝命诗,《狱中题壁》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鸦片战争以后,目空一切的天朝上国终于感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于是也开始了学习西方,甚至组建了亚洲一流的北洋水师,可惜1894年的甲午一战全军覆灭,被迫签署了屈辱的《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签署《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组织了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 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可以说是满清最有希望的一次改革维新运动, 上面有光绪皇帝大力支持,下面有一众有识之士积极推动。
可惜这个变法运动还有个名字叫做:百日维新。



慈禧老佛爷一发怒了不得,光绪帝被软禁,下面跟着变法的人们遭了殃。唐朝的二王八司马无处可逃,都被贬谪治罪。到了清朝,世道不同了,康梁一溜烟跑到了日本。康有为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在日本组织保皇会,募集了巨额钱财,后半辈子过得还挺幸福美满。
但是在这次变法失败以后,还有人宁死不逃,这就是写下这首绝命诗的谭嗣同。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