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86年陈永贵追悼会现场,华国锋紧紧盯着遗体,反复说着一句话

0
分享至

前言

“农业学大寨”早在上个世纪,我国农业发展就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而农业学大寨学的就是陈永贵。

陈永贵曾经是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寨村的老百姓在当时极端的艰苦背景之下,创造出了农业生产的奇迹,他面朝黄土,经营着一方贫瘠的土地,探索着中国农业的大课题,影响着亿万人民跟着奋进。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因病重离开了人世,依照他生前的嘱托,他的追悼会十分简单,除了他的家人,也只有一些亲近的朋友到场,现场十分冷清,而就当所有人沉浸在悲痛的情绪中,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平静。

来的人正是原中央主席华国锋,华国锋自从离开领导岗位后,就很少出席公众场合,因此他的出现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在追悼会的现场,华国锋泪流满面,最里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退出政坛的华国锋,为何会出席陈永贵的追悼会呢?他又说了一句怎样的话呢?



退出政坛,保持俭朴,国务院的“穷人”

1980年9月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陈永贵辞去了副总理的职务,退出政界的陈永贵,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中,然而人们在他身上看到了朴实,陈恳,和亲切。

陈永贵一直不转户口,仍然在大寨拿工分,1974年以前,山西省委书记帮他做了点工作,每月补给他60元,当了副总理,国务院补给他每天一块二毛钱,山西也给他涨到了100元,从此他的生活每月便是这136元了。



这钱由警卫张银昌管着,买些什么,到月底就掏出一个小本子给他报账,偏偏陈永贵的客人多,昔阳的,大寨的,还有在北京的老乡,于是他就留别人吃饭,并且还在他那里住,还有华国锋,纪登奎,陈锡联喜欢和他来往,尤其是山西老乡,爱吃拉面,他的钱实在不够用了。

到了月底,中南海或者怀仁堂的账单就送到陈永贵这里,上面写着:

“某年某日,烟一盒,x角x分,某月某日,午餐一顿,多少多少”,

警卫员便一一登门付账。



陈永贵不要服务员,不要管理员,而且他回家乡,按级别可以坐软卧车厢,陈永贵却说:“讲究那个排场干啥,一起坐。”

陈永贵的烟瘾也很大,在大寨时他是种烟的好手,也是炮制旱烟的专家,每年都安排两个人专门种烟,后来他抽香烟,有一种烟是一毛九一包,只有太原的一家宾馆有,所以他每次回去就买一大包带回北京,后来这种烟没有了,永贵大叔就三毛钱的。



在辞职后,国务院的那36块钱便没有了,接着根据中央安排转户口,定为工资二百元,他便又抽起了旱烟,用上了他早先挂脖子的烟杆儿。

他要求退了红旗车,留下一辆生活用车,但是那车也不常开,他宁愿坐公共汽车,宁愿步行,卫士曾用那车带着陈永贵的小孩儿出去玩了一次,陈永贵知道了,他对警卫员说:“这是公家的车。”



他辞去副总理后,过了一段清闲的时光,后来他给中央写信,希望去基层做事,中央就把陈永贵安排到北京东郊的一个农场当顾问,在这里,工作人员都非常欢迎他,他也对这里的人非常友善,总是将他们请到家里做客……

被确诊为癌症,陈永贵逝世

他在东郊农场干的热火朝天,可是不久后,他就得了病,是癌症。

陈永贵住进了医院,医护人员对他精心治疗,还动了手术,但留他不住了,因为他是晚期,尽管大家都在他面前表现得很轻松,可是陈永贵还是知道了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脸色发黑,日渐消瘦,胸部疼痛,呼吸困难,这一切,都在向他传递不祥的消息。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只剩下了两件事,一是舍不得家人,到了过节,他要和家人在一起,他疼爱他的儿子,孙子,他一辈子看重老年过正月十五的团聚。

第二件事,是特别想念他的老朋友们。

正当他沉浸在回忆中时,当过多年的县委副书记李喜慎来了,陈永贵问他:“你如今在干什么?”



李喜慎说:“我已经退了,在家乡挖了两孔窑。”

陈永贵说:“对,回去住吧,你也给我挖两孔,等我好了,我到你那去,俺们刨两块种地。”

说着,陈永贵不由叹息一声,8月12日,陈永贵住进了医院,要手术签字的时候,陈永贵的孩子们都不在,他笑着对医生说:“我的孩子们都在上班,家属签字就我自己签吧,有问题,我负责!”



手术做完后,陈永贵也意识到自己可能时日不多,大寨的人们陆续来看望他,梁便良,宋立英,郭凤莲……

这些曾经并肩战斗的伙伴,看见他都眼泪汪汪,而陈永贵进来这么多人,该跟谁说呢?对谁也没有说,只有泪眼不断涌出。

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出来后医生对他们说:“你们错了,要一个一个进去,他才好跟你们说话,你们一起进去,他想着你们,可是又不知应该对谁说…..”



这场面感动了在场的医生,医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间的真情。

陈永贵在病重期间,也是时刻保持着善良和友好,对待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他总是非常友善,一次护士在他的手臂上扎针,好几次都没有扎进血管,陈永贵并没有责怪,而是耐心劝导,护士紧张地涨红了脸,最后在陈永贵的耐心劝导下,成功了。

后来,护士说:“陈老待人很和善,他太好了!”



陈永贵到后来,时而清醒,时而昏迷,1986年三月二十五日晚上8点35分,这位在土地上挣扎奋斗了一生的老农民,这位征服过大自然狂暴的英豪,离开了这个世界。

华国锋只身一人参加追悼会

3月29日,在八宝山火葬场火化,他的告别仪式也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前来悼念的人有200余人,向这位农民副总理献上最后的敬意。

这时候,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广场外,缓缓推开车门,是一位身穿呢子大衣的老人,人们定睛一看,原来是华国锋主席,他怎么来了?



正当人们疑惑不解时,他脚步匆匆走向陈永贵的遗像前,流着泪反反复复在遗像前走了三全,他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不断重复着一句话:“陈永贵,华国锋,老陈,我的老伙计,你怎么走了啊!”

华国锋的这句话,令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论起华国锋和陈永贵的友谊,还是在1969年九大的会议上,陈永贵年长华国锋几岁,值得一提的是,陈永贵和华国锋都是山西老乡,毛主席选中的中央委员名单上就有华国锋和陈永贵的名字。



而陈永贵在九大也被当选为中央委员,后来陈永贵到了中央工作,1975年成为国家副总理,与华国锋成为知己,两人一见面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80年代初期,陈永贵和华国锋相继退出政坛,1985年陈永贵住院期间,华国锋总是前来探望。

华国锋在遗体旁驻足,久久不愿离去,良久身边的工作人员提醒他时候不早了,华国锋这才回过神来,与陈永贵的家人一一握手,便流着泪匆匆离开了,华国锋也成了陈永贵追悼会上唯一一位前来参加和悼念的领导人。



4月4日清明节,陈永贵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大寨,他的高大的身躯浓缩在一个小小匣子里,一部分撒在土地里,一部分埋在虎头山半腰梯田之上,松林之下,那里有三块石头,是他生前看中的,他对身边的人嘱咐道:“别埋在狼窝掌,那地方不好。”

大寨人舍不得他,在将他的骨灰撒在一些到地里时,老朋友们梁便良一头栽到地下,第二天才醒来,李喜慎一个人举着花圈,在土前洒下了一串热泪。



大寨村民迎接着陈永贵的回乡,待抱着陈永贵骨灰的陈明珠一进到大寨,便是哭声一片,在小小的匣子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人流和花圈,那是自发前来送行的老百姓,整个村子的老乡哭喊着:“陈老,我们回家了,你终于回来了…..”



陈永贵一生简朴,他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从虎头山走进中南海,步履所至,他曾说:

“家塌了,我们会盖,堤冲了,我们能修,庄稼倒了,能扶起来,那么只要有人在呢,什么事情都能办!”

无论是华国锋还是陈永贵,这两位山西老乡,这两位共和国的领导人,都曾经为了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大寨精神永放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典录
历史典录
中国历史犹如一窖烈酒
685文章数 59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